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笔记】邓惠文医师,成人的微课堂:当个人变成双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5

从大学开始就看邓惠文医师在 KKBOX 的专栏,喜欢那些充满人性的故事。这次有机会可以参加邓惠文医师的亲职成长课程,原本会觉得难得的周末没有在家陪小孩,有点罪恶感——先生会不会觉得我跑出去玩?女儿会不会想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握机会前往。

从大学开始就看邓惠文医师在 KKBOX 的专栏,喜欢那些充满人性的故事。这次有机会可以参加邓惠文医师的亲职成长课程,原本会觉得难得的周末没有在家陪小孩,有点罪恶感——先生会不会觉得我跑出去玩?女儿会不会想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把握机会前往。

出门前小麋鹿理所当然的说想要陪我去上课,我说可是课程不太适合你耶,有可以一起上的课我们就一起去呀。(之前我上日文课或要加班她也是这样说,哈,有人可以推荐我亲子共学的日文课吗?)

「那你晚上就回来了吗?」她嘟著嘴问我。
「我下课就回来啦。」我摸摸她的头。

邓惠文医师在开设的夫妻与亲子关系课程,去年就举办过。邓医师透过私理集表示, 「今年的课程延续去年课程的主题,但内容包括新的解读面向,将解析伴侣关系的潜意识、原型的矛盾议题、冲突与沟通。在亲子方面,将探讨孩子加入后,夫妻关系的潜意识变化。想知道孩子与你的伊底帕斯情结有什么关系吗?欢迎去年课堂的老朋友再度参加今年课程。」

在心理咨商中有许多的流派,邓惠文医师是荣格趋向与精神分析趋向的。从网路上的资料看来,荣格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看起来是认为人的潜意识影响了他们的作为,令我好奇的是,婚姻里双方的潜意识,通常会是些什么呢?

我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邓医师其他对外活动,只有看过她少量的影音节目局部,喜欢她的声音与口条,但不确定浓缩精练的演讲课程里,邓医师会怎么带领听众解剖复杂的婚姻家庭关系?说得完、理得清吗?以下是这一天的演讲笔记,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伴侣生活的协定:准备好与另一半结合了吗?】

邓医师一上台就轻松地以现场的状况来比喻婚姻关系,作为这天的开场——她说,有时婚姻生活就像是演讲现场的报到状况,双方之中一方准时到场、打算做点什么、可能想要来点热情的互动,但另一方姗姗来迟,可能还无法进入状况,无法双方同步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双方的磨擦。

邓医师对于愿意到场参加课程的人给予肯定,认为大家都是会照顾自己心灵生活的人。会重视自我心灵成长的人,如果是自己独立生活,都不会遇到太多困难;但两个人生活就不容易。决定一起生活后,就会遇有彼此需要互相协商的时候。最常见到的是日常习惯的相容与相斥,例如在连续剧里常演出的婚姻生活桥段,就是一些非常琐碎的纠纷:挤牙膏要从中间还是尾巴挤?牙杯要向上还是向下摆才会不发霉又顺手好用?碗筷能不能在碗槽里放到隔天?谁要去洗碗?

又例如双人生活中的空间切割的协定:衣柜的大小要怎么分配?哪些功能要综合融入在同一空间里?以在台北这样寸土寸金的环境,很难同时满足卧室、小孩房、书房、更衣间等领域切割清楚的需求,通常都是一间卧房同时又要有梳妆、工作的多元功能。

多数的婚姻很难在结婚之前就议定各种生活的细节,很少有人在结婚之前是讨论好碗要谁洗、自己的「空气圈」是哪个时间不容许他人来挤压的 (例如在厨房做菜时不想要有人挤进来同时使用、看电视时不要有人在前面晃来晃去) 。有的人喜欢随时随地的亲密,有的人需要自己的空间。恋爱时大家都喜欢紧密亲密的关系,但后续无法沟通与协调的话,会容易造成婚姻生活中的误解:需要自己空间的人,可能会被伴侣认为「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婚姻里的双方责任分配,也可能造成彼此的角力。尤其是孩子出生,会让原本责任分配得宜的家庭产生剧烈的责任重新再分配:小孩谁陪比较久?碗谁洗比较多次?原本的神仙眷侣瞬间变成怨偶,婚姻里越来越多「来阴的」的心理角力:原本会在下午两点到五点把地擦好,让五点半下班回家的老公可以享受舒服干净的家庭氛围,在几次「你怎么做一点事也在计较」的口角之后,为了刻意把家事「表演」给另一半看,故意拖延到五点十分才开始做家事,好让老公回到家可以看到一片混乱的打扫风景,以展示自己在家庭中的尽心尽力。

讲完第一个段落,邓医师就邀请现场的听众分享与伴侣协定的经验。

听者 A :「在家务分工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协定,但是在协定后,就可能又会在执行时觉得不够公平,而成为新的口角。会觉得有些工作可能很细碎多样,但是并不那么花时间;有的工作可能做起来很快,但是很脏。」

听者 B :「我先生有时很重视一些细节,像是浴室的拖鞋要摆好;但我先生又总是不好好的做垃圾分类,家里其他人会看到资源回收没有分类好就念我,可是没有分类的是我先生啊。后来我就报复他——我会故意很大声的说回收物不是我丢的,或是谎称拖鞋摆反是小孩弄的。我很怕我变成我会讨厌的那种女人,有报复心又说谎。」

邓医师对于这两个例子解释,有报复心又说谎,这就是刚刚说的『来阴的』,会令人非常厌恶自己,但又想要争取在婚姻中的公平。在邓医师的旧作《有你,更能做自己》一书中,有提到:夫妻之间的公平是需要的吗?

在老公做了老婆不愿意做的事情(例如倒很脏的垃圾),可能是因为想照顾自己恋爱时心目中可爱善良的女孩,但是在另一半不停的争吵时,那个好凶的女人就不再是我想保护的柔弱女孩,「既然你那么强,那我们就重新分工」,想要把这些家事重新分配;老婆可能又会想我以前是公主,已经下凡来煮饭,还要再刷马桶吗?在夫妻双方习以为常、不再嘘寒问暖,只好透过彼此要求的「公平」来证实自己是被爱的。

其实在婚姻关系中,双方要求的「公平」只是希望能从互动中证实自己被爱的。在婚姻咨商中会用技巧让个案说出真心话,但真心话可能会让另一半受伤,所以在生活里,伴侣并不会主动说出来给对方听。在婚姻咨商时,邓医师会引导个案说出自己对被爱的需求。

邓医师举了个例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女方,原生家庭的母亲以鳗鱼养殖为业,含辛茹苦的养了小孩长大,当有一天婆婆说「我觉得你们夫妻生不出小孩就是因为你妈妈养鳗鱼,这在佛教里不好」,这句话就触犯到了伴侣内心的界限,先生可能觉得长辈一句话而已、你听听就好,但是太太就会在无意识中觉得自己的原生家庭被侵犯了。

 

【伴侣关系的关键心理:进与退的分寸拿捏】

我们往往都会认为另一半只要尊重就好、不要介入,但是完全不介入的关系是很让人孤单的。我们期待被尊重(不要管太多!)、又期待被介入(难道不能给我一点意见吗?)。如果我们能释出明确的讯息,告诉对方现在多尊重我一点、现在多介入一点,也许会比较好。

邓医师在执行婚姻咨商时,常会听到个案的一方抱怨对方常在发脾气。但是仔细深究,另一方可能是蓄意被形塑为坏人的。

很少有人会蓄意在婚姻里想要变成讨人厌的人,但是另一半可能是「号志灯不插电」的人,脸上挂著鄙夷鄙弃的表情、却不给明确的讯息告诉伴侣,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邓医师建议在关系里,伴侣之间要永远保有「我有需要,如果你能满足我会很高兴」、但同时也给「如果你无法满足我也没有关系」的空间。例如纪念日,虽然很希望能够被记住、被庆祝,但是如果没得到馈赠或送错东西,也不要一直放在心里。 (←邓医师讲到这个时,让我想到前几天 facebook 上 徐闭说潘朵拉是佛珠 ⋯⋯XD)

邓惠文医师指出:成长过程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讯号,很多人在成长时,父母是不鼓励小孩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或是有更强势的手足、或是自己过去提出的意见是不被重视的。「希望对方在我不说的时候就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讲了才做,就没有得到了」,成长过程中没被疗养好的伤口,称之为「未疗愈的心结」,带着这样的心结进入婚姻关系,就会增加彼此的伤口。

例如:妻子来自「不顾家庭的父亲、加上每日都哭泣抱怨的母亲」这样的原生家庭,为了摆脱无能感、以及过去对无能的连结,妻子可能有更强烈的控制欲;而先生可能是从充满控制的家庭而来,黏腻到没有距离的亲子关系造成先生需要自己的空间。社会氛围又过度的要求母亲对子女介入,一代复制一代,就会使得家庭得到父亲疏离、母亲碎念的家庭风景。

在夫妻的恩恩怨怨发生后,夫妻的一方为了平衡自己心理的感受,所以做出报复的行动。例如有的夫妻在有小孩后出轨,理由只是因为小孩占据了另一半的所有视线,这与伊底帕斯情结可能有关。在对方永远说不清楚的内心戏里,有许多难以解释的心理因素。

在邓惠文医师的新书《不够好也可以》中提出的视角,除了是说「你自己不够好也可以」,也是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对方不够好也可以」。有的人会在参加完成长课程后,带着「我是没错的,而是你要成长」的口吻与另一半分享,非常容易让另一半产生对心灵成长的强烈抗拒。

如果另一半对自己完全只有欣赏与赞美,会让自己的缺点无从觉察改进;但伴侣过度批评,又会让人觉得很负面。真实的夫妻关系,会有支持、也会有耗损。

邓医师问大家,「你的婚姻是一个人的世界还是两个人的世界?」她提到,有的人会希望自己的婚姻是照着自己设计的脚本发展,但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世界」。有时我们会期待伴侣在我们说出或做出某些之后,回应我们期待中的台词与动作,如果伴侣完全不照我们期待的回应,会让我们觉得愤怒、还是觉得有趣?真实的婚姻关系,是双方带着彼此的剧本进入婚姻,顺利的相处,就是需要让彼此的剧本里的口白、行动,都能合而为一。

邓医师说她以前会觉得婚姻治疗师的婚姻应该要非常完美,但后来她体会到,婚姻就是应该要拥抱现实,因此她从演讲之初到末尾举了非常多自身的例子,让大家能够感受到婚姻里那些像掉进鞋里的碎石一样的小事件。她以她希望老公送花为例,想像中应该在问了老公「你上次送我花是什么时候」之后,她期待老公要伶俐的回应「对啊该送你花了」,老公却开始回应「你都不记得了,我当然也不记得」,双方各执一词,完全脱离原本希望要能得到爱意的请求。

夫妻之间会在争执之后慢慢演化出相处的模式,如果彼此都把婚姻生活打开成两个人的世界,会开始正确地释放出自己需要的讯号、会在对方提出索求时回应自己的立场。

不是每段婚姻关系都可以走一辈子,只要认知道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有离散,对婚姻的想法也许就会有不同。邓医师指出,来到咨商室进行婚姻咨商的伴侣,有八成以上会问:「如果对婚姻的热情都被生活琐事磨耗殆尽,没有心了、觉得累了、再也不想做更多了、再也无法成长了,该怎么继续这个婚姻呢?」非常确定不要这个婚姻的人,可能会直接离开、或是过得好像没有这段婚姻的样子。但只要还有一点点怀疑,双方之间就还有一点可以运作的基础。

 

【伴侣的心理议题:解读「冲突模式—家庭背景—性格」的心理模型】

邓医师提到几款家庭中的典型范例,其中一个例子我觉得比较特别的是:典型大男人的父亲、每天愁眉苦脸的母亲,家庭明显都由抱怨连连的母亲支配了一切,但若要说母亲是家庭中的控制者,在外围的人又认为控制这个关系品质的人是父亲。

有的伴侣会觉得对方在找自己麻烦,如果能深刻体认到自己的需要与不要,就能够给对方更明确的讯息。例如太太觉得自己每天要早起做便当、晚上还要洗碗等等,先生却觉得其实他是被动地接受太太好意做的便当(只是想要太太开心而带),仔细冷静思考后,先生就能明确地告诉太太:我其实不需要你做这么多家事,有些事我们可以用钱解决,例如请钟点家事服务来打扫、去买外食,只希望你多给我一点笑容。人有时候会误会自己的需要,需要伴侣来提醒自己,以前例而言,幸福感并不完全是对方照着自己的剧本来演出,而是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元素。

夫妻如果一方是完全的好人、另一方是完全的坏人,却又继续这个关系,问题绝不是单方面的。可能是好人的这一方,想要有一个完全可以照顾的对象;另一个角度来说,让一方看起来那么糟糕,另一方为什么没有出手帮忙?

当我们觉得伴侣都没有给予我们想要的东西,那么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要怎么给,才不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被施舍的一方,会觉得自己是受尊重、被照顾的?邓医师再次邀请现场听众试着分享自己的情境:

听众 C:先生工作很忙,帮忙报了这场课程却以工作很忙为理由无法前来,太太觉得可以理解、但无法处理自己内心的失落感。 听众 D:先生有些处事态度会像太太的母亲,以至于太太觉得自己好像和自己的母亲结婚了。母亲与先生都用一样的方式来和太太相处,用贬损的方式来与太太互动。 听众 E:先生是 3C 中毒者,无法和手机与平板电子书分开,只是会花很多时间看电子书。

以上面的案例来说明「冲突模式—家庭背景—性格」这样的模型,以冲突模式这点而言,问题的核心其实不是 3C 用多少、或是来不来课程,其实是希望伴侣能够把更多的心力放在婚姻品质的改善,但在未把真正的需要表明出来。邓医师认为,「伴侣会避免在真正的问题点上冲突,会把问题导到其他打结的地方。」因为它不是真正的冲突点,所以比较安全,所有的争吵就围绕在这个非核心的冲突点上面。

在家庭背景这一点上,先生可能只是提出一个单纯的问句,但是太太在听到之后会连结到过去与母亲的冲突,因此带出了一连串的情绪。

人类最重要的自信是来自于父亲与母亲,在还没能独立生活时,需要仰赖父母。而父母在照顾小孩时,如果照顾不来,可能会有很多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让小孩有羞辱感。常常批评孩子的父母,通常不会在小孩长大才开始批评,而是从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从各种生活细节流露出嫌恶感:譬如小孩便溺了,就因为家事太多而露出「你又给我添麻烦」的表情。

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会两极的变化,一种是过度的求完美,希望不要让人责备;一种是极度的消极,因为担心太努力,失败时会更沮丧,因此使用消极来抵抗挫折感;一种是尖酸刻薄,用批评来让人没有空可以检查自己的缺点。

邓医师建议,在婚姻中的有效沟通里,提出沟通的人需要先了解自己的恐惧真实的原因。以 3C 中毒者为例,「使用 3C 的时间长短」其实不是真正 3C 中毒者的家人真正在意的问题,3C 中毒者的另一半可能真正担心的是: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值得花这个时间在我身上?我是不是没有存在的价值?我会不会一个人忙家事忙到死掉?

人没有办法带着自己的恐惧过日子,所以会把恐惧藏进潜意识里,但潜意识又会影响人的行为,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厘清恐惧背后真正的渴望。

 

【Q&A:各种婚姻家庭面对的情况题】

邓医师在课程最后保留了 15 分钟让大家做 Q&A,并视问题的数量来调整回答的长度。

Q1: 「吵架的过程中可能有激烈的沟通,内容可能有很伤人的话,说的人觉得吵架时只是气话,听的人会觉得吵架时讲出的是真心话,会无法放下那个内容。」

A1: 「有些人吵架时讲的是真心话、有些人讲的是气话,你必须区分两个人的个性。很压抑的人、平常很忍让的,吵架时会讲出真心话,吵架时的话你要认真听,里面会有你平常忽略的讯息;有些人平常会夸张化,他怕他好好讲你会无法感受他的痛,所以会夸张一百倍。在婚姻关系中,发脾气往往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爱,但是请大家说话还是要好好三思,越是爱你的人他越是受不了你说你不爱他。

我们有时会用言语挤压对方,希望能挤出更多情感,但是对方可能久了会觉得累了。」

Q: 「对方的社经地位都在你之上,有时候对方会羞辱嘲讽,让我无语可回应。」

A: 「婚姻之中是没有社经地位高低的预设。我学到这件事,是因为我在医院有医师学长和护士学姐结婚,我们预期他们的互动关系会延续工作场合的模式:丈夫发号施令、太太配合执行。事后我们观察到的是,太太却在关系中成为主导。我年轻时,这让我觉得困惑;进入婚姻后,我发现婚姻就是家,家庭怎么会有位阶高低?夫妻本来就是平行的关系上,在传统歌仔戏里,即使那个男尊女卑的设定,夫人和员外登场时,椅子也是摆一样高的啊。

建议你偷偷的用他的角度去想,绕过他的嘲讽,找出他真正的期望,看看你有没有能力给。如果需要寻求专业的协助,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夫妻一起加入咨商,但是如果没有办法,也可以一个人先去咨商,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可以松绑的结。」

Q: 「夫妻在结婚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远距离交往,本来习惯各有生活空间,结婚后原本也如此,但有小孩后先生还是习惯要有自己的空间,但是太太自己的时间空间就不见了。」

A: 「你要问你自己到底愿意做多少。去年起我整整消失了一年 (注:邓医师去年生了孩子,当时全职在家带小孩) ,我自己也很困惑忧郁。我的老师建议我把问题放回我和我的小孩身上,问你自己:你愿意为你的小孩做多少?不要再去看你和你先生各自做多少、公不公平。

我面对一个事实是:我不是一个一天 365 天都在家看顾小孩会自信快乐的女人。

因为童年的孤独,我以前是希望能够做全职妈妈的,但我其实不是当母亲的料。我做不到我心目中理想的妈妈,我会觉得挫折。不要幻想自己可以那么伟大、牺牲那么多。」

Q: 「两人还在交往阶段的时候,可以预先观察沟通什么,来避免未来相处时遇到的问题吗?」

A: 「野心不要那么大,现在能好好相处就不要找他麻烦了 XD ,可以使用前面的模型来处理现在的问题。如果会一直预期未来会有问题,要先观察自己是不是对婚姻有什么样的恐惧?」

 

 

【我个人的课后心得】

在课程中,邓医师会倾向以一种类似工作坊的方式来请大家分享自己的状况、或是提出自己在婚姻上的困境。演讲的内容节奏明快,适度的邀请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也使得课程能够让大家更有进入感与参与感。

如同我原本的期待,邓医师的口才非常好,准备非常充份,内容流畅。一开始邓医师就试着用各种自身的例子来拉近距离,让我不会因为她专家学者的身分而感到排斥,不会觉得她提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菁英说法。我知道她结婚十几年了,也和我们一样站在烂泥巴里,踩得满脚是泥,在想着要怎么跨出生活的各种困境与问题。

我曾经和人讨论过参加婚姻成长课程或婚姻咨商值不值得、是不是应该拖着伴侣一起前来,当时对方给我的鼓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投入的方式与入口,也许对于伴侣而言,成长课程与咨商不是一个有效又具信任感的方式,但也许这么想的伴侣有自己成长的方法。我们仍然能借由透过正向的互动,来带动伴侣一起成长,不一定要拖着伴侣前来才有效。

我觉得这系列课程正如当时的讨论。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先试着观察自己真正的需要,尝试做出一些沟通技巧与生活相处的调整。把自己照顾好,相处的气氛不同了,有时情况也就比较不同了。

我个人觉得这一堂课程对我而言有几个重要的讯息:

当需要沟通的情境出现时,要有「不会一次就能讨论出结果」的心理准备:
邓医师在演讲里头提到一个例子,那是夫妻咨商约 20 次后才找到彼此深层的情感期望。我认为透过专业的咨商介入,都需要这么久的时间才能够厘清问题,当两造关系不佳时,不要期待一两次的沟通就能够迅速见效。以前 CC 曾经对我说,「到底是沟通不良所以造成关系不佳,还是关系不好才造成沟通不良?这是一个常见的迷思。」 婚姻没有专家,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共同成长、面对问题:
邓医师有提到有的另一半会排斥参与咨商或成长课程,认为「婚姻没有专家」,我也觉得婚姻的确没有专家,就像邓医师长期在咨商室现场,吸收过那么多案例,仍会遇到困境。但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像是程式工程师再怎么强,也不免会在自己的程式里遇到难解的 bug 要处理一样;又好比在希腊神话里,阿基里斯自小被抓着脚踝浸在冥河水里,全身刀枪不入,但他仍有他的弱点:没有浸到冥河水里的脚踝,就是他可被攻克之处「阿基里斯腱 (Achilles' tendon)」。在婚姻里,我们不免会遇到各自的弱点,遇到各种婚姻生活里的状况,我们需要的是侦错除错的技巧,而不是想办法追求百毒不侵的仙丹灵药。

有的人也许会说,演讲里邓医师也使用了先前的著作里的案例,所以读书就可以了。但我自己过去读《学习。在一起的幸福》时,曾经觉得遗憾,邓医师的书多半是专栏文章结集成册,受限于专栏的字数,每一篇可能各有讨论的题目与个案,无法长篇大论的深入讨论,也难以串连诠释一个完整的相处议题,作为了解相处议题的概论非常轻松好读,但若想深入探索就觉得还不够。这门课程正好补足了这个需求。

如果完全没有看过邓医师的节目或著作,我建议可以先看一下这一段影片,并搭配《有你,更能做自己》一书,感受邓医师牵动的力量。

由于多数邓惠文医师开设的工作坊课程(像是在私理集举行的课程),都会以伴侣或夫妻优先录取,如果之前在报名邓医师的 workshop 不容易报到名,我觉得举办的「成人的微课堂」会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成长入口。为了鼓励双人报名,活动有双人报名的特别优惠,但单人报名也能成功前来,会场里也有许多是各自前来的「一半」,他们带着在关系里的期待,前来学习如何面对关系里的伤害与不快。

透过课程里头的心理模型,也可以解释许多情境里的状况,观察自己情绪上来时,是否是为了特定的恐惧而生的防卫?真正希望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助于松动职场、亲子关系里的困境死结。

推荐给想尝试面对自己的潜意识、处理人生课题的你!

邓惠文好书传送门《有你,更能做自己》 博客来│Shopping


相关连结

邓惠文医师 facebook 邓惠文医师著作:《不够好也可以:女人的趣味》

* 本篇文章由【热血青年很向上】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本文为合作之严选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