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和作家张嘉佳、摄影师夏永康,编剧阿城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重庆森林》开场阿武说道:“每天你都有机会跟别人擦身而过,你也许对她(他)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她(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

一,王家卫和作家张嘉佳。

王家卫是香港电影中最会讲故事的编剧,他通过讲故事让邓光荣对《阿飞正传》投资4000多万港币,最后票房不到一千万,亏得邓光荣急火攻心,上医院打点滴,但王家卫却一战成名,成为香港文艺片之王。

张嘉佳是微博中最会讲故事的人,那时《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没出版,经圈中人推荐,王家卫看到这些故事,于是给张嘉佳打了电话,很快两人就约在上海见面,从剧本聊到生活,连着两三天都“喝大了”。

于是有了王家卫监制,张嘉佳编剧和导演的《摆渡人》,该片拍摄于2015年7月9日-2016年5月11日,是王家卫拍摄速度最快的电影。

《摆渡人》改编自张嘉佳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其中一篇,原文只有几千字,张嘉佳写小说出身,起初写剧本时候不会对角色做主次之分,里面有大量的主人公,后剧本改写了118稿,最后出来剧本有几十万字,更是把自己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全放进去。

在拍摄过程中,王家卫有时会片场落泪,他表示,有些戏张嘉佳因为投入了太多的感情,不敢自己导。

但张嘉佳开始拍的一版,王家卫看过以后有很多的素材没法剪辑没法看,于是王家卫自己亲自重拍。

因此《摆渡人》其实是王家卫和张嘉佳共同导演的作品,但评价还是很低,难道是因为《摆渡人》是墨镜王拍片速度过快。

有些观众认为影片故事凌乱,后半部分更是不知所云。

文字可以留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影像则比较直接地表现在人们眼前,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受众也不一样,因此有导演和编剧之分。

不是每个作家和编剧都能做导演。

二,王家卫和摄影师夏永康。

互联网上那些关于王家卫电影的浮光掠影,这些浓烈而暧昧,带有浓重王家卫味道的剧照,大都来自同一个人夏永康。

1996年年初,38岁的王家卫遇到了32岁的夏永康。

夏永康曾对媒体说“一开始有些人找我拍的照片,但我拍出来都是‘怪怪的’,没几个人喜欢,但是突然有一天,王家卫就到工作室找到我,看我的照片,问我‘你的作品好像都和别人不大一样哦?’我就说,‘是啊,都没人喜欢’,他就笑了,‘没人喜欢的,我喜欢。’”

《春光乍泄》是夏永康第一次跟剧组拍摄剧照,当时他只会用自动档,也不懂得要给相机安装消音盒,被现场录音师责备快门声音太大后,他只好等到导演喊“ACTION”后再抓紧时机拍照。

谁知道,这正好促成了夏永航潜意识下,必须立即拍下精彩瞬间的概念。他在王家卫喊“ACTION”后瞬间按下快门,而这恰好拍下了演员们半出戏的状态,营造出独有的氛围与风格。

此后夏永康跟随王家卫还参与了《花样年华》及《2046》的拍摄及设计工作。


夏永航 :我不敢跟他吵,他是老板,他是我的老师,所以我大部分是听他的。但他想要什么(照片),他一直不给我答案。我说:你觉得这个怎么样?他看完还给我就走开了。我说:你觉得好不好?他说不知道,就走了。他永远不给我答案。但过了这么多年,其实他不给我答案是对我好,让我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三,王家卫和阿城的故事。

阿城是著名的作家和编剧,代表作品有棋王、小城之春、芙蓉镇、刺客聂隐娘。

王家卫拍《2046》,曾找阿城给他写个剧本。阿城一口回绝:你是不需要剧本的,你不要在这儿搞,你干脆把你电影里编剧这一栏去掉。

听说王家卫正在拍《繁花》,阿城铁口直断:老金(《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最后一定会气死。这一类不需要电影剧本的导演千万别认真。

2020年7月《繁花》开机,导演是王家卫,编剧是王家卫,金宇澄,主演是胡歌和马伊俐,电影讲的是上海的故事,对白用的是上海话,

金宇澄认为,上海需要一部能代表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电影作品。希望能把这部“上海密码”做出来让全世界理解。王家卫认为,以上海为背景的优质电影还不多。

人类因合作而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顶级存在,但在人类自身,却流传着“王不见王”这样一句话,

与王家卫这样的人合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