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国论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苏洵<六国论> 一.《六国论》一开始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试回答:(1)《六国论》的中心论 点是什么? 答:《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意思是说战国时六国的破败 灭亡,毛病出在向秦国割地讨饶。 (2)在中心论点下,作者从哪几方面进行论证? 答:在中心论点下,作者从三方面进行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非兵不利,战不善。」 「不赂者以赂者丧。」 (3)作者一下笔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这种写法能突出主题,收先入为主的效果,加深读者的印象;加上先提出总纲 ,然后就著论点反复论证,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二.作者在中心论点下提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试回答:(1)文章开头既说:「六国互丧,弊在赂秦」 ,为什么接着又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作者设这一问,对于展开论证有 什么作用? 答:作者设这一问,因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论点, 并不能包括六国中每国灭亡的情形。六国之中,有些国家并没有割地讨好秦国 。作者为了补充这个论点,便用这一问带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 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个论点。 (2)作者举了哪些史实证明「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论点? 答:作者以齐国为例,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论点。齐国虽然没有割地讨好 秦国,但由于它和秦国结好,不去帮助其他五国,到五国亡后,齐国亦免不了 被秦国吞灭的命运。 三.作者用了哪些史实证明六国破灭,并不是因为「兵不利,战不善」? 答:作者以、赵两国为例,证明六国破灭,并不是因为「兵不利,战不善」: 燕国最初坚守国土,坚决不割地讨好秦国,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能绖持到 最后才亡国,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三胜而二败,后来由于赵王听信谗言,杀了能抵抗秦国的良将李牧,才导致灭亡,可见赵国覆亡并非由于战争。 页一 四.作者认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试回答:(1)作者怎样论证「赂秦而 力亏,破灭之道也」这论点?试从土地的损失和秦国的野心两方面分别析述。 答:土地的损失:作者指出秦国从诸侯割据所得之地较从战争中抢夺而来的多, 诸侯的土地得来不易,现在却随便割给秦国,结果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终致灭亡。 ‧秦国的野心:作者指出诸侯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穷,割给秦国的土 地越多,秦国侵略的野心便越急切,结果无需战争,秦与六国的强弱胜负之 势已分明,所以作者认为割地讨好秦国,是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2)作者用了哪个比喻来说明割地赂秦的严重后果?你认为这个比喻用得恰当吗 ?试加以说明。 答:作者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来说明割地赂秦的严重 后果。 ‧我认为这个比喻十分恰当。诸侯的土地就好像薪柴,而秦国的野心就好像火 ,用薪柴来救火,只会适得其反,令火势越烧越旺,到了薪柴烧尽后,火势 才会熄灭;同样地,用土地来讨好秦国,不但无补于事,反而更助长秦国侵 略的野心,直到诸侯土地耗尽,国家灭亡,秦国才会罢休。 五.作者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但有些国家并没有割地赂秦,却也不免于灭亡 。试回答(1)为甚么不赂秦的国家也终于被秦所灭?试从间接原因和直接原 因两方面加以分析。 答:间接原因:因为赂秦的国家相继破灭后,不赂秦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的 支援,变得势孤力弱,无法单独存在,最后终于被秦国击败。 ‧直接原因:a)齐:与秦国结好,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被秦灭后,齐国也无 法避免亡国的命运。 b)燕:燕国最初用武力对抗秦国,但到了燕太子丹时,却派荆轲 行刺秦王,可惜事败,触怒了秦王,结果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c)赵:赵国曾与秦五次交战,二败而三胜;可惜赵王听信谗言, 诛杀李牧,结果自毁长城,导致破亡。 (2)作者对不赂秦的国家有什么评价?试分别说明。 答:作者对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的评价各有不同: 作者对齐国采取谴责的态度,因为齐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竟与秦国结 好,对五国的危难袖手旁观,所以齐国的灭亡,是无可避免的。 ‧作者对燕、赵两国十分同情,因为燕、赵当时处于其他国家差不多全给秦国 消灭的时候,可谓势孤力弱,所以被秦国消灭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3)作者分析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一段文字,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页二 答:作者以齐国的灭亡来证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 而燕、赵的亡国,则证明了「非兵不利,战不善」这个论点。而这两个论点都 间接证明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 六.文中说:「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试回答:(1)为甚么作者认为六国是被秦人积 威所劫呢? 答:因为作者认为六国如果联合力量对抗秦国,是有战胜秦国的机会,但他们却没 有用这个方法对付秦国,反而慑于秦国累积起来的威势,为求自保不惜割地讨 好秦国,结果国力亏损,以致灭亡。所以作者说六国是被秦人积威所劫。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这句话,在文中是否另有寓意呢? 答:这句话表面是要六国不要被秦国的积威所吓怕,实际上是警惕北宋君主不要被 契丹、西夏的势力胁逼着,纳币求和,以致灭亡。 (3)作者认为六国要怎样做才不致被秦所灭?试从六国的个别情况和整体形势两 方面加以说明。+ 答:a)从个别情况来说: 韩、魏、楚三国坚决不割地讨好秦国。 齐国不与秦国结交。 燕国不派荆轲刺杀秦王。 赵国不杀害良将李牧。 b)从整体形势来说: 六国将割给秦国的土地,拿来赏赐天下的谋士。 六国将事奉秦国的心意,礼待天下的奇才。 六国团结一致,全力对抗秦国。 七.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试回答: (1)「天下之大」是指什么? 答:「天下之大」是指统一天下的国家,这里指北宋。 (2)这段文字在表达本文主旨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文字有点明题旨的作用。作者借这段文字,劝喻北宋君主以六国被秦国灭 亡的史事为鉴,不要对外敌退让求和,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否则就连六国也 不如了。 页三 八.作者写作《六国论》,目的在于借古讽今。试回答:(1)作者借「古」的什么 事,讽喻「今」的什么事? 答:作者借战国时六国因贿赂秦国而招致灭亡的史事,讽刺当时北宋执政者向契丹 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 (2)古和今的情况有什么相同和相异的地方? 答:a)相同的地方:六国慑于秦国的积威,为求自保割地讨好秦国,结果国力亏损, 以致灭亡;同样地,北宋亦慑于西夏、契丹的积威,输银纳绢以求苟安,以 致国势日弱,面临亡国的危机。 b)不同的地方:作者认为六国与秦国同是诸侯国,而六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都 比秦国弱,所以六国慑于秦国的积威,割地讨好秦国以求苟安,尚可原谅; 但北宋的情况与六国有些不同,北宋是堂堂统一天下的大国,国力比西夏、 契丹强,在这有利环境下却向外族屈辱求和,则会连六国都不如。 (3)作者写作《六国论》,对当政者寄予什么期望?他为什么要借六国的故事来 寄意,而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答:a)作者期望北宋君臣团结起来,积极对抗外敌,不要向契丹和西夏输银纳绢, 屈辱求和,以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b)苏洵人微言轻,不敢直接批评朝政,所以才以古喻今,用委婉的方式来遵谏 北宋君主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以免招致亡国之祸。 九.《六国论》和《出师表》都有劝喻君主之意。试回答:(1)《六国论》和《出 师表》的劝说对象和劝说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a)《六国论》的劝说对象是北宋君主宋仁宗,《出师表》的劝说对象是三国时 蜀汉君主刘禅。 b)《六国论》主要劝喻北宋君主不要对契丹和西夏采取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 《出师表》则主要劝喻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法度、选贤任能、亲贤远佞 等。 (2)《六国论》和《出师表》所用的劝谏方法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劝谏方法与作者 的身份有没有关系?试加以说明。 答:a)《出师表》主要用直接劝喻的方法劝喻君主。诸葛亮屡次用「宜」和「不宜」 等字眼,直接向后主说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六国论》则采用 借古喻今的方法来劝喻君主。苏洵借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劝喻北宋君主不 要对契丹和西夏输银纳绢求和,以免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b)这两篇文章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与作者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诸葛亮虽是 臣子,但他也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曾嘱咐诸葛亮辅助后主,所以诸 葛亮便用较直接的方法,甚至用教训的语气来劝喻后主。苏洵则人微言轻, 没有官职。虽然他对政事有卓越的见解,但也不宜随便议论朝政,所以他便 用借古喻今的委婉方式来劝喻君主。 页四 .geocities/crazyfrankk/425
参考: .geocities/crazyfrankk/42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