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专业考研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专业考研分享?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选择该院校该专业考研的原因及考虑到的因素。

如果是医学生,一般也会选择本科后继续在本领域深造的。我本科学的就是医学,所以选专业方面没什么可说的,自然而然地就继续往下读,选择了外科学(专业学位)。择校方面,因为我是很清楚自己的英语实力的,而且我准备的时间也比较晚了,所以选择一个地方的医学院还是比较稳妥,最后就选了第二军医大学就读(距离近、方面)。

(2)该院校该专业考研报录情况介绍、考研难度分析。

外科学的报录比总体是27%左右,22人大概录取6人,难度说没有是假的,单在医学院中绝对不算是特别激烈的。

2、初试经验。

(1)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专业课在每个复习节点上的一些复习方法及经验。

【英语】

3月~6月

首先,我从3月份开始复习,最开始只背单词,我是用单词软件背的,具体什么单词软件无所谓,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即可。总共大概5500个单词吧,我按一天100个背的,也就是55天就能背完。

我背单词的方法是这样的,早晨醒来先背几十个,中午吃完饭散步的时候再背几十个,晚上吃完饭散步的时候再背几十个,差不多就背完了。然后睡觉前把这100个快速地过一遍,增加一下印象。而且第二天其实还是会重复前一天的,所以55天之后我过完一轮印象就已经挺深了。

6月~8月

但是背完一轮单词其实才6月份左右,这时候进入真题训练太早。我是考英一的,所以我开始先用英二的练手,就为了让自己进入一个状态。同时单词不能断,我又开始了第二轮循环。

英二毕竟相对容易,到了8月份我就刷完了,正确率还可以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看英二真题中一些比较好的长难句,但是不用过分纠结。

9月~10月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真题训练环节,我是没有做过其他模拟题的,因为真的和真题的思路不一样,做了也没用,当然要练手是可以的。但我觉得与其练手,还不如多花点时间给数学和专业课。

总之到了9月份,我开始做英一的真题了,有了英二的过渡,我其实正确率还行。2003年之前的真题,我并没有掐着时间做,因为没有意义,难度还是和最近几年不一样的。

到了9月底吧,从2004年开始,我把真题当作试卷,一张卷子三个小时完成,然后看看自己能拿多少分。刚开始我的分数大概在50分左右,完型很难,作文还没背熟,翻译还没有掌握套路,阅读更是一塌糊涂,有的甚至一整篇全错。可以说这个成绩连单科线都过不了。

【政治】

政治

概况:于第一天上午考,也就是第一堂考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各题型情况如下:单选16题,16分;多选17题,34分;分析题5题,50分。建议做题时间分配为:单选15-20分钟左右、多选30-35分钟左右、分析题每道20-25分钟左右。众多考研人得出的结论是:得选择题者的天下,大题的分值大多人差距是不大的。(PS:据说地域不同,有些地区的政治大题改得会稍微严格一些)

选择题思路如下:
1,选择题没有绝对的把握决不更改,所以对选择题的原则是争取一遍成功。不给自己留下回头再看的余地,否则,很难说后面的题可以全部答完再余留时间。
2,研读题干,认真细致。
基本要求有两个:首先,从总体上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不要钻牛角尖,也就是说当看到这个题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其次,题干本身有没有特殊要求。比如,“从唯物论的角度讲,说明了什么?”也就说,上文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答题过程就是通过表象知其内容,按照其形式再输出出来的过程。
3,分析选项。
有的选项一看便知是错误选项,可以直接排除。(也有的题目要求选择消极意义选项)有的选项模棱两可,可以暂时保留。分析选项的最终标准在于审视它是不是符合题意。

  4,不定项题中注意的方略。
比较选项之间关系,他们是“你死我活”还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那么选择时候就知道两者要么同时选或不选,要么能且只能选一个。不定项中善用排除法。不定项选择要求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所以,排除两个,另外两个必然入选。
5,最后再认真选择,排除低级错误。
很多情况下选择题都会犯低级错误,这个是相对模糊的概念。比如说,08年题目中有关毛泽东思想概论的一个选择题,选项之一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正真的敌人。”很多朋友做错了,我认为就是比较低级的错误。这个选项明显符合毛泽东概论的语言特点,而且是否符合题意当时看着是模糊不定,必然选它了。

综上,考研政治就是一个有的放矢,再厚积,再薄发的过程。考研政治备战的目的无非两个:一,积累政治素材。二,锤炼并且严格训练答题思路。相信如果大家把握这两点,政治复习应该有个整体的思路了。最后,祝愿所有备战2010的考生复习顺利。
本人备考所用书籍:肖秀荣精讲精练

肖秀荣1000题

肖四肖八

徐涛核心考案搭配他的视频、徐涛配套的练习题、徐涛小黄书。

复习建议:政治复习不用太早开始,但也别太晚,尤其是基础差的同学,那些花两三个月准备政治的应该是超级大牛吧。我是8月份开始的,先看一章徐涛老师的视频课,跟着做笔记,然后刷肖1000对应章节的选择题,然后订正做过的题,徐涛小黄书出来就开始看,如此循环。11月份的样子,徐涛老师的微信公众号会出每天跟背,全程坚持下来会有收获,12月份肖四肖八就会陆续出来,好好利用这两本资料,历年来肖四肖八上的大题是绝绝绝大多数考研人的救命稻草,但是近两年肖大大没有前几年压得准。备考的同学有的跟肖秀荣一条龙,有的跟腿姐,我没有跟过腿姐,另外两个的话我更喜欢徐涛老师讲课的风格。

【西医综合】下面我重点说一下单科的复习情况:

生理: 对于这门学科要求思路清晰记忆精准 重点就是反复看书 贺银成的作用不大,生理思路: 一字不落看书+自己提取重点内容写笔记+ 贺银成同步练习+ 小红书 + 整理错题 。

记笔记这个过程需要题感,需要明白什么是重点,笔记不是摘抄不是练字不是用来打卡感动自己的工具 ,在笔记中要记录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 ,画图也好,关键词法也好 ,重要的是缕清这一章的思路、掌握并记住本章重点、记录很难知识点的思路方便之后复习。

病理:只看网上的视频会有百分之八十的知识点,但剩下百分之二十在书里《贺银成讲义》,想接近满分就看书,不求拖后腿就看贺银成。病理隔一天做题是最有必要的,毕竟病理基本都是记忆内容 ,勤复习多记忆必然是好的。统治病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联想记忆,将前后内容整合 ,举一反三 。(真的重要!!!)。

内科: 真真切切考临床经验的感觉,考察看心电图和一些辅助检查 ,弱化了细枝末节的偏门知识点 ,对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掌握要求精准,病例题一个病例三道题6分,诊断错基本直接跪,可以说内科学好吃透是必须的,老贺依旧只是辅助作用,把书自己看成贺讲义的那种程度才可以。内科思路: 看书深入理解每一个疾病 + 一种小礼特色的笔记方式 + 同步 + 小红书+ 整理错题 + 结合错题复习。

外科有必要跟着老师的课程学的,原因就是,对临床要求很高而我们大多是不去临床实习或者没有好好的在临床实习的,但外科实习就是换换药,上上手术台,带教老师普遍不教你知识点,他们比较忙,内科实习还是能学到不少知识点的。现在普遍实习就是让你敲病历送单子跑跑腿忙的要死还没啥用 所以吧,我是能逃就逃了。

生化在一轮时最好最后看,然后保证二轮三轮都要翻翻他默写方程式图知识点,因为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不大,忘的比较快,你不反复看他,就会发现每次看他都是在看一本新书一样,但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分值不高,重点还是要花在内外上。至于人文最后一个月花一俩天看看贺银成的书中内容足够了。

(2)专业课参考书目

我的专业课分数是249分,政治57,英语51,跛腿太厉害了,同学们都说我这能考上研主要靠西综撑着。首选我说一下我自己选择的资料,专业课资料用的是:学校的教材书+小红书+《贺银成讲义》+《贺银成同步》+考x帮app,后期各种带口诀的资料帮助记忆比如傲视天鹰啥的。

(3)在复习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对于我的复习计划是一到六月一轮,七到九月二轮,十十一十二月三四轮,一轮西综看书加同步练习真题随便看看,重点在理解,不求记忆,很多学弟学妹也问过我记不住怎么办,一轮肯定记不住的啊,时间跨度太大,这阶段复习你要复习的细该理解的理解透,能为你后期省时间的,因为后期看书比较快而且还加了政治不会像你想的那样一轮看不完留下一轮看,你会发现一轮比一轮看的东西少,一轮重在夯实基础,要全面复习而二轮就要认真做真题了,从题中找知识点还原到书中并且记笔记让自己能记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三四轮就要查缺补漏,真题反复做,时间充裕的买一些模拟题做一做,比如傲视天鹰押题啥的,这阶段看书是比较快的,一天就能看一俩个系统,或者俩三天一本书,沉下心来坚持住,胜利在望了。而且只要你每天都看不偷懒是能考到很理想的分数的。

有学弟学妹问过我网上的名师教学视频需要看吗,这要看个人了,有的人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因为你看不到重点在哪,这时候肯定需要视频辅助,而有的人觉得视频太耽误时间视频就不咋需要了,当然我的建议是前期看视频到了九十月份不要再看了,视频帮助你理解但不帮助你记忆,后期书才是最最重要的。

3、复试经验。

(1)当年该院校该专业的复试情况(复试分数线、多少人进复试、复试录取比例等)。

复试分数线2020年的规定是“总分在对应学科国家线下 20 分(含)以上,单科分在国家线下 5 分(含)以上”。进入复试的人数大概是9-10人,复试录取比例是1:1.5左右。复试时因为我考的这个专业第二名跟我差三十多分,他自己放弃就调剂走了,等于说我是一比一进入面试,所以就肆无忌惮了,我英语很差,口语也不行,背了一篇英文自我介绍。复试老师一开始让我用英文自我介绍,然后问了我一些专业问题,有的会有的不太会,老师说书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如何筹备复试?

强烈建议学弟学妹准备一下英语口语,我在这方面不太擅长,这个真的很重要,因为专业课大家都大差不差的。中文题目就重点看一下辅导资料,背一背重要的要点和最基础的概念。面试不用太紧张,自信发挥就好,肯定有不会的,从容灵活应答。

(3)复试内容、复试难度、复试命题偏向、院系复试特点等。

复试先是自我介绍,然后马上会有学院的老师问一些专业课的问题,主要还是围绕教材吧,所以难度中等,有基础的、也有一些考察分析能力的,总体来看老师还是比较nice,不会的建议也尽量多说一些相关的内容。

4、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始终注重掌握书本知识,做到每一章基本的知识都能说出来,这样一定可以顺利上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