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正的电视剧,为何很受欢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还记得在《我的前半生》里面小三的扮演者吴越老师嘛?

她之前被骂的不得不把自己微博评论关掉,因为有不少吃瓜的群众把对剧中人物的愤怒发泄到了她的身上。

后来她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后面 雷佳音和靳东都得等着被骂 。

你说这部剧也是神奇, 男性角色几乎全部都让人忍无可忍 。

心理自卑、试图用道德绑架罗子君的老金。

试图利用罗子君简历造假要挟她成为自己情妇的段晓天。

再加上陈俊生的父亲、唐晶的同学李睿、罗子群的丈夫白光,甚至包括理发店的发型总监……

真是让人咬牙切齿的恨呀。

吴越老师所言甚是,雷佳音饰演背叛家庭的陈俊生早就被观众骂过了。

看上去,除了 老卓和贺涵 ,该剧目前亮过相的男性角色几乎全部沦丧了。

可“唯二”保住节操的靳东“好日子”也是到头了。

你们真的不要看见靳东帅气又多金,所以“双标”了。

贺涵觉得唐晶不合适,就该早表明立场,何须十年!

然后贺涵又短时间移情别恋爱上女友的闺蜜,瞬间让贺涵这个角色龌龊起来。

然后答应和唐晶结婚,又对罗子君牵扯不清。

真是应了那句话:

陈俊生渣,陈俊生渣,陈俊生渣完贺涵渣 。

然后罗子君跟贺涵还两情相悦就是不要再在一起了,那罗子君跟抢她老公的小三凌玲没有区别。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故事 最初的套路 。

在一般的三观标准下,这剧的三观前后不统一就算了,还这么不正。

然而,《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的收视率却一直处于领跑的地位。

和前面的《欢乐颂2》的情况很相似,明明三观不正,观众却喜欢的不得了。

在《欢乐颂》里,樊胜美没资源没背景,靠自己的努力成为外企资深人力资源。

可自食其力的樊姐却被说成了极度爱慕虚荣的女生,被富二代曲筱绡各种看不起,甚至扣上了“捞女”的帽子。

再看看曲筱绡,出生就是一个富二代,什么东西得来全不费功夫,就连做生意,也是沾了安迪的光。

她爱钱,就是努力,奋发向上,自食其力。

但是樊姐没钱,爱钱,在曲筱绡眼里就是捞女。

之前,我也和探讨过, 剧二代扑街 这个话题。

在1的“支持”下,虽然《欢乐颂2》没有取得好口碑,可是却有着客观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

反观一身正气的《白鹿原》,也只有陪跑《欢乐颂2》的份。

为何这种越被骂三观不正的电视剧,观众却要看,越想看?

你敢说你现在不好奇《我的前半生》的结局吗?

我们都知道这么一个定律,就是“ 人红是非多 ”。

但现在仔细看看这句话,其实也是有bug的。

是非,是人红了之后才有的嘛?

说是是因为人红了,关注多了,嫉妒多了,争议就多了。

但是反过来看,“ 是非多人就红 ”,这句话这么理解也是没有问题。

不然怎么就会有这么多买热搜,买话题,卖命炒作的例子呢?

我前面做了一大波的铺垫,只为了下一个定义。

就是《我的前半生》和《欢乐颂》都是三观不正的话题。

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三观对不对,只有 三观合不合 。

是的,这个合不合关乎的就是“是非”这个话题。

我前面是定性可这两部剧三观不正,但是有人会觉得我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我的世界里,你可以说我的观点不正确,因为我也只是用这个平台在表达 自我的观点 。

而这个观点你是否接受,是否喜欢,决定权还是在各位手中。

就是因为每个人对不同事物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些电视剧刚好就踩在了 备受争议 的话题区域。

所以,这些剧会让观众产生不同的观点,这个观点还是一个 思想碰撞 的过程,还是一个三观对号入座的过程。

是思考,让观众在看剧的时候刷出了存在感。

是不同的声音和看法,让不同的人的 三观得到了pk 。

不会有绝对的是与非,但是探讨是与非的过程,就会给这部剧“加戏”、“加料”。

而助力这种撕逼与探讨大战的,得感谢我们 新兴媒介 的发展。

微博、知乎和豆瓣等平台的兴起,无不汇集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让每一个人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你有想法,并且你想表达。

有平台其实也没什么卵用,你得有话题可聊、能聊,才能火起来呀。

所以,这些三观不正的电视剧就是因为富有争议,富有话题性,才会让人想去探讨。

就拿今晚贺涵要和罗子君表白来说,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绝对不是一边倒 的 。

在我看来,贺涵要是和子君在一起了,这对子君和他闺蜜的感情来说,可是巨大的伤害啊。

可是用另外一个观点来看,如果你什么都不管不顾,用相爱就应该在一起的这个道理,贺涵和子君在一起也没有错啊。

是这部剧争议的地方,让人与人之间有话题可聊,而非尬聊。

谁也不想与世界脱轨,与话题脱轨,谁也不想自己的观点被他人侵占,听之而任之。

一部剧能够有“争议”背后,是什么呢?

是它的“真实”,是它的“ 接地气 ”,是它的“ 贴近性 ”。

你在《欢乐颂》里,最多的探讨就是“房子”、“处女”和“原生态家庭”等话题。

你在《我的前半生》里,最多的探讨就是“出轨”、“闺蜜情”和“十年爱情”等话题。

相比严重脱离现实的生拉硬造,这些富有争议的剧说的都是 赤裸裸的现实 。

就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大家会觉得很真实,会觉得扎心。

一旦真实大家才愿意围观,这些影视剧就会 变成家长里短走进千家万户 。

在《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是三观不正,但是却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同情。

掌控权力后,违法乱纪、以权谋私、谋杀校友、包庇罪犯的祁同伟的确是三观不正了。

可祁同伟的经历让很多人叹息,他是很多 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

与天下棋,胜天半子,祁同伟的孤傲、贪欲、卑微的复杂性格交织出一个复杂的灵魂,让我们陷入了沉思。

我们所处的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人情世故贯穿到方方面面…

没法像剧中易学习、侯亮平这样的角色一样,永远 孑然一身 。

角色的无奈,来自角色的现实,也来自人们对现实意义的探讨。

观众会同情他,也可以同情他,但绝不可原谅!

角色可以没有三观,电视剧可以不要三观,可 观众得守住三观这个底线 。

三观,何时都没有成为判断一部剧好坏的标准 。

因为,“三观”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话题。

正与不正,什么是标准?

我认为,一部剧好不好,还是在于你是否想看,你是否能看下去,你是否为之而思考了。

我依然赞同,你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三观,哪怕周围三观再乱,也不该被干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