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诉讼出庭应诉,是指行政机关为行政诉讼被告或第三人,其负责人依法出庭参加行政诉讼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行政机关负责人,是指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或分管具体行政业务和法制业务负责人。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葫芦岛市下列行政机关和组织:

  (一)市政府所属部门、机构;

  (二)县(含县级市、区,下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

  (三)乡(镇)政府;

  (四)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

  委托执法的组织因执法行为引发的行政诉讼,由委托机关承担出庭应诉工作。第四条 市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全市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的综合协调、指导备案工作。

  县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内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的综合协调、指导备案及向上级政府法制机构报送备案工作。

  各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的法制科室负责本部门、机构出庭应诉的综合协调及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报送备案工作。第二章 出庭应诉范围、分工第五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出庭应诉。第六条 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下列行政诉讼案件,其他行政诉讼案件可由行政机关分管具体行政业务或分管法制业务的负责人出庭应诉:

  (一)本机关本年度发生的第一起案件;

  (二)涉及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

  (三)因行政行为致使公民死亡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及要求三十万元以上行政赔偿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

  (四)因环境污染、征收补偿、劳动权益、撤销行政许可、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涉及重大民生及重大行政处罚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

  (五)涉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的行政诉讼案件;

  (六)对本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

  (七)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组织或人民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的行政诉讼案件;

  (八)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由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第七条 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为本行政机关行政诉讼案件的第一责任人。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第八条 由政府所属部门具体负责办理,但依法以市、县人民政府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由具体负责办理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第九条 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诉讼案件,由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由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复议机关可安排行政复议案件承办人出庭应诉。第三章 出庭应诉管理第十条 市、县级政府法制机构代本级政府管理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的日常工作,办理本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和下级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报批及应诉备案工作。第十一条 市、县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应在人民法院送达行政起诉状或者行政上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文书复印件及出庭应诉负责人名单报送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县级政府、乡镇政府应在人民法院送达行政起诉状或者行政上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文书复印件及出庭应诉负责人名单报送上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第十二条 市、县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应诉的,报同级政府法制机构批准后,委托本机关分管负责人出庭应诉;县级以下政府法定代表人或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应诉的,报上级政府法制机构批准后,委托本政府分管负责人出庭应诉。第十三条 以下事由为不能出庭的正当理由:

  (一)参加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组织召开的会议,且明确要求该负责人出席的;

  (二)因公、私出国出境,不能在开庭之日返回的;

  (三)因公外出到其他省、市,不能在开庭之日返回的;

  (四)因病住院的;

  (五)其他重大活动明确要求该负责人必须参加而不能出庭的;

  (六)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出庭的;

  (七)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