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还有你值得留恋的记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5

说说我自己的一段,至今未曾与人言说的故事吧!本来准备等老了之后,拿来写自传的。

89年辍学南下深圳找工作

我是在89年名校辍学后,跟着家乡的小学、初中同学以及乡邻们一起,南下去了深圳,投奔更早出去在东莞凤岗一家玩具厂上班的老乡们。



本来是计划好万无一失的!

可是到了工厂宿舍之后才知道,一小学同学在那儿任职总务厂长,利用职务之便,带走了厂里发工资的全部现金。



杨老板的父亲,是小时候在我们家乡长大的,解放战争时期到了台湾,发迹后在这里开了全发(奇异)玩具厂,由其两个儿子负责管理,工厂的大部分老职工和干部都是我们那儿去的人。



老乡携款逃跑之后,老板就不再相信家乡人了。所以,我面临的问题就是,可以在宿舍区吃住,但不能进厂上班。

自谋职业的滋味也是快乐的

就这样,我和另外一位回家结婚再去的老职工(熟练工),后来又来了一位同村的方姓兄妹两个,一位初中很帅的喻姓男同学,再后来就是村花师妹(启蒙老师的独生女)带着一位瘦高美女,镇上打架逃跑去的阿龙和小利(很能打)。

越来越多的陕西人,加入那个梦一样神秘(当时进深圳市区需要边防证)的地方的打工大军。

就如当时流行的《歌声依旧》、《打工的12个月》、《少年壮志不言愁》等当年流行音乐的歌词一样,带着梦想去,拖着疲惫的身躯,晚上睡铁架木板床。找不到工作的,晚上“打青山”(睡当地在山上供奉祖先骨灰盒的石碑前面的小屋,知道的人不多)。



职务高的,可以分到单身宿舍,有席梦思和两三个人共用的“冲凉房”(那边把洗澡叫冲凉)。

谈恋爱之后,就会成双成对出去租民房住。休息时间,携手拍拖(恋爱),在东深河(东莞经深圳供香港吃水的大河,每年因为下河游泳都要淹死几个人),留下了我们年轻的脚步和记忆。



我的初恋就是在那儿,那个女孩后来成了我孩子她妈,女儿也是在那儿出生。

女儿97年(香港回归后半个月),儿子是在澳门回归前半年出生于老家。

同村好友开玩笑说,给孩子取名,一个香港,一个澳门。我觉得俗,没采纳。

记忆中,保留最长的习惯,就是香烟,早先是特美思,希尔顿,后来换成了好日子。

还有,喜欢吃那边的肠粉,河粉和米粉。大排档那个味儿很好。



深圳打工10年,换了两家工厂。

最先是在捷润五金厂(塑胶五金居家用品)的包装课,封装纸箱的速度在工厂排前几。还和小老板比赛我赢了,交了朋友。



再就是,永大利服装配件厂(生产纽扣,有全球知名品牌 YKK拉链 ),做了生管课(技术厂长助理)。因为管技术,对于纽扣的大小(12—44号)、计量(1罗=144粒)、纽胚的配方光泽生产工艺等,到现在还记得不少。



最后一份工作,是从纽扣厂的兼职到后来的专职。那份工作,原来叫传销(多层次传销和直销,如安利和雅芳),后来统一叫直销(直销法出台后)。

在完美直销,我最高达到钻石经理(5条五星线共2万多下线),94年就买了(摩托罗拉)汉字精英王,95年买了大哥大(砖头式手机)。租住在凤岗镇的圆龙山庄(当地叫二奶村)。

我下面的团队,有个名字叫“鸿业体系”(取名其中一个字),有专门的徽标,专用色和精神口号。

不过,我们承袭完美总裁许国伟的训导,一直合法经营,没有做那种“老鼠会”模式。单次培训会(OPP & NDO)最多曾有5000多人,在东莞到深圳一代有不小的名气。



大概在离开深圳回到陕西商洛老家的三年之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了:不接受被动赤裸裸的推销,不接受保险,倍增式的营销奖励制度一直心怵敬而远之。

这也许就是:根植于内心的“ 后遗症 ”吧!

结论:如果某个行为习惯,一直在坚守,那么背后一定有“好故事”。

童年的回忆珍贵。

我本就是一个农村人,现在还生活在农村,如果说在农村还留有什么记忆的话,我只能回忆一下八十年代后期的农村了,因为我就是个八零后,太早的时间记不住。


那个时候应该还属于生产队的时期,是真的苦。我本人比较黑,可能就与我5-6岁夏天还光屁股在地里跑有关,没衣服穿啊!吃的基本上以玉米为主,早上玉米糁汤,玉米饼,晚上一样,中午吃什么记不住了,记得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白面,只不过是一层皮,里面还是玉米面。住的是土坯房,就是用泥垒的墙,房顶房顶是泥和草弄的。一家老小挤在一张床上,家里只有两间房,出门全部11路。这是我记忆里的衣食住行。


那时候的小麦是这样生产的:肥料是农家肥,也就是现在的有机肥,在家里的粪坑里翻出来装到架子车上,一车一车的拉到地里,等粪干了再撒开,(对了,那时候大人早上起来会拿个铁锹,挎个萝头去拾粪)用牛翻地,罢地,用牛拉个木质的楼去播种小麦。我小时候就牵过牛走前面,后面我爷爷扶楼,那时候太小了,根本不知道咋弄的,可不少挨我爷爷骂,不过我被吵迷糊了,也不知道是骂我的还是骂牛的。麦子出来后可是不打农药的,有草了就背个锄头去除草,只记得那时候的人天天都在地里干活,也不知道都干的啥。


收小麦全靠镰刀,一把一把的割,割完了就拉到地头上提前弄平的场上,场地是专门留出来的,一般是种的油菜,因为油菜比小麦熟的早,刚好收完油菜把地做成场。地里割好的小麦拉到场里后还要把地里的麦头捡干净,你不知道,那捡的是真干净,捡完后真是一个不剩。然后就是打场,扬场出小麦了。不过我参与收小麦时,我父亲都买了拖拉机了,翻地、罢地、播种,收割、运输,打场都是用拖拉机了,翻地我没弄过,罢地我上过罢,收割机是第一代的,只能把小麦放到,还要靠人工捡拾,我那时候压过小麦车,(小麦装到车上后需要一个人上车把小麦杆压实在,好多装点)捡过麦头,打过场。你能想象一下一个8-9岁的孩子开着拖拉机拉个石磙在场里飞奔的样子吗?


后来家里的条件好了,主要归功于我父亲,我家的拖拉机是全村第一个,后来家里又买了上海的二八大杠,上海牌的缝纫机(现在还在我家放着呢!而且还能用),我父母还买了上海牌的手表,家家里弄起个磨面房,还买了木壳的黑白电视机,我由于上学,家里的活基本就没干了。


再后来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离开家有7-8年,这段时间对家乡的记忆就基本没有了,只知道那时候苦跟现在比简直就不是一个世界。有时候我就在想,老一辈的人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们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样的?他们能想象得到现在这个样子吗?就像伟人毛主席,他老人家能想象得到现在 社会 的样子吗?我们能有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要感恩老一辈的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他们的昨天何来我们的今天!

农村还有你值得留恋的记忆吗?

要说我在农村最值得留恋的记忆应该是儿时以为在父母身边玩耍的记忆吧。那是我转世为人最幸福的时光,无忧无虑,每天就是快乐!!!!!1

我是农村人,不在农村呆着还能去那里,去城里还能活吗,种点地起码还就胡口。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