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作文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电子课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31
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二作文,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电子课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河内凶①,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sù)于河内。
3、河东凶亦然。
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5、邻国之民不加少②,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6、填(chēn)然鼓之③,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④。
7、或百步而后止⑤,或五十步而后止。
8、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⑥,是亦走也。
9、”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⑦,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⑧。
12、养生丧死无憾(hàn),王道之始也。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
14、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6、谨庠(xiáng)序之教⑨,申之以孝悌(tì)之义⑩,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
1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2),途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13);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14)。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0、’王无罪岁(15),斯天下之民至焉。
21、”注释:①凶:发生灾荒。
22、②加少:减少。
23、③填然鼓之:填,拟声词。
24、鼓,动词,敲鼓。
25、④走:逃跑。
26、⑤或:有的人。
27、⑥直:只是⑦数罟:稠密的渔网。
28、⑧无憾:没有后顾之忧。
29、⑨谨庠序之教:谨,加强;庠序:周朝称学校为庠,商朝称学校为序,这里指地方学校。
30、⑩申:反复强调。
31、⑾颁白:斑白,头发花白。
32、⑿检:制止。
33、⒀涂:同“途”。
34、⒁岁:年成。
35、⒂罪:怪罪。
36、23*劝学……………………………………………………………………《荀子》(105)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
3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8、木直中绳[4],輮以为轮[5],其曲中规[6]。
39、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7]。
40、故木受绳则直[8],金就砺则利[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
41、……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不知须臾之所学也[13];吾尝跂而望矣[1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16],而闻者彰[17]。
43、假舆马者[18],非利足也[19],而致千里[20];假舟楫者[21],非能水也[22],而绝江河[23]。
44、君子生非异也[24],善假于物也[25]。
4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7]。
46、故不积跬步[28],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7、骐骥一跃[29],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
4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2]。
4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0、蟹八跪而二螯[33],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4]。
51、……注释:[1]君子:指有道德有知识的人。
52、[2]学不可以已:求学不可以让它停止,即学习是无止境的。
53、已:停止。
54、[3]青:靛青,一种染料。
55、取:提取。
56、前一个“青”字是名词,后一个“青”字是形容词。
57、于:前一个“于”字当“从”讲,后一个“于”字表差比(即此胜于彼),相当于“比……还(更)……”。
58、蓝:蓝草,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59、[4]中绳:合乎墨线取直的要求。
60、中:符合。
61、绳: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62、[5]輮以为轮:把它弯曲成车轮。
63、輮:使直的东西弯曲。
64、为:成为。
65、[6]其曲中规:它弯曲的程度符合圆规取圆的要求。
66、规:圆规。
67、[7]有:又。
68、槁:枯干。
69、曝:晒。
70、挺:直。
71、然:这样。
72、[8]受绳:用墨线量过。
73、[9]金:金属,这里指金属制成的刀剑。
74、就:靠近,这里指磨。
75、砺:磨刀石。
76、利:锋利。
77、[10]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再三地对照检查自己。
78、参:同“三”,再三,多次。
79、省:反省,检查。
80、乎:于。
81、[11]知:同“智”。
82、知明:明白道理的意思。
83、[12]吾尝终日而思: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
84、尝:曾经。
85、[13]须臾:片刻。
86、[14]跂而望:踮起脚尖来望。
87、[15]见者远:距离很远的人都能看见。
88、[16]加疾:加强。
89、疾:这里指声音激扬。
90、[17]彰:清楚明白。
91、[18]假:凭借,利用。
92、舆:车。
93、[19]利足:脚走得快。
94、[20]致:达到。
95、[21]舟:船。
96、楫:桨。
97、[22]能水:会游泳。
98、[23]绝:横渡。
99、[24]生:同“性”,指人的禀性、能力。
100、[25]善假于物:善于利用外物。
101、这里指善于学习。
102、[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为高山,(能使气候变化)风雨就会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深潭里生长。
103、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幼稚理解。
104、焉:(在)这里。
105、[27]神明:精神和智慧。
106、圣心:圣人的思想。
107、备:具备。
108、【28]跬步:半步。
109、古人以跨出一脚为跬,再跨出一脚为步。
110、[29]骐骥:骏马。
111、[30]驽马:劣马。
112、十驾:马拉着车走一天的路程叫一驾。
113、功:成功,效果。
114、不舍:不止。
115、[31]锲:用力刻。
116、舍:停止。
117、[32]镂:雕刻。
118、[33]跪:足。
119、螯:第一对足,形如钳。
120、[34]蟮:黄蟮。
121、躁:浮躁不安。
122、对不对说句话啊。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