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手奶爸的育儿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4
我儿子是21年3月2号出生的,在这之前我也没有专门学习过怎么带娃,一直以来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是比较缺乏的。虽然觉得这方面的教育真的很重要,但是我应该和大多数爸爸一样的情况,就是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家外事情又比较多,因此在这方面是一直没有时间去学习和研究。但是比较好的是我老婆是幼师职业,在这方面她懂得比我多,而且在实践上因为她工作的原因,接触的小孩和教育小孩的经验比我丰富。但是不管怎样,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爸爸和妈妈是同等的重要,爸爸的角色是无人能替代的,也因此,我老婆买了她们经常看的 育儿 理论书籍回来给我学习,让我能够弥补在 育儿 理论知识上的缺失。于是在我看完其中的一些篇章后,我想写点感悟和心得,以供和其他家长爸妈一起探讨和交流。

在我看完孩子0-2岁阶段的文章后,我基本总结了一些方面的注意点:

一,孩子在出生之后,由胎儿变成婴儿,因此生长的环境由妈妈的子宫变成了外部的一个不熟悉的陌生环境,因此当前阶段妈妈的声音、气味和爱抚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这个阶段妈妈是最重要的。

二,孩子在3岁前不具备大脑思考的能力,因此此阶段孩子是用肢体来“思考”的。他们使用运动和感知的方式来了解环境,最早的感觉器官是嘴,其次是手,然后是脚。

三,年轻爸妈切记不要相信长辈们说得那句:不要让孩子啃手指,会造成嘴或者牙齿不正的话。因为虽然胎儿在子宫中由于身体蜷缩在一起的原因,可以轻易迟到自己的手指头,但是在从母体出来之后,他们会丢失这些先天的能力,需要重新联系使用自己的手有目的的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在他们用嘴巴感受到吃手的同事,手也被感受到被嘴巴吃的信息,这样大脑就开始收到来自手和嘴巴的信息,此刻大脑就开始工作了,大脑的工作造成神经元的链接,而链接的月丰富孩子的大脑就越好用。另外吃手还能给孩子带来愉悦。还有就是为孩子下一步用手抓物品送到嘴里提供前提条件,这样次啊能够进入真正的口的敏感期。

四,在口的敏感期阶段,实际更多是需要手的配合,因此为了能让孩子更早的使用自己的手,那就要让孩子自然的先吃到自己的手,这一点对初生儿发展很重要。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给嘴巴啃,嘴巴啃到的东西用手去触摸然后用眼睛看,这样孩子就学到了跨通道认知。

五,在口的敏感期应注意:1,不要给太多物品让他啃,这样不能使他持久的对一个物品进行搜索。2,注意观察孩子对物品的一个喜新厌旧情况,当出现一个新的物品时,对原先的物品就会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转而去 探索 新的物品,这种视而不见的现象叫做“习惯化”现象。对新物品出现后孩子对新物品的注视叫“去习惯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配合好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节奏,在去习惯化的时候给孩子留下静默的诗句。3,不要再孩子还没有出现习惯化的时候就不断给孩子更换玩具。4,玩具或者物品清洗干净,不用消毒郭燕,因为孩子体内抵抗力也需要增加,没有经过使用的抵抗力不叫 健康 。

六,在口的敏感期之前,可以帮助一下孩子的视觉训练:1,要有缓慢移动的物体。2,要有带有轻微响声的物体。3,物体颜色不要过于杂乱。

七,在孩子到了9个月的时候逐渐出现手的敏感期,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1,提供的物品不能带有危险的情况,因为此阶段孩子仍然会用手抓物品塞进嘴里。2,可以提供一些沙子、谁、泥巴这种会因为外力而产生形状变形的物品,让孩子产生一个新奇感。3,提供给孩子用手抓握的物品,并进行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更替。

八,大概到了一岁多一点的时候,孩子在学会用腿开始走路的时候,他会漫无目的的走,我们就需要跟着他,他走我们走,他停我们停。他喜欢不走寻常路,踩泥地,走不平的路这些,都是因为他在用腿感知外部事物。腿的敏感期阶段,我们可以给他不同的路面和物品来让他用脚踩感受。

以上,就是我针对第一篇0-2岁孩子用自己肢体了解外部世界和环境的心得总结。在此阶段,我们家长应该需要多观察,多耐心,多陪伴。并且在孩子感知外面世界的同时,我们要用有原则的爱去保护他的精神世界,不要一味让他跟着我们成人的认知和思想走,还在在这个阶段思想都是天马行空,充满好奇和想象力的,切记不要过早把他的思想引入到我们成人世界的条条框框和规矩上,以免打乱他的创新思维活跃度。另外,家长们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化状态,不要在孩子面前易怒易吼,也要注意一下言行举止。毕竟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都是自己的父母,我们有必要以身作则,用最实际的行动来教育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