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期关键帮助》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我们把孩子比喻成种子,不同的孩子出生时就带着不同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孩子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她有着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天生就安静内敛,有的孩子天生就好动活泼,对,这就是孩子天生的气质!

养过花的人都知道,不同的花习性不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不同,有的花需要水分多一些,有的花需要水分少一些!若是反着来了,那肯定是养不好花的!

我们本也不知道这些知识,但是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为了养好花,我们会去学习。可是养育孩子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却很少有人去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特性。刚出生的孩子像一颗种子一样,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帮助,我们把这些时期称为关键期。

发育的关键期,孩子发展的速度比非关键期发展的速度快很多,所以抓住关键期,给予关键帮助,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怀胎十个月,孩子适应了在妈妈的子宫里的感觉,但是有一天却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犹如我们突然被放到了一个语言不通,完全无法交流的环境中一样!所以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迫切需要建立的就是安全感。

经常发现几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不是家里人抱就哭,还有的孩子对家里物品的摆放有种接近偏执的执着,很多新手妈妈都怀疑孩子有强迫症,其实不然!孩子是用秩序来建立安全感。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妈妈的怀抱对孩子来说是最安全的港湾,所以妈妈保持平稳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情绪,焦虑,情绪低弱,压力大,暴躁等不良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所以一个稳定情绪的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建立的开始!

尽量减少家里的大变动,特别是搬家等;照顾孩子的关键人物相对固定,比如莫频繁换保姆等;

尽量减少打乱孩子饮食、作息的事情,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减少孩子的焦虑。

很少有人看到一个醒着的婴儿,肢体不动的只在那里使用,他们的大脑一直到三岁,孩子都很少能够像成人那样躺在那里想事情,仅用大脑思考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越缺乏专门的思考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以下特点:

1、见啥咬啥!孩子最早使用的感觉器官是他们的嘴巴,孩子用嘴巴来探索世界,见到什么都往嘴巴里送

前几年为了让孩子养成规律的习惯,流行定时哺乳,只要时间到了就给孩子吃奶,这样其实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孩子没有产生需求的感觉,没有通过自己努力索要的过程就莫名其妙的吃到了奶,这样孩子使用自己的能力和对自己能力认识的机会,以及对人与自己需求关系的机会,都没有机会用到。

适当延迟满足,可以适当刺激孩子对索取的认识,可以锻炼孩子的韧性,努力奋斗的品质!

2、见到什么抓什么。我们称为手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出现时口的敏感期还存在,在发现新的物品,不知道这个物品是什么?怎么用的时候还只会用旧有的口啃的模式,先把物品拿到嘴里去啃一下,然后再决定手怎么用。

安全不尖锐;大小选择容易被孩子握住的,但不能太小,太小孩子有误吞的风险;不必无菌,有研究表明,适当多接触细菌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健康的肠道菌群,孩子患过敏的概率会降低。

3、哪里不平走哪里

一开始用爬行带来腿和手的协调运动,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大概到了一岁多一点,他们渴望要走路,这时的孩子有一个特征,就是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哪里脏和乱就往哪里走,喜欢在高高低低的台阶上重复上来下去。这个时期被称为腿的敏感期!

避免在孩子的鞋里装上会想的笛子,这种新奇的响声会打乱孩子对腿的感受和周围事物的观察,使孩子心烦意乱,要求妈妈抱,而不愿意再去探索来自腿的感觉。

父母没有持证上岗,正可能因为当父母是最难的一种职业,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职业,育儿先育己,想当一名合格的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二宝正是腿和手的敏感期,跑得贼快,一转眼就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厨房,厕所……一转眼就抓住“不该抓”的东西了……筷子,水果刀,剪刀

很累,但是庆幸孩子在正常探索,探索的生命力还如此旺盛!这就是老母亲的心呐!

未完待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