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跨越式的成长方式原来是这样……《跃迁》共读第一章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最近参加了易仁永澄老师的《跃迁》(古典著)共读活动。

在共读完第一章后,老师留了几个问题:

1.听课感受:听完本节《发现高手“助力”暗箱(领读第一章)》,书写您最大的三点收获。

2.回答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连接和协作的,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里,你要如何利用连接让协作更好发生?

不去粘贴别人已经做得非常细致且全面的思维导图或者流程图了。这里仅从自己的角度把永澄老师对第一章的解读做个简单总结。如下图:

首先,针对第一个作业,谈谈三点收获。

第一点收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要以为知道了就能实现跃迁了,有些人读书觉得这个也知道那个也知道,但是你真的牛逼的话你别只是说你知道啊,你把内容写出来啊,给大家分享啊,带动更多的学啊。跃迁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从内在能量转向外在能力价值的路径。

第二点收获:“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读书不仅是读书里的内容,还要读书的背景。比如这一章永澄老师的解读,并不是照着古典老师的思路把书中的内容进行概括或详细地解读,而是更深层次地挖掘了本章成书的背景,从背景的角度入手,引出了书中的内容,让人感觉一气呵成,有深度和厚度感。这启发我以后看待问题或者读书的时候不要仅仅抓住事物本身,而是要分析事物的来龙去脉,预测未来的结果趋势等,从系统思维的高度看待和分析问题。

第三点收获:“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见者非明哲”。

依靠个人踏踏实实地精进固然也是成长的方式之一,但是智慧的人更善于运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令自己实现跃迁,直接从低维生物变成高维生物来碾压众生。我们要懂得利用大势的道理,尽快提高个人的势能,积累和运用个人势能。

然后,谈谈我对连接和协作的理解,以及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里,我要如何利用连接让协作更好发生?

我以下的内容可以通过下图来大致概括。

对此,我想说的是:在进行第一章的共读活动之前,我对“连接”的理解非常肤浅。我认为“连接”就是建立联系,然后在需要彼此的时候互相帮助,更侧重于“认识”。比如说我参加了共读活动,看到某个人的文章写得特别好,然后就关注了Ta,和Ta私信,看Ta是怎么看待一些事情的,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去请教Ta。

然而在听了永澄老师的分享后,我对“连接”理解有了脱胎换骨的认识。

我认为“连接”是一个系统。

1. 连接的本质: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的利益交换。

2. 连接的价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和谐共生。

3. 连接的对象:一切有助于你实现成长和跃迁的人、事、物。

你要去认识更多的和你同频的人,因为你们可以随时交流信息;你要去认识更多和你的世界不同的人,这样有助于你进入别人的小世界然后被赋能成长;你要去关注更多的事物,观察整个世界的变化,不至于被时代抛弃而全然不知。

4. 连接的基础:

首先,你自己得牛逼。古语说“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你自己牛逼了,有一技之长了还在某个领域有话语权,才能和他人在协作中实现利益交换。“单词量不一样的人是不能在一起的”。没有一个有价值的人会和一个庸人/俗人进行价值交换,这是对他个人估值的损害。

其次,你要十分主动。你要主动地向连接的对象展示自己的才华。好比你认为你自己PPT做的挺好,可以变现了。但是你不主动做几个PPT放在网络上别人看不到你的水平,你不参加几个比赛拿到点奖别人看不到你的实力,或者即使你什么作品也没有,什么奖项也没有你不主动去和牛逼的人推荐自己的优势,你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青睐。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自己在互联时代和他人连接让协作更好发生。

第一、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方面是精进,自我迭代,稳扎稳打地个人在时间管理、写作演讲、思维导图、手绘本领……(还有以后想提升的若干技能)的水平。只有自己有本事,有货,才有资本和人进行连接。另一方面是寻找跃迁的机会,实现往更高层次的晋升,去接近势能强大的人群。

第二、利用各种网络:互联网、亲情网、校友网……结识各类同频的伙伴,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参照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加强输出,促进跃迁。不仅要自己知道,还要利用网络大平台让别人知道。利用前期开通的平台,定期输出自己的一些想法、观念、文章等。逐渐形成个人品牌,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就去“搞事吧”!

第四、克服困难,少做多得。管控好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让自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去,找准目标就上,围绕重点做事,做关键的事情,用杠杆撬动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