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2020医疗卫生医学伦理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一、尊重(自主)原则

(一)概念

是指医患双方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强调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实践中,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及其自主性的尊重。主要表现为医师尊重患者的自主性,保证患者自主、理性的选择诊疗方案。

(二)尊重原则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1.平等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与尊严。

2.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

3.履行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作出不当选择的责任。

(三)患者自主性

1.患者的自主性是指患者对与自己有关的医护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出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此采取行动,如知情同意、知情选择、隐私权等。医务人员尊重病人的自主性并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尊重病人包括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进行选择。

2.患者实现自主性的条件

(1)须建立在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适量、正确且患者能够理解的信息基础之上;

(2)患者应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作出决定时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及经过深思熟虑的;

(3)患者自主性决定不会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

二、不伤害原则

(一)概念

是指医务人员在诊治、护理过程中避免患者受到不应有伤害的伦理原则,是医学原则的基本原则。

(二)不伤害原则的相对性

由于医疗伤害是职业性伤害,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所以不伤害原则并不是绝对的。不伤害原则的表现既可以是“利大于害”,也可以是“利害均等”,又可能是“害大于利”,其真正意义在于权衡利害之后的“利大于弊”。

(三)临床常见伤害现象

1.对患者的伤害:躯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

2.根据医护人员的主观意志:有意伤害与无意伤害;可知伤害与不可知伤害;可控伤害与不可控伤害;责任伤害与非责任伤害。

(四)不伤害原则对医医务人员的要求

1.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动机和意识,坚决杜绝有意和责任伤害。

2.提供最佳的诊治、护理手段,防范无意但可知的伤害;把可控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3.不滥用辅助检查、药物及实施手术。

三、有利(行善)原则

(一)概念

是指把有利于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切实为病人谋利益的伦理原则。医疗实践中,通常所说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行为对患者有利,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促进健康,是狭义的有利原则。广义的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行为不仅对患者有利,而且有利于医学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群、人类的健康和福利。

(二)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1.医务人员的行为与解除患者的痛苦有关。

2.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

3.医务人员的行为对患者而言利大于弊。

4.病人受益且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损害。

(三)有利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冲突

1.有利原则与不伤害原则的冲突:不伤害原则与有利原则有着密切关系。有利,是把有利于病人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切实为病人谋利益的伦理原则。有利,就是医务人员为病人做善事。这一原则在西方也被称为行善原则,但是医务人员的行为,往往不单纯使患者受益,相反常常伴有副作用,此时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权衡利害,使医疗行为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益处,而带来最小可能的危害。在人体实验中,受试者可能并不得益,而且很可能受到伤害,然而这种实验对其他大量的病人、对社会、乃至下一代有好处,即有利于社会大多数人。

2.有利原则与自主原则的冲突:当医务人员合乎科学的选择与病人的自主决定不一致,应选择对患者有利的行为。

四、公正原则

(一)概念

是指在医学服务平、正直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的原则。包括形式公平和内容公平。

(二)形式公平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合理享受卫生资源或享有公平分配的权利,享有参与卫生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权利。在医疗实践中,公正不仅指形式上的公正,更强调公正的内容。如在稀有卫生资源分配上,必须以每个人的实际需要、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为依据。

(三)形式公平和内容公平

形式公平是指对同样的人给予相同的待遇

公正原则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1.根据公正原则,运用自己的权利,尽力实现患者基本医疗和护理的平等。

2.态度上平等地对待一切患者(包括社会弱势群体,老人、儿童、精神病及残疾人等)。

3.出现医患纠纷,以及在医护差错事故处理中,坚持实事求是,站在公正立场上。

接下来我们做一道例题: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的是:

A.不伤害原则

B.人道原则

C.尊重原则

D.公正原则

答案:B解析:医学伦理原则分为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