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清朝末年公派留学回国的94名幼童,他们命运如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140多年前, 120个平均年龄12岁的男孩 踏上了兴国救亡的赴美求学之路,他们乘坐火车,轮船几经周折来到大洋彼岸一个建立不足百年的陌生国度。

是谁提出让他们远赴异国他乡的?又为什么会选中他们?这些留美幼童经历了什么?后来又成就了什么?—— 纪录片《幼童》下 完结篇

公派120个幼童,只有94个返回(具体原因可以看之前上-中篇,点击头像,主页就能看),回来后的孩子都被李鸿章严加看管,70%被分配到了北洋。 提起“北洋”,人们自然会想起 “北洋水师”、“北洋政府”、“北洋军阀” (甚至中国第一所大学 “北洋大学堂 ”)等一系列与清末民初政治紧密相联的词汇,足见“北洋”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如此看来十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些孩子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上起到了 举足轻重 的作用。

当时的中国政坛被分割成两股势力 洋务派和守旧派 ,李鸿章也面临很多强有力的敌人,这些人给皇帝的奏折中总是能通过一些“谬论”来弹劾开明派。也许现在我们听来觉得是歪曲事实,但是对于这个 上千年读着孔孟,考着八股的帝国 来说,这些理论总是一针见血,直抵当权派的心。

据孩子们回忆,他们认为李鸿章非常的优秀,就像美国的加斐尔总统,管理着大清国的各个重要部门,且有着非常独到的远见。

幼童赴美留学的十年,大清帝国在李鸿章的协调和组织下,洋务运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些启蒙的事业急需一批人才补给后方,而这些带着西方先进 科技 理论的孩子就像新鲜的血液注入到这个看似可以挽救帝国的项目中。

古老的大清帝国不甘就此退出 历史 的舞台,她在前进中摸索与彷徨,在得失中计较与争论,她试图创新与前进,却被固有的道德理念约束,她忠实的臣民用血肉之躯为她流血牺牲,终挡不住那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利炮洋舰。

1881年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的16名留美幼童中,包括5名耶鲁大学学生,5名麻省理工学院学生,2名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学生,由于这些孩子天资聪颖且有一定的基础,一年就把五年学制的内容修完,顺利毕业。薛有福等5名学生被分配到福建水师旗舰杨武号任见习军官。

那个时候打仗大多都是水上,所以军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经过了5,6年的争论后,清政府终于同意从英国购买两艘巡洋舰, 超勇,杨威, 与此同时,两艘铁甲舰 定远,镇远 正在德国制造。

定远,镇远 还没有回来,中法战争开始了,中国11艘木制军舰对抗法国8艘铁甲军舰,由于地理优势,如果先发制人,很有可能取胜,可当时的清政府苟延残喘,只想和谈息事。

这场战事最终因法国先发制人,大清的军舰只能束手待打而告终。船上大多都是船政学堂刚毕业的学生和年轻的留美幼童,半个小时后,福建水师全军覆没, 4名留美幼童还没有来得及用自己在异国他乡苦读的知识报效祖国时,变葬身于此,还未结果的花便凋零,他们真的就如当时报纸说的毫无廉耻,报国之心吗?

他们是东方人棒球队的 邝咏钟,麻省理工学生杨兆楠,薛有福,黄季良,其中两位本应在那一年毕业。而那一年留在美国的谭耀勋耶鲁毕业后,按照他和容闳的约定,须为中国服务,本计划前往中国驻纽约使馆工作,却不幸染上肺病逝世,被安葬在了美国寄养家庭的墓地里,档案里甚至都不知道他的父母,亲人在哪里,他11岁来到美国后,就不曾回过故土。

而此时的大清帝国还没有意识到一场给华夏人民带来无比沉重灾难的危机,已经悄然发芽了。

日本,一个一直以来以学习他国,而后又超过他国为荣的民族,正在迅猛地发展,日益强大。在查找中国幼童档案的时候,发现了大量日本孩子在西方强国学习与就读的记录,其中还有女孩。

巡游西方强国让日本认识到, 国之强大,根本在教育 ,一个仿效欧洲的教育体制,开始由国家出资建成,短短十几年,日本不分男女,就学率达到95%。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成年后一批批走进军队,工厂,公司,政府, 他们就像瀑布上的水,源源不断地往下流淌着,给日本迅速的崛起带来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动力。

而此时清政府因为接连战败,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海防的建设中,1888年,中国 历史 上第一支拥有西方装备,西学人才的北洋海军正式成立。

同时也带动了矿业,铁路业的发展,洋务运动的进步离不开这些留美幼童,他们往往劳作在这些项目的最前沿。

这一片 虚幻向荣的景气 让大清帝国再一次沉沦,光绪帝的大婚,慈禧太后的重修颐和园,让海防的建设因缺少资金而暂停,可此时中国从德国回来的 两艘铁甲舰 定远,镇远却 让日本人感到危机重重,他们开始公债,减薪等举措大力发展海防事业。

1891年后,中国海防停止了发展,曾经被外媒称为世界前十的海军就像一个孤傲的英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看不到他人的进步, 也更像一个美丽的贵重瓷器,稍微用力,就支离破碎。

1894年,广东水师的广甲舰奉命北上,舰长是留美幼童吴敬荣(左)曾就读于瑞萨莱尔理工学院,大幅是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宋文翙(右)。如此精良的装备,顶尖的人才, 他们北上做什么? 原来是给皇上和太后运送荔枝等贡品,这个舰船成了 杜牧口中 “一骑红尘”的骏马。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两个古老的亚洲国家为了自强,纷纷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战役中的指挥官一共有十几位都曾留学海外(中日一共),谁学的更透彻,谁又只是皮毛,战争的输赢告诉了我们答案。

通过后来的影视作品,我们能看到这场战役的残酷和悲壮,邓世昌, 陈金奎(幼童) ,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 黄祖莲(幼童) 沈寿昌(幼童) 等诸多留学海外的有志之士,在战役中为国阵亡。

中日《马关条约》让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开始走向灭亡,也为后世中国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日子埋下了种子。

而李鸿章在签署了更为苛刻的《辛丑条约》后吐血而死,这位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依然没有能力把自己效忠一辈子的帝国给护住,也结束了他充满传奇,充满争议的一生。

曾经让李鸿章满怀希望的部分留美幼童也同这个腐朽不堪的帝国陪葬了,而另外一部分呢?他们是否可以如当时的初心,拯救这个濒临灭国的民族?

中日甲午战争后,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还在做最后的苦苦挣扎,他们开始自发地进行变法,于是这批象征新技术的留美幼童再次被清政府推向了政治的浪口。

李鸿章在病榻上嘱咐:“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力保袁世凯为他的后任。

袁世凯上任后,启用了他身边的一批留美幼童,开始大展他的天津新政宏图,权倾一时的袁世凯,终于让这些曾经在异国他乡寒窗苦读,只为救国救民的幼童登上了中国政坛的核心,而此时的他们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

废除科举,成立大学学堂,出国留学之事再次兴起,并成为一股浪潮开始慢慢被世人接受,当时只要家境殷实的,都会考虑让孩子出国教育。

这群知晓国外,而又对国忠心的外交大臣们让世人看到了 大清帝国最美的夕阳 ,随后国内政变,辛亥革命,袁世凯再次得势,五四运动。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群推动中国 历史 不停向前迈进的留美幼童也已是花甲之年,渐渐地退出了 历史 的舞台,得与失他们也不在计较,那段留学的时光恍如隔世,也不在被世人提起。

一个动荡的年代,总会成就一批人,也会牺牲一批人,才能成就不凡的传奇,每个出生在那个时候的人,都是 历史 的印记,不可磨灭。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纪录片《幼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