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官职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6

1. 文言文中表示调动官职的词有哪些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绌: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

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2. 求解文言文 中 表示 官职升迁 之类的 字或词 的总结 尽可能全一点哦

1. 贬:降职。

《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2. 谪:被罚流放贬职,相当于贬。

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 徙:调职,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后汉书·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注】在调职的意义上,“迁”表示升官,“左迁”则表示降职。

“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在《史记》《汉书》中,这两字的区别尤为明显。

4. 知:主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

5. 判:高职位或出任地方官。《宋史·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6. 任:担负、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7. 授:授给,给予。《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8. 辟(bì):征召。《晋书·谢安传》:“处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9. 举:推荐,推举。多用于布衣做官。

李密《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10.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用法较复杂,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常用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后汉书·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

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11. 除:任命,授职。

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降级授职叫“左除”。

《新唐书·王薛马韦》:“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12. 提:提拔。

《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名行:名望和德行)13. 坐:因犯……罪或错误。

《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14. 出:指出京受任。

《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15. 拜: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16. 擢:选拔,提拔。

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17. 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梁启超《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18. 黜:废免,革职免官。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黜”与“贬谪”意义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

19. 罢:解除官职,罢免。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

20. 去:卸职。《后汉书·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21.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22. 赏:指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梁启超《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23.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才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24. 放:①贬谪放逐。《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②也指京官调任外地。梁启超《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25. 复:恢复官职。高启《书博鸡者事》:“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26. 致仕:辞官归居。《公羊传·宣公元年》:“古之道不从人心,退而致仕。”

27. 起复:恢复原职务。《旧唐书·王琚传》:“二十二年,起复右庶子,兼州刺史。”

28. 进:进用,一般用于较高职务追加。《新唐书》:“进太子少保。”

29. 封: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苏洵《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谋臣。”

30. 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31. 免:免职,罢免。

《汉书·文帝纪》:“遂免丞相勃,谴就国。”32. 夺:罢免官职。

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协服,夺其官。”33. 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

李鸿章《与兄李瀚章书》:“今中朝倚眷复隆,弟力加怂恿,四月再请开缺。” 还有:“以荫补+官名”指“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官名”; 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褫:撤职查办; 量移, 调的比原职稍好; 领:以本官兼较低职; 权:临时代职; 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护:原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信印。

3. 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字有哪些

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字有:

1、领:以本官兼较低职、

2、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3、权:临时代职、

4、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5、署:代替无本官的职务、

6、护:原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扩展资料:

其它任免术语:

1、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2、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3、关于降级免职的:

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4、关于调动职务的:

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官职

4. 文言文中表示调动官职的词有哪些~~~~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 *** 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14.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④《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

⑤《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⑥《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3.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又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史记·太史公自序》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7.补:补任空缺官职。

如①《汉书·萧望之传》: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②《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

③《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如①《新唐书?李德裕传》:以荫补校书郎。②《梅圣俞诗集序》: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史记·淮阴后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如《宋史·辛弃疾传》: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4.超迁:越级升迁。 如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

一岁中至太中大夫。②《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如①《南史·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②《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6.超擢:破格提拔。

如梁启超《谭嗣同》: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7.陟:提升官职。

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如梁启超《谭嗣同》:旋升宁夏道。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①《汉书·赵充国传》:拔之为后将军。②《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5. 帮我找几个文言文中有关"官职"变动的词语和"官职名称"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国君称“天子”、“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王妻称“后”。(《诗_小雅_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 *** ,而国和邑是地方 *** 。中央 *** 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 *** 设置大约与中央 *** 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地清末,时间长达两千三百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统治的地区越来越辽阔,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从大到小官职牌名

【爵】

【丞相】

【太师】

【太傅】

【少保】

【尚书】

【学士】

【上卿】

【大将军】

【参知政事】

【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

【御史】

【枢密使】

【左徒】

【太尉】

【上大夫】

【大夫】

【士大夫】

【太史】

【长史】

【侍郎】

【侍中】

【郎中】

【参军】

【令尹】

【尹】

【都尉】

【冏卿】

【司马】

【节度使】

【经略使】

【刺史】

【太守】

【都督】

【巡抚】

【抚军】

【校尉】

【教头】

【提辖】

【从事】

【知府】

【县令】

【里正】

【里胥】

【三省六部】

6. 关于文言文中古代官职升迁以及贬谪的问题文言文中常用的表官职变动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7. 古文中表示官职升迁和贬降的词语哪些词语可以表示官职变动

除:即拜受官职.拜:授予官职;任命.陟(zhi,音治):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擢:由选拔而提升.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臣子官职官衔或爵位.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削”“左迁”常指降职.谪:降职,往往指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放:即放逐.黜:贬斥,废除,降官的意思.出:即“出任”可以由家居而出任官员,也可以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员.徙、转:一般调职.征、辟:征召贤士为官.。

8. 哪些古汉语词表示授予官职【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

我也是从其他网页上查的. (一) 表示任命,授予官职 ①拜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除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是去旧职授新职.(《〈指南录〉后序》) ③授 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第四回) ④赏 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说明:“授”从授予印等物而来,“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官职、爵位义. ⑤封 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⑥赠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同是君主授予,生时为“封:,死后为”赠.”封“也有用于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⑦通籍 通籍后,俸去书来.(《黄生借书说》)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守”为任命,意为“任……太守”,同理,“总督两广”即“任两广总督”. (二)表示提升官职 ⑨升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⑩迁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说明:“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如“迁客骚人”(《岳阳楼记》). {11}擢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为提升,“超擢”为破格提升.(《谭嗣同》) {12}陟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本为上升之意,此处为提升(官职).(《出师表》) (三)表示降(贬)低官职 {13}左迁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14}谪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15}迁谪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16}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7}出官 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说明: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为贬官降职;“迁谪”侧重于“谪”,即降官远调;“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出官”是贬职调离,而“出为河间相”(《张衡传》)的“出”为出任(地方官) (四)表示一般调动 {18}徙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19}调 婿竟不调.(《记王忠肃公翱事》) {20}改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记王忠肃公翱事》) {21}转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说明:“徙”是迁移之意,此处引申为调动;“改”为改换、调换 (五)表示辞官 {22}辞 轻辞古之天子.(《五蠹》) {23}让 古之让天子者.(《五蠹》) {24}乞骸骨 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说明:“辞”是辞退;“让”是禅让;“乞骸骨”,年老而申请退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