快40岁的人了,打工还是创业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人到了这个年龄,打工工作也不好找了,家庭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投资做生意又害怕失败,因为人到40岁就会变的胆小,一旦发生什么事家里就没有任何的依靠,如果40岁有点钱,建议做点小生意,小生意投资少就算失败也不至于失去太多,打工比竟是不长久的,能养家糊口,但是有一天你老了 老板不愿意要你了,怎么办,所以要想到这情况,毕竟人到了这个年纪不能再是吃一顿看一顿了,谢谢

如果对于自己过去的几十年生活不是太满意,想要用自己的后半生再放手一搏的话,想要创业也不是不可以,但创业的风险很高,有可能将要面临创业失败的风险。如果想要自己的余生能够更加踏实稳定一些的话,建议还是不要随便创业。

虽然年龄将近四十了,因为年龄的原因,可能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找到工作了,但是可以选择一些对年龄要求不是那么高的工作来做,也许不能像你之前的工作一样赚那么多的钱,但是这类工作一般都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况且也不怎么辛苦,如保安员之类的。可以图个轻松自在!

具体如何做选择,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当30岁的你还在拿着死工资挤地铁的时候,你有想过吗?最新一批的大学生,已经是00后了……日复一日的疲惫生活,没目标没动力,难道不想创业试试吗?

“我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前不久,网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段子。

河北唐山为老百姓做好事,撤销了周边所有路桥收费站。这原本是一件大好事吧?没想到,却遭到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反对。

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里显示,这些收费人员围住了领导要一个说法,在人社局已经按照《劳动法》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要求政府解决工作。

其中一位姐姐竟然还振振有词地说,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中国人对安稳的追求,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可笑的事,但笑过之后才发现,这位大姐正在遭遇的,也许就是未来自己要面对的。

36岁,“除了收费,啥也不会”,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想重新找一份和收费站同等薪资待遇的工作,可能性极低。

即便找到了,过去安逸闲适的经历,也使他们难以适应强度更高的工作。

年轻时有多安逸,年纪大了就有多凄凉。

任正非:30多岁别想躺床上数钱

去年,华为裁员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有华为老员工指本次裁员多为34岁以上的运维交付人员以及40岁以上的研发人员,这些大龄老员工离职后生活遭遇困境。

这种说法看起来显得华为不近人情。但华为CEO任正非后来是这样回应的,任正非说:

网上传有员工34岁要退休,不知谁来给他们支付退休金?我们公司没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职的员工买了社保、医保、意外伤害保险等。

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网上传有员工34岁要退休,不知谁来给他们支付退休金?我们公司没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职的员工买了社保、医保、意外伤害保险等。

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任正非的管理理念一直广为流传,他一直强调,对于作不出成绩,对于不敢淘汰和降级不合格员工的主官,要坚持每年10%的末位淘汰。但他同时表示,2018年将要破格提拔4000~5000名优秀员工。

这就是熵减。万物生长是熵减,破格提拔干部也是熵减,合理的年龄退休也是熵减……

国企改制,胶片巨头柯达倒闭,手机巨头诺基亚倒闭,联想裁员,华为裁员,中兴裁员。

行业巨头们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凭什么用一个月数千甚至上万的工资养着你?

要有危机感,千万别让安稳废了你

从29岁开始,你将和三个字近身作伴:危机感。

都市中常温和安逸的好日子,已经彻底结束了,工作技能也没有,认知范围也有限。

最可怕的是,比你更年轻,更有冲劲,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毫不留情地把你们秒杀在沙滩上。

你比他们有经验,有技巧

他们比你有精力,有热情

你一天只能工作8个小时

他们一天能工作16个小时

你要3万的薪水

他们只要8千的薪水

你准点赶回家,冲刺买汰烧大战

他们享受加班,一个人在家寂寞

你比他们有经验,有技巧

他们比你有精力,有热情

你一天只能工作8个小时

他们一天能工作16个小时

你要3万的薪水

他们只要8千的薪水

你准点赶回家,冲刺买汰烧大战

他们享受加班,一个人在家寂寞

你觉得你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能超过3个他们吗?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稳定的工作也是一个避世之所,它带给你安全感,也必然剥夺你可能性。

你很可能到了退休时,年薪还是十几万,甚至都跑不赢通货膨胀。

在这样的心态下,人难免会幻想另辟蹊径挣到大钱,获得新一种人生,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在这样的心态下,创业成了不少人唯一的出路。

我已经40岁了,还能创业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四十岁以后,为了生活还能创业吗?”

下面有两个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一位网友说:

我前老板,今年应该有72了。资产十位数,光企业地皮就价值至少3个亿。创业年龄52。

我前老板,今年应该有72了。资产十位数,光企业地皮就价值至少3个亿。创业年龄52。

还有一位网友说:

40多岁创业迟不迟,我觉得看情况。

如果是有资源、有经验、有合适的项目,不是拿着家底的钱去创业,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

如果资源、经验、项目都没有,而且是拿着自己的养老钱去创业,那我觉得非常非常不合适,你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把老婆和孩子的将来也拿上赌桌。

40多岁创业迟不迟,我觉得看情况。

如果是有资源、有经验、有合适的项目,不是拿着家底的钱去创业,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

如果资源、经验、项目都没有,而且是拿着自己的养老钱去创业,那我觉得非常非常不合适,你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把老婆和孩子的将来也拿上赌桌。

我觉得两位网友说得都没错,创业要看本事的。人一旦入了创业的坑就会发现,拦着你的,不是你的智商,不是你处理琐事的能力,不是你起早贪黑的勤奋,而是人脉、运气、机遇和金钱……

如何衡量自己适合打工还是创业?

打工者要位置 创业者要平台

打工靠别人给的平台来展示能力,如果觉得这个平台无法承载自己的表演还可以抱怨几句平台太差,然后跳槽换个位置继续表演。但创业,需要的是创业者依靠自己的能力,一手一脚打造一个全新的平台。

打工者关注的是自己在某个平台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而创业者则关注该如何让平台更大,需要哪些资源支撑,并合理安排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表演。

打工者关注的是自己怎样争取更好的舞台位置来表现,并尽情享受精彩表演所赢得的掌声。而创业者只能默默在后台做支撑,忍受心酸、汗水和苦痛,并且要奈住无人喝彩的寂寞。

打工者盯着收入 创业者盯着成本

打工者更多关注自己的薪水有多少,是否给买五险一金,是否给配车配房,但却很少计算自己每得一块钱需要付出多大的时间和精力。创业者更关注成本,更关注所花的每一分钱能够产生多少效益。

打工者和创业者都希望花一分而赚取十分的利益,但不同的是,打工者是以收入来衡量自己所应付出的成本。而创业者是从付出的成本来衡量应该换取多大的收入。创业者会把每一分钱的支出都算作是成本,不花就是赚,所以精打细算是成功创业者的共有习惯。

打工者积攒资源 创业者整合资源

为了获得更好的位置,为了赢得更多的表演机会,打工者会时刻为自己积累资源。打工者通过学习、培训、到大公司学习,到小公司力挽狂澜来为自己积累经验和声誉。

打工者会考取很多的证书,最好是博士后,再加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师、培训师等等。但创业者的任何学历都足以支撑创业一定成功,因为消费者不会因为企业老板是MBA,而愿意以高于市场价20元的价格来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创业者不奢求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资源的积累,他需要速度,所以必须学会整合资源以及资源互换。创业者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任何所谓资源不是用来炫耀,而是用来产生价值的,在价值的基础上,资源需要快速以及重复使用。

打工者只扫一屋 创业者愿扫天下

打工者接受一个工作指令后,任务就是完成这份工作,只要能够按时保质保量把工作完成就可以了,至于说其他人的衔接,并不属于他的操心范围。打工者习惯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拾好,习惯于把自己的门前雪扫好。

创业者需要通盘系统的考虑问题,他在关注某一个环节具体工作时,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关注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保证环节衔接顺畅才是他真正的工作。创业者需要有系统的概念,需要以扫天下的心态去面对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工者推卸责任 创业者承担责任

“这不是我的责任”,打工者经常以此来表明自己和问题毫无干系。打工者可以把谁该负责任的问题,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旧体制下的 历史 遗留问题,打工者信奉的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把责任扯多远。“

“我不负责谁负责”,创业者经常这样对自己说。所有的问题都最终会找到他这里,所有的责任最终都是他的责任。他很累也很烦,他也想落挑子不干干了,但他不能向上帝提出申请说:“上帝啊,我可以和您提出辞职吗?”

打工者是专家 创业者是杂家

打工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来进行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使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就不担心自己不会找到一份好工作。

创业者虽然不需要具体从事所有环节的工作,但却需要检测各环节工作的结果。所以创业者除开对于某个领域很有深入的了解(即掌握创业的基本面),更需要自己对企业运营管理各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

不能说样样精通,但至少保证一点:不能让人随便就给糊弄过去了。

你觉得自己适合打工还是创业?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