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40岁以后的你,跳槽已经很难,但你又不认命,那你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我会这样办。第一,立足本职工作,全力以赴,认真负责,敢以担当,以创新的工作态度,去做好本职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工匝的精神,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第二,我会提升我的技术能力。第三,我会提高我的知识以及素质。第四,我会选择与工作相关的大学或院校,去进修学习,去践行以上提出的观点。只要你去努力了,付出了,就会有收获。是人才,迟早都会被用人单位发现,被重用。所以,对于40岁的我,跳槽已经很难,但我又不认命,那我就这样办。

正好也是40多岁,说说我的看法——如果不认命,就逼自己一把。因为路是被逼出来的,但是要有策略,并非鲁莽行事。


逼自己一把的意思是:不管你是想创业还是想跳槽,别想太多,先绝了后路,入坑再说。

非常理解40多岁的人的“多愁善感”,没法儿不想的太多——这个年纪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是又不得不考虑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交学费这些问题。所以,天天唉声叹气寻找安慰。


我们都学过游泳,要学会游泳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在岸上翻来覆去的思考游泳的原理、动作的合理性、学习的计划,而是——下水!下水!下水!因为不下水,你永远不知道,你未来能游多远!


特别是这个年纪,晃一晃又是个5年-10年过去了,到时候一定开始懊悔为什么40岁的时候不搏一把。


因为我们都不是圣贤,大多数事情都不可能“完全想明白”,所以,不管怎样,先断了后路,开始再说!


大多数的时候,路都是被逼出来的。

前段时间,跟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有6个人都是自己在创业,除了1个是家族企业顺理成章的当老板外,其他5个,按自己的说法——都是被逼的。


情况各不相同:有人是因为没上大学,根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可是不甘心当工人;有人是因为从国企下岗,没什么技能创的业;有个哥们儿,更有意思,打工的时候高消费,贷款买好车、买大房子,后来那家公司逐渐不行了,发现再打工还贷压力大,所以不得不创业!


所以,你看到了吗? 其实很多企业家,别以为一开始都有什么“企业家理想”,都是“生活所迫”。

要是马云先生,长的帅一点、学校更好一点,能找到一份肯德基的工作,也许这世上再也没有阿里巴巴。


因此,人们很多决定,都是被逼出来的, 有困难要逼自己一下,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逼自己一下。


我们说逼自己一下,不是鲁莽行事,也要有一些方法。

大家都知道“背水一战”的典故,但是背水一战不是去韩信活腻了,带着队伍盲目去送死,打仗该准备的马匹、刀枪、粮草,都得有。


所以,背水一战其实是一种策略,而不仅仅是决心。因此,我们也得有一些方法。主要有 以下5个注意事项:


回去跟你老婆、孩子讲清楚,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希望得到她们的理解和支持。你知道,任何一个变动,过程一定是曲折的,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你至少要有一个“避风的港湾”可以让你停靠,而不是你在一个被“逼疯的角落”被老婆数落。


很多人跳槽或者创业,不好意思跟朋友说,因为怕失败了被别人瞧不起。错!越是在你刚起步的时候,越需要朋友们的帮助。这种“莫名其妙的自尊”千万要不得,要知道——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你困难而嘲笑你,反而会伸出手帮你一把。


我们毕竟不是真的打仗,不成功便成仁。足够的粮草意味着,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所以,要定一个计划,看看如何开源节流,有更多的储备来支撑我们打一场“持久战”。


做事情要有决心,但并非鲁莽。你今天所选择走的路,一定有别人走过。所以,去看看那些曾经走过的人,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失败的教训又是什么?

学游泳,也不是啥也不会直接跳湖里吧?还是要有一些准备工作。


如何让准备工作不熄灭自己的决心呢?有两个原则:

其一,更多的不是去问这个事情能不能成,而是去追问这个事情怎样才能成?

其二,准备的时间不要太长,时间一长,人也疲了。



要知道,人生的结果和回报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点,如果没有线、没有面、没有色彩,是永远画不出我们多姿多彩的一生的

40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这个岁数的男人跳槽很难,这确实是现实情况,但我们又常常不甘心,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提前 设计好自己的职业路径,比如30岁时规划35岁的职业路径,35岁规划40岁以后的职业路径。

只有这样,你才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准备,也就不至于已经到了40岁,才觉得跳槽很难,继续干下去也难,让自己身处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现在职场上很热的一个词叫“中年危机”,也就是说在职场上35岁是个坎,很多单位不招聘35岁以上的人员,还有单位优化点35岁以上的员工。

但是千万不要被年龄吓退,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也可以安全度过中年危机,甚至还能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具体有哪些发展方向呢?


一、立足现有工作,挖掘独特优势。

如果你在原来的岗位上干得不错,在35岁时已经走上管理岗位,比如当上主管、经理、总监等等,那么你就深度挖掘自身优势,比如拥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具有一些厉害的人脉关系,具备优秀的管理才能,保持并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

公司的职位呈金字塔结构,越往上人越少竞争就越激烈,就算你无法一步步高升,至少还可以保住目前的岗位。职场不欢迎躺在功劳簿上的人,尤其是35以上的人员,不管你身处什么岗位,都要不断学习、持续提高,只有具备了绝对的优势,才能在职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工作升职无望,抓住时机跳槽。

40岁男人跳槽难,并不代表就不能跳槽,或者很难跳到好的地方。有的人 在一个单位呆得久了,很可能由于公司的晋升机制、薪酬机制的局限性,导致升职加薪无望。这个时候是坐以待毙,还是主动寻求机会呢?

很多企业信奉“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你在这个单位升职无望,但是换个单位可能就升职加薪。比如一些急需专业人才的单位、初始的创业公司等,经常需要有真本事的人才。你在多年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及人脉资源,都可以在你的新单位继续施展。只要你能持续给新单位提供价值,你就会成为被老板赏识的香饽饽。


三、做好能力迁移,树立个人品牌。

一个人到了40岁,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阅历,也有了丰富的职场经验,你不能还和刚工作的新人一样,每天干着重复的没营养的工作,每月拿着固定的很低的工作,那不应该是我们的生活状态。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一是转换方向。 总结以往工作中的方法论和底层逻辑,然后整合资源做好知识迁移,并且要梳理人脉资源,借助自身影响力去树立个人品牌。一旦树立起了个人品牌,就会有外出培训、写书卖书、传授技能的机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影响力赚钱,做职场导师。

二是自己创业。 找到适合自己的优势项目,适当 的时机组建团队,利用以往的人脉关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公司可能不喜欢40岁的老人,老板不需要我继续,我就改行自己当老板, 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支队伍。


写在最后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终身成长 》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不能因为年龄大就放弃学习,更不能因为 社会 的偏见就放弃自我成长。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成长型思维,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如果这条路走到了尽头,那么就要懂得适时拐弯,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就焦虑,而是要抬头看路仰望天空,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路。只要我们提前规划好职业路径,就一定能够再次开辟出新的天地。

我正在思考此问题

作为一名70后,大学毕业后放弃公职进入 社会 追梦,几经折腾;后加入考研大军如愿以偿梦想做一名职业经理人,错把平台能力当个人能力去创业,失败;响应做大做强的号召加入国有企业,充实了几年,结果又被创业诱惑,再失败;继续折腾、继续折腾,结果失败。家庭责任是不可推卸,作为父亲必须做好榜样。因此,彻底放空自己,思考 明天的路何去何从。不论如何,目标很坚定—再战20年!

40不惑嘛。大部分的人在40岁左右工作家庭已经很稳定了,这样的情况下不满足现状,想改变,但是有心而力不足。那身体和心灵经不起很大的折腾,建议:立足当下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

一、40岁以后跳槽没有任何的优势。

40岁的年纪已到中年,如果是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其实根本不存在跳槽难不难的问题,自然有猎头发觉。如果是普通的上班族,其实40岁跳槽已经没有很大的优势了,跳槽很有局限性,首先是身体真的是经不起折腾,40岁已经不比30岁之前的身体和精力了,精力和身体都有所下降,所以这个时候跳槽到一家公司,即使工资比现在的工资高,但是,很大程度上身体不一定能吃得消。

二、跳槽之前需要三思而后行。

在40岁以后去跳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情况允许之下,如果是一般的普通家庭,40岁选择跳槽,一方面是自己的经济会出现一个短期的财富缺失;另一方面可能在就业的问题上选择的工作较少,所以跳槽之前需要综合衡量自己当前的环境和跳槽之后的预期展望。这样才避免跳槽之后的迷茫。

三、可以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

不光40岁以后,比如我现在30多岁的年纪,有时候真的很不认命,对当下的生活不满足,但是又无力改变,这种情况下,其实就说明自己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改变现状,就只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发展一门可以赚钱的副业或者是自己擅长的东西,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认命的。

换句话说职场就是短短几十年,如果每个人都朝着更高的目标去追求,当然是很正确的,但如果自己没有那个心力经不起折腾,其实也没有必要跟自己较劲。

最后:知足常乐,立足当下,其实也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许这种方式才是现阶段最适合自己的,所谓当局者迷,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是走出这种焦虑的不二法宝。

我感觉,需要认真的思考下,处理稳妥!在家人和个人生活稳定,稳妥的情况下,也不一定放弃梦想!

创业,和跳槽永远不晚,不过,要选择稳定创业,理性处理!梦想需要激情,生活需要稳定!

如果,条件还没达到,请蛰伏,准备!如果达到,请启航!梦想就是要实现的!!!

年龄,我感觉只要准备好,不用过多去思考!因为,只要不是七老八十,只要还能晃的动,就可以去奔跑!

放下包袱,选择前行!

我认识一位姓赵的单身母亲,她过去几年的经历也许就是最好的回答。

小赵在她40岁那年,丈夫因病永远离开了她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当时她的大女儿15岁,读初中,小女儿只有10岁,读小学。家中虽然没有外债,但曾经的积蓄也都为了给丈夫治病花光了。


小赵在一单位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虽然不高,但相对固定,如果自己不辞职,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但1800元的工资,要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显然是很紧张的。要不要辞职,重新去找份高点收入的工作?成了她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去人才市场和朋友介绍帮忙,她先后也了解了几份工作,但由于年龄相对较大,学历又不高,她只有初中学历,即使工资能高点,都干不了。如果重新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改变现状,也不太现实。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继续从事这份低收入但相对稳定的工作,先保住家人有饭吃,然后再通过兼职来增加收入。


为了增加收入,她到处找兼职。当时正好小区物业上有位保洁人员辞了职,有份空缺岗位,但人家只招收全职岗位。因为保洁人员除了每天早晚两次打扫自己的区域卫生外,还要做常规保洁,就是每天在自己区域巡逻,随时打扫居民随手丢弃的垃圾等。其实,每天只有早晚是最累的,其它就很轻松了,因为,大多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都提高了,很少会出现乱丢垃圾的情况。


她去求了物业经理,希望能网开一面,照顾一下她家的实际困难。物业经理是位女同志,比较同情她的遭遇,就勉强答应了她。但条件是她只能拿50%的工资,保证每天早晚两次清洁,另外50%分给和她临近区域的两位保洁员,让她们在巡查自己区域时顺便也替她做白天的巡逻保洁。保洁人员的工资是1800元,50%就是900元,她答应了。


从此,她每天不到4点就起床,先去打扫卫生区域,2个小时打扫完卫生再回家给孩子们做饭,送她们上学。晚上下班接回孩子准备好晚饭,有时顾不上吃,就再去打扫2个小时的卫生。就这样她干了3年。


3年后大女儿开上了大学,小女儿也上了初中,住了校,可以不用接送了,但经济更紧张了,因为大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差不多每年要20000元。虽然女儿很懂事,上大学不久就找了勤工助学岗位,但小赵还是决定,再找一份兼职,增加家庭收入。


小赵又在一家快递转运点找到了一份钟点工的工作,工作是分发快递货物,每小时15元,因为转运点是每天24小时不停工作的。她每天下了班干完保洁,再去转运点干4个小时,每天能收入60元,一个月1800元。


这时,她的全职工作工资涨到了2600元。这样每月主业加兼职收入最多能到5300元。一家三口不等不靠,自给自足,孩子们以妈妈为榜样,也很自律自强,学习也都很好。


通过以上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的事情,办法总比困难多,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小赵的情况,当时也符合一些低收入救助条件,但她都拒绝了,无论多苦多累,都自己坚持。我想,这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是最值得尊敬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经常想自主创业,不管年龄有多大。并且,压制不住,那么,这个人就是适于创业的人,他只要有定力,早晚会成功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创业是改变人生和提升家庭阶层的途径,虽然,创业有很大风险,一直创业的人,只要是走的正道,诚信经营,最终都会成功的。

首先这个假设我并不赞同!

为什么40跳槽就变得很难?为什么认为40岁以后一辈子就这样了?

既然已经这样认为的话,又何来不认命一说?

我们会发现,很多人总喜欢用固有的看法、思维,去界定别人,这实在是一件挺可笑的事。

你可能40岁已经没什么冲劲了,或者说大部分人40岁以后就只剩安稳度日了。但这不代表某些人40岁依然充满斗志,以后未必就不能有一番作为!

先干了再说!

不管你是40岁,还是50岁,只要想改变,那就不要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因为试错的时间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大,留给我们考虑的时间并不多。

纵向走不通,改横向试试!

跳槽其实更偏纵向发展,如果跳槽没市场,可以横向发展下,找准自己的兴趣点,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如果发展趋势良好,综合下来,未必会差于跳槽。

坚定信心,保持心态!

很多人总是用他的思维影响你,如40岁大势已去,努力不努力结果都一样之类的。选好我们要走的路,就要坚持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