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读书感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读书思考第一期:《面纱》----别掀开被人们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

首先,这本书是值得读,因为很好读,剧情简单、人物性格鲜明、字数不多,很快就能读完。所以如果你有时间,一个周末就可以读完。我觉得毛姆的书都很怪,一方面你觉得故事很简单,另一方面就觉得很深奥。我读《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故事本身是不难理解的,难以理解的是毛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描写主人公的角度单一又刁钻,但使劲分析分析又觉得合理。反正我挺佩服毛姆的,他的书真的可以引起很多关于如何为人的思考。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过翻拍的电影版本,电影好像从女主视角描绘成了一个爱情得与失的故事,就很像我们读的网文先婚后爱的故事。男主对女主一见钟情,家人催婚加上妹妹寻得良人,基蒂火速嫁给了男主但是并不爱他还在婚后出轨。后来男的为了感动她把她带到中国偏远山区,那个地方正在闹霍乱,女主慢慢窥见了男主人性中的闪光点,逐渐打开心扉,可是男主却染病而亡,女主独自回英。其实这样的故事已经很美好了,但是看书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女主自始至终也没有爱过男主,甚至她丧偶回英之后再次与之前的有妇之夫偷情。

思考:

1.注定不幸福的婚姻

 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总是以为女人很容易被感动,有个男人给你无限的温柔和谅解,即使你一开始没有爱的悸动,慢慢地看到对方的善良之后,也会愿意接受平凡普通的家庭生活。但是毛姆笔下的凯蒂自始至终都没有被感动,她承认自己犯了错,承认瓦尔特很高尚,她想得到他的原谅,可是她就是不能接受丈夫的爱。

有些人一边倒地批评女主,说她骗婚,为了逃离自己的家庭就匆匆嫁给了男主,可是你别忘了,男主是知道女主不爱她的。他娶凯蒂,难道不是一种见色起意或者“趁人之危”吗?瓦尔特或许高看了自己,也低看了女主,认为可以用自己的体贴来感动凯蒂,但是他们两个完全是两条平行的轨道,根本没有交点,男主也并没能迁就女主来得到她的欢心。

而且两个人完全是互相嫌弃的生活,丈夫嫌弃妻子肤浅、愚蠢、势力,妻子嫌弃丈夫无趣、呆板、木讷,越过越没劲,两看相厌。这样的婚姻真的很累,两个人都选择了最不适合自己性格的伴侣。可笑的是,在外人看来,两个人还挺搭配的。

2.    面纱下的双面人性

这本书的封面就写着一行吸引人的字“别掀开被那些活着的人称之为生活的华丽面纱。”我想,之所有要戴着面纱,就是因为有一些隐情不能被别人看到。凯尔特看着那么正直,还是自私地娶了美丽的女主,将她带往湄潭府的时候,是否也想着报复出轨的妻子,和她一起同归于尽。

这本书对于人性最极致的描写就是那么自私势力的女主,竟然在修道院照顾被丢弃的孩子,全然冒着被传染的风险,而她乐此不疲。所以人性不是非黑即白的,有很多中间地带。如果只从女主冒着生命危险去助人为乐的角度来看,她是个多么好的人,但是你一想到她跟唐生偷情且屡教不改,又气得牙床痒痒。

所以人性是很复杂的,一个纯粹的好人或者纯粹的坏人是很少的,我们的想法与想法之间总是在做斗争,最终呈现给每个人一个带着面纱,遮住丑陋的嘴脸。

3.本文最喜欢的部分

最喜欢的地方和大多数人一样,瓦尔特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死的却是狗。”瓦尔特那么爱基蒂,本来以为他会说一些流连的话或者原谅她的话,结果毛姆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一种解释是,瓦尔特此时已经神志不清,不知道自己随口说了什么。但是也有人分析这句话是有典故的,人和狗最开始很好,但是两者反目后狗咬了人,大家都以为人死了,没想到死的确是狗。我理解是瓦尔特一开始是为了惩罚凯蒂,让她备受煎熬,结果他自己越陷越深,无可救药。这句话真是全文的精髓与总结。

4.关于主人公

其实作者对凯蒂这个人物的描写很全面深刻,瓦尔特一直说她愚蠢,其实凯蒂并不愚蠢,她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面对爱情不会妥协。凯蒂是个“坏”女人,毕竟她的丈夫这么好她还出轨,可如果她只因为别人好就忘记自己,那只不过又是另一个悲剧,一个在看似幸福婚姻中实则不幸的女人。而她在湄潭府仿佛受到洗礼,变得真诚而有主见,她不断地渴望得到瓦尔特的原谅,还诚实地表明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谁的。

可就在我们都以为她已经褪去了人性的恶之后,毛姆又给我们当头一棒,她又去对曾经抛弃她的情夫投怀送抱。当然,作为一个不理性的读者,我真的感觉自己受到了作者的玩弄,对女主的失望。所以毛姆真的很残忍,他知道你最不想看什么。

看,人性就是这样,经不起推敲。相比电影的结局,凯蒂生下了孩子,将他独自抚养,满怀着感激与随性活着,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吧。

感谢大家的收看,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下期我将分析《蝴蝶梦》,也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见啦。

(录了个视频在B站,名字是Regina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