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关于声的计算题

要有关于声现象滴

第1个回答  2013-11-26
1.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2.一人站在山谷间,大喊一声,经过1S听到一次回声,又经过2S,听到第二次回声,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  3.在长为100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商量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求: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4. 列车驶入隧道前应鸣笛,司机在离隧道口262.5m处鸣笛,鸣笛后经过1.5S听到由隧道口的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列车行驶的速度?5 在100米的赛跑中,甲、乙两位裁判分别根据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录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若甲裁判员记录的时间是11.49S,那么乙裁判员记录的时间是多少?(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哪位裁判员记录的时间较准确?6 甲、乙两人要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河岸边,甲离乙20米远,他们站在一条河岸到峭壁的一条直线上,甲喊了一声,乙听到两次声音,测得两次声音间为4秒,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7.明和王红两同学欲测一段铁轨的长度,但没有合适的刻度尺,他们利用所学声学知识,知道声音在空气和钢铁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340m/s和5000m/s,于是张明站在铁轨的一端,王红站在铁轨的另一端,张明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王红听见两次响声,且两次响声间隔为2s,问这段铁轨长为多少?8.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9.某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山谷放一枪,在0.2s和0.6s后听到前后2次回声,若当时声速为340m\s,求山谷宽度。10.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米,从子弹离开枪口经过1.5秒,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是( ) A. 340米/秒 B. 680米/秒 C. 227米/秒 11.一人在窗前用望远镜观察到远处建筑架上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打钢钉, 他听到打击声恰好与看到击锤的动作一致,当工人停止击锤后, 他又听到了2次锤击声,工人离观察者的距离约为_______米。(设声速V=340米/秒)

1.1500m/s×6÷2=4500m2.340m/s×1÷2+340m/s×(1s+2s)÷2=680m3.1000m÷(1000m÷340m/s-2.75s)=5230m/s4.. 先算声音的总路程 340 ×1.5=510米 2. 再算声音返回的路程 510-262.5=247.5米 3.列车的路程:262.5-247.5=15米 3.列车的速度 15÷1.5=10米/每秒5.声音在空气中经过100米须: 100/340≈0.3秒
在运动员起跑0.3秒后,乙裁判员开始记时,所以比甲裁判员少记了0.3秒
那么乙裁判员记录的时间是:11.49-0.3=11.19秒6. 楼层: 1[思路分析]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每秒
由于甲乙和峭壁在同一条直线上,乙站在河岸边,说明此时乙在甲和峭壁的中间。
甲喊后,声音传播到乙,然后接着传播到峭壁,被峭壁返回。
乙第一次听到喊声是声音直接从甲传播过来,第二次听到喊声是通过峭壁返回听到的
[解题过程]
假设河岸和峭壁的距离是S
则乙第一次听到声音的时间t1=20/340秒
第二次听到声音的时间t2=(20+2S)/340秒
t2-t1=4
解得S=680m7.解:500-340=160m/s (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每秒快160m) 340x2=680m (在后来2s所走的路程=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比在空气中传播快的路程) 680÷160=4.25s 4.25x500=2125m 答:两位同学所测的铁路长2125m. 8.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
A、240m B、480m C、680m D、1020m
8.铁匠以每秒一次的节奏锻打铁块 "“ 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恰好还听到两次打击声”
说明最后一次打的时候“听到的那打击声”经过了2秒才传到小平的耳朵,
即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340m/s*2s=680m
9. [0.2*340+0.6*340]/2=136m 两平行峭壁间"声波会反射,第一声是到较近的峭壁的回声,第二声是到较远的峭壁的回声,第一声0.2秒,第二声0.6秒,声音一来一回所以除以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