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越多,心越累,还容易后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一)

现如今,很多人都宣称自己有“选择恐惧症”。

不只是“选择困难”,而是“选择恐惧”。

不知你是否也是其中的一员?

以前常听人说,在物质贫乏的时代,没有什么选择,人就会感到很无力,幸福感也不强。

但当现代社会越来越朝着“更多物质”“更多选择”“更多信息”“更快节奏”的方向发展时,别说“恐惧症”患者了,就连普通人,在面临选择时,也都常常会感到纠结、心累。

选择的过程,变得越来艰难。

而好不容易选完以后呢?

你的满足感究竟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

你是常常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呢,还是常常会后悔于自己的冲动与不明智呢?

如果是后者,我真的很想对你说,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代人普遍的困境。

(二)

按照直觉来说,选择越多,往往就意味着越有机会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对此也应该感到越满意。

然而事实却是,当选择极大丰富时,我们更难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话可不是我瞎掰的,而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的研究结论。

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他说,你的行为,其实不完全由你决定,而是受到了很多看不见的因素的操控。比如这三个效应:

“峰终定律”:人们对一段体验的记忆,并不是全面考虑整个体验的感受,而是只跟“高峰”和“终结”这两个关键时刻的感受有关。

“锚定效应”:人们在评估和决策时,常常受某一印象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思维固定到某处。

“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当说法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人们会格外敏感,因为绝多数人都有“损失厌恶”的心理。 

诸如此类的效应,消费者行为学里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目的是想说明,我们日常所面临的许多选择场景,尤其像是消费场景,几乎都是被精心设计和布置过的。

商家以看不见的方式左右消费者,而人们也不可能总是用理性的方式去分析和选择。

再加上海量的广告和信息全天候轰炸,想要做出明智的选择,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

小到点外卖,刷淘宝,大到找工作、寻配偶,我们都免不了要花大量的时间,做选择前的准备工作,不停收集、比较和筛选信息。

光是准备,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让人疲惫不堪到怀疑人生。

等做足准备,到了真正要选择的时候,可能又得感叹世事难以两全了。

选择了A的好处,就得接受A的坏处,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B的好处,反之亦然。

多数时候,无论选择什么,你都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放弃了一些东西。

内心也许还会感到不舍甚至是痛苦,而自己选择的那个,有时看上去似乎也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但这也还不是最无奈的。试问,如果此时还有C、D、E、F更多选项存在的话呢?

我们选错、后悔的几率是不是就越大?是不是就更难选,从而也更不敢选了呢?

(四)

这就又要到机会成本的影响了。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做出一个选择而丧失的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机会成本,会让我们所选的那个“最佳选项”的魅力下降。

而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我们也就会意识到自己放弃的越多,导致被选中的选项带来的满足感变得越低。

于是你就忍不住会想,为什么不能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个选项上,把所有的缺点都不要了呢?

可如果越沉浸于这种想象,对最终选择的满意度也就会变得越低。因为在对每个选项进行反复权衡的过程中,我们会越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损失,心情也就越不好。

那坏心情对选择的过程有没有影响呢?

当然有,而且对思维和选择都有很大危害。

消极情绪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范围缩小,经常会卡在一两个因素中,而忽视了全面考虑。

同时,消极情绪也会让我们分心,把我们引入对情绪的关注中,从而忽略了选择本身。

不用说你也知道,选择需要人保持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会让人的思维全面而敏捷,从而能让人做出更好的选择。

但是选择的过程又是如此复杂,需要反复权衡,在权衡的过程中,因为机会成本的影响,我们的情绪又会不知不觉转入消极,从而又对思维和选择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瞧,这像不像走入了一个死循环中?

(五)

那如果把目光聚焦回被选中的选项上呢?

同样很难。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一样东西,刚刚拥有的时候,充满惊喜,充满喜悦,可是日子稍长,幸福感和满足感就消失了。

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只是当它再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一切就被视作理所当然了。

是因为你变了吗?不是,只是因为你太适应了。

适应性,也是导致选择后悔的一个因素。

适应性又分为知觉适应、享乐适应。

知觉适应,指的是当人们持续体验某种感官刺激后,对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减弱。

享乐适应,指的是人们会逐渐习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恢复到平常的快乐水平。

类似于享乐适应,人也会有满足适应。

于是,对于千辛万苦做出的选择,很快就会产生适应。不管在做选择时觉得这个选项有多么好,时间长了,也会认为不过如此。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做出的选择就会越发失去光彩,人们会越发觉得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选择和决策很不值得,从而产生后悔之情。

(六)

所以,到底为什么选择越多,人越累,还有很大可能会后悔?

《选择的悖论》告诉了我们这么四个原因:

一是选择的过程很难完全做到理性,消费者会受到看不见的因素的操控,比如说峰终定律、锚定效应、框架效应。

二是收集、比较和筛选信息工作量巨大,会导致人们身心疲惫,甚至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负荷。

三是机会成本使人们很难忘记所放弃的选项,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痛苦就越深。

四是适应性使人们对于所选择选项的满足感下降对当初投入的巨大心力也感到后悔和不值得。

讲真,“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在如今也许已不单单是种态度,更是种稀缺的能力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