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3)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五)听前活动设计

  1. 听前活动的目的`:

  听前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听力状态,为更好地听做各方面的准备。内容包括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的目标任务,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引起注意,提起兴趣,以最佳状态进入听力活动。准确把握听前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满足听力准备的需求。

  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初二(上) Module1 Unit 1 How to study English 时设计的听前让学生进行 brainstorming 活动,围绕题目:

  (1)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about speaking English / learning vocabulary?

  (2)Can you give him / her some advice?

  通过讨论学习困难,导入听力主题是比较成功的设计。由于在谈论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紧扣主题展开,使听前教学环节很具实效性。

  2. 听前活动设计需要注意:

  (1)听前活动设计不应包括词汇扩展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为听力活动的开展做必要的准备,扫清会对听力理解产生障碍的词汇及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项准备工作只是要学生认知生词即可,词汇的扩展学习应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这样能使教学层次清楚,又重点突出。

  例如: 外研版初一(上) Module 10 Computers Unit 1 How do I write my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电脑主要部分的名称及描述使用电脑做作业的步骤,

  有位教师在设计听前活动时,把文档内的一些英文字母表示的含义及快捷键的词汇介绍了许多,合理的方法应把词汇的扩展学习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进行处理、拓展。

  (2)听前活动内容设计要融入对新语言知识的感知

  通过听前活动使学生感知听力课文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如核心词汇句型,这样不仅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新知识学习的层次与复现率,使学习过程更系统、更扎实。

  3. 听前活动所占时间不宜过长,且内容紧扣听力材料。

  例如:外研版初二(下) Module 8 Public holidays Unit 1 第一个听力活动是介绍美国独立日的内容,有位教师在听前活动,把一年中,中国及西方重要的节日做了幻灯片,以猜谜的形式进行导入。这样的听前活动一来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与听力内容相差太远。

  (六)听中活动设计

  1. 听中活动的目的:

  听中教学目的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创造有效的听力理解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2. 听中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听力内容的需要,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设计听力活动。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某种任务,如做笔记、填写表格、写摘要、进行实际操作。

  (2)教师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功能。

  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可减低难度,使教学情景化,增加趣味性。

  3. 听中可采取的教学方法

  (1)泛听、精听相结合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泛听就是听懂语料的主旨即可。泛听的目的是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逐步提高迅速获取所听信息的能力。

  精听是要听懂更多的细节。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通过听掌握部分常用词和常用句型。对于短的段落,要求学生能听懂每个句子,并能重复其中的重点句。对于长的听力语料采取精听其中一部分,要做到量小质高,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地道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2) 引导学生重视面对面谈话中听的活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随时检查他们听的结果,提高学生的精神集中度, 如教师布置完某一任务时,反问学生: What did I ask you to do ? 等等。在学生之间开展活动时教师也要强调倾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

  4. 听中活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听力理解活动要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要注重学生听力理解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上。不能机械地完成教材中设置的听力活动,应对听力活动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宜自己的学生,是否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听力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

  (2)避免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

  (3)不要一边听一边看听力原文

  5. 提高设计听力活动的水平

  (1)提高根据不同听力层次的需要设计问题的水平

  根据听力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是常用的听力理解活动。作为第一遍听力,学生是初次接触听力材料,得到的应该是主旨大意, 因此问题设计最好是泛泛的,有一定的概括性的,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信息从不同侧面可以回答出一些内容。 如果第一遍听力问题设计进入细节,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细节问题上,而不关注听力语料的主旨大意,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例如:外研版, 初一(上) Module 8 Unit 1 : Tony always likes birthday parties. 第二个听力,作为第一遍听力理解活动的任务,某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 1. When is Tony’s birthday? 2.Does he play computer games ? 这位教师设计两个问题都属于细节问题,不适宜作第一遍听力的练习活动,可以考虑改成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与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ony? 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特点是都对听力材料的内容有一定的概括性,概括了这篇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而且里面包含一定量的细节信息。学生可以把自己听到的相关信息说出来一些,不一定全面,没有听出来的内容可以作为第二遍听力的任务之一。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抓主要信息的能力又不会因为回答不出细节问题而感到不愉快,照顾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也就是说听力能力高的学生可以说出更多信息,稍差的学生也不至于什么都说不出来。

  (2)设计有效性活动的水平

  听力活动的有效性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教师要边设计,边思考所设计的活动是否能最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