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过春节吗?

中国人过圣诞!过得热火朝天!那外国人过春节吗?也像中国人过圣诞这样过吗?

第1个回答  2023-03-15
外国人过春节。春节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亚洲国家中,与中国一样过农历春节并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鲜、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另外,泰国、菲律宾和蒙古国也有过春节的传统。不过蒙古国过的是藏历春节,当地叫白月节,每年的节日起始日期要由喇嘛测算才能确定。在韩国、朝鲜和越南,农历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朝鲜半岛,农历新年被称为“年节”或“旧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越南农历新年假期从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换休,共6天。扩展资料:春节的习俗春节又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春节期间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庆贺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春节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活动依循祖上规矩,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庄重肃穆,一丝不苟。新年初一,不少乡镇农村从凌晨就开始迎春接福、拜祭太岁以众神,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达于高潮。大年初二是开年日,做鱼肉碗菜祭奉神灵祖先,然后吃开年饭;年初二这天也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从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拜年当然少不了代表着心意的礼包,礼包除了要有代表红红火火的红色元素以外,寓意大吉大利的大桔和利利是是好意头。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初七是人日,一般不外出拜年。年初八是开工日,派发开工利是,是广东老板过年后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参考资料来源:
第2个回答  2014-01-23
外国人的圣诞节就相当于我们国家的春节!
第3个回答  2015-02-07
随着世界文化融合的加快,—些西方节日如今越来越受到不少中国人的青睐。与此同时,中国春节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些土生土长丶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是如何在他们的国土上欢度中国最为传统的佳节的呢?

  美国人:爱凑热闹

  在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里,随着华侨丶华裔人数日渐增多和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对春节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感兴趣。

  近年来,每逢农历新年,上至总统丶下至华人聚居较多地区的地方民选官员,都会利用不同的场合向华人致以新年的祝福,对为美国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华裔表示敬意。继纽约州在几年前将农历春节定为公共假日后,加利福尼亚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华裔议员们也正在准备提出将春节定为当地公共假日的提案。华人社区甚至出现了争取使农历新年早日成为美国全国性法定假日的呼声。

  爱凑热闹的美国人喜欢看游行丶放焰火,自然也不会放过春节这个机会。大多数过春节的美国人都想沾沾中国文化的喜气儿,找个机会品尝中国美食。还有一种情况值得关注:目前每年有数千个美国家庭从中国领养孤儿,为了让这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些家庭成为对春节最有兴趣的群体之一。每当农历新年到来时,他们都在家里布置中国特色的装饰,如中国结丶红灯笼丶春联等,许多家长还给自己和孩子置备了专门在新春期间穿的中式服装,对华人社区举办的各种新春庆祝活动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衷。

  英国人:“恭喜发财”

  春节期间,英国的大街上会增添许多Chinese New Year(中国春节)的东西。非中餐馆也会添置几道“Special Meal Deal for Chinese New Year”(专为中国春节准备的菜肴),英国大报推出“中国周”教人学汉语。英国也处处洋溢着欢庆春节的气氛,以伦敦为例: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3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不是华人)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齐声高呼“恭喜发财”,当时的场面令所有华人都感到无比骄傲。舞龙舞狮丶爆竹烟花丶盛装巡游丶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两个广场上还有文艺演出和烟火表演。伦敦警方将相关街区全部变成步行街,持续一整天的庆祝活动盛况空前。

  这一天伦敦简直是中国化了,乐滋滋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拨浪鼓和气球猪;喜欢中国美食的男男女女挤在唐人街共进中餐;在市中心,年轻人纷纷用相机丶手机丶摄像机留住舞龙舞狮表演的倩影;有些英国人干脆穿上了中国的唐装……伦敦俨然成了一座中国城。此前,伦敦已举行过两次春节彩灯游行。去年有10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其鲜明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使游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春节为什么在伦敦的影响如此之大?据统计,伦敦有8万多华人,其中6300多名留学生,他们为中国文化在伦敦落户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持。据伦敦投资局资料显示:英国是欧洲接受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对英投资中约三分之一在伦敦。近5年到伦敦的中国人每年递增45%,消费递增 66%。因此,中国的春节受到了英国政府的格外重视。英国的主流社会积极参与和各地传播的中国文化及英国民众的高度热情,使得近几年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在英国迅速蔓延开来。

  法国人:由衷喜爱

  近几年,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与频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知,毫不夸张地说,春节已经悄然走进了很多法国人的家庭,春节习俗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到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装饰一新,彩旗飞扬,不仅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大红色。迎春贺新的节日气氛相当浓郁。

  而家乐福等法国知名连锁超市都会在春节前夕开辟专柜销售中国食品,水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畅销冠军。中餐馆也会在此时迎来一年一度的订餐高峰。“法国人喜欢跟着中国人过年,除夕晚上餐馆一定满座,甚至要提前订座。”巴黎中产阶级聚集的15区的中餐馆老板叶先生如是说。

  法国人欢度春节的种种做法,已不仅仅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或是单纯的凑热闹,而是缘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乃至热爱与推崇。在去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给旅居法国及欧洲的全体华侨丶华裔的春节贺词中有这样一句:“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传统新年。”“我们”这个简单的单词,却无疑体现出了希拉克总统这位众所周知的“中国通”对春节丶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同感。法国其他政要,包括现任总统萨科齐也都说过类似的话。

  德国人:青睐贺卡

  相对于法国人对中国春节的高度接纳,德国人在这一点上,则体现出了他们民族性格中节制谨慎的一面。对东方文化丶中国春节,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好奇但又审慎的态度。比较奇特的是,德国的青少年对中国春节反而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家长也乐观其成,甚至带有某种鼓励与支持。

  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到来之际,德国街头都会出现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柏林的商场内,春节前夕总会醒目地摆出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年卡。其中有一种贺卡因设计新颖美观深受德国顾客的青睐。贺卡封面左上角印着“平安”两个金色的正楷中文大字,左下角为花体“吉祥如意,万事顺利”,正中间则是用中文楷书写成的西方人名的中文译名。打开贺卡,左面一页是一只飞舞的凤凰,右面是封面名字的德文解释,如Christine这个德文名字的中文意思是一个美丽丶善于思考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女子。最下边是用德文写的孔子的话:“父母在,不远游。”贺卡背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图案。

  春节前夕,很多德国人争相购买此类贺卡,或送给朋友以示祝福,或个人收藏。德国的青少年也喜欢互赠此类贺卡,彰显个性。

  另外,中国春节还出现在德国小学生的教科书中。在小学四年级的英文课本里,专门有一课介绍中国春节,按照教学进度安排,正好赶在春节到来之前讲授。老师的课程设置也颇为有趣,在对中国春节进行介绍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十二生肖丶“恭喜发财”和生肖年表的问题单,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中国春节的认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1-23
不过的 我就在美国 去年都是我们海外华人自己过 老美不过的
第5个回答  2019-02-09
一般社会精英都会过,体验中国文化,
普通百姓也过的,反正过春节在外国已经成了一种潮流,,,
上次看新闻,
说西班牙人已经把春节基本上作为官方节日了,可见中华节日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之巨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