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为什么手凉脚凉?传说中的保暖攻略真的有效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2-25

冬天,人们经常感觉手脚冰凉,尤其是脚部特别凉,非常惹人讨厌。

有人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严重疾病。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并非病态,而是我们的体温调节机制决定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

从体温调节说起

“衣食住行”,衣排在食之前。这反映了人们经验中维持生命需求要素的基本顺序:温优先于饱。

人是恒温动物,核心温度(心脑肝肺等脏器温度)保持相对恒定是维系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维持核心体温稳定赖于身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接受并整合来自深部(核心)和外周(包括皮肤)温度信号,通过皮肤、肌肉等效应器维持这种平衡。

除非在极端温度下,体温调节主要依赖节约资源的皮肤血管舒张收缩进行

皮肤,既是探测环境温度的感受器官,又是身体最主要的“热交换器”,在体温调节中占据重要地位,手脚皮肤的作用特别特殊。

手脚皮肤是人体常备热交换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达2平方米。皮肤血管具有惊人的舒缩能力,作为散热器官具有很强的可调节性。

人类皮肤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无毛皮肤,在人体主要覆盖手脚掌心、耳廓和面部部分区域。这些区域的皮肤作为专门的散热器具有几个共同的特征:无毛,血管密集,存在动静脉吻合(即小动脉和小静脉不经过毛细血管直接相连通),相对较大的表面积。

以手掌为例,需要散热时,血流量最大可增加5倍。寒冷刺激下需要保存热量时,血管可以关闭,血流量最小可接近零,这就是寒冷刺激下手指可以变成蜡白色的原因。


另一类是有毛皮肤,覆盖除无毛皮肤外全身绝大多数区域,特征是被毛(人体毛退化,但有衣服覆盖)和缺少动静脉吻合。这使得这些皮肤更适合作为温度绝缘体而非散热器。

研究证实,无毛和有毛皮肤血管舒缩性调节机制不同,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也不同,无毛皮肤本身温度变化大,有毛皮肤温度相对更稳定。

下图是大鼠在寒冷刺激下普通照片和红外成像重叠图像。可以看出,有毛和无毛皮肤温度存在显著差异,无毛的爪子和鼻子灰黑色区域代表温度低于31℃,有毛黄色区温度介于31~37℃,紫色区温度高于37℃,是棕色脂肪密集区

这张图如果移植到人身上,也就给出了寒冷气候下我们的手脚为什么经常冰凉的原因。

问题答案虽以明了,我们不妨多问一句,同样的一身皮囊,温度调节机制为什么对手脚和其他部位皮肤如此厚此薄彼?

手脚皮肤感受的温度不参与体温调节

皮肤,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感觉功能之一就是感受环境温度,参与体温的调节。

直到现在,人体温度感受和体温调节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但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就是体温调节的主要目标是维持核心体温的恒定

这就意味着核心体温是体温调节反馈机制中主要的控制变量(目标),核心温度低了,会刺激散热减少,产热增加;核心温度高了,会刺激散热增加。

皮肤温度只是一种从属和辅助反馈变量。

就是说,体温调节优先保证核心温度的相对,其次才会顾及皮肤温度。

皮肤感受到的环境温度信号在体温调节中发挥两种作用,传导途径也不相同:一种信号不经过自主体温调节中枢直接上传大脑皮层,在产生温度感觉同时,激发有意识的预防行为,比如主动增减衣服,寻找遮蔽物等,防止体温降低。这在控制理论上叫前反馈。

另一种信号上传体温调节中枢,参与体温自主调节,在其中起着辅助反馈作用。

无毛和有毛皮肤在这种调节中的作用不同。

有毛皮肤温度影响高于无毛皮肤。比如,在一项实验中,用薄荷醇(可以激发TRPM8冷受体)涂抹大鼠腹部皮肤,可以引发明显寒冷甚至寒颤反应,而涂在相同面积的爪子上却不会引发寒冷反应。

就是说,体温调节机制不容许有毛皮肤暴露在持续低温下,否则会引发强烈的反应来避免这种情况。

而作为无毛皮肤的手脚,却被容许保持在持续低温下不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同时,皮肤温度在体温调节中的辅助反馈作用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冻伤后搓雪就是利用负反馈机制,利用短暂的强烈寒冷刺激局部血管的扩张。

但,如果皮肤持续暴露在低温下,则表现为正反馈:低皮肤温度→血管收缩→更低的皮肤温度。

冬天,我们的手脚往往会无保护的持续暴露于持续低温下,也就更容易持续冰冷,而且越来越凉。

手脚皮肤局部温度探测器,温度信号也不参与体温调节

以人的手脚为例,不仅作为专门散热器,还是探索环境中具体物体温度的探测器。

比如,进入浴缸前先用手、进入泳池前先用脚测试水温,这种温度感觉信号不经过体温自主调节中枢,而是直接上传大脑皮层,产生温度感觉,决定我们的行为:温度合适就进入,不合适就逃避。在发挥这种作用时,手脚感受到的温度信号不参与体温调节反应[10]。

这也就是冬天我们把双手浸泡在冰水中,虽然能感觉到刺骨疼痛但一般不会引发寒颤,如果用冰水直接浇在躯干皮肤,哪怕很少一点,都会立刻引发强烈寒颤效应的原因。

综上所述,手脚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不同,这种体温调节的机制“设定”了我们的手脚在低温环境下可以保持持续冰凉状态。

女人更容易手脚冰凉?

虽然确切机制还不很明确,女性体温调节的一些现象是确定无疑的。

比如,更年期潮热是众所周知的,雌激素替代疗法降低静息体温约0.5℃,月经周期后半段(黄体期)核心体温升高0.3℃~0.5℃,女性服用口服避孕药时也可见类似的情况。

这些现象说明,女性激素对于体温调节具有一定影响。

现在认为,雌激素倾向于促进皮肤血管扩张,降低核心体温;而孕酮抑制皮肤血管扩张,保存更多热量,升高核心体温。

有一种理论认为,女性激素在育龄女性总体上的作用是促进皮肤血管收缩,保持更高的核心体温,更有利于孕育下一代。

这也被认为是年轻女性更容易手脚凉的原因。

疾病引起的手脚冰凉

需要提示的是,有几种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病态的手脚冰凉。

雷诺氏病和雷诺氏现象

有少数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时,手指、脚趾、耳朵等外周皮肤变成极度苍白或呈蓝色,感觉麻木疼痛,之后或变成紫红色;也有人感受到压力过度紧张时,或者手部接受电钻等震动时,血管会发生极度收缩,这统称为雷诺氏病。部分患者表现相对较轻,被称为雷诺氏现象。两种情况合计约影响3-5%的人口,妇女更多见。

部分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可见继发性雷诺氏现象。

其他器质性疾病

在一些影响肢体血液循环的血管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产热减少的代谢性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情况,也可以出现手冷脚冷的情况。

但是,无论是雷诺氏现象或是器质性疾病继发的手冷脚冷,通常同时伴随其他症状,与生理性手凉脚凉并不难区分。当手脚凉合并其他症状时,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冬季手脚保暖“攻略”

如上所述,冬季手凉脚凉是体温调节机制“设定”的一种必须的生理状态。

要想真正做到手脚保暖,除非改变环境温度,比如待在有暖气的室内。

很多科普文章介绍的保暖“攻略”并没什么卵用。有的方法最多可以暂时中断这种状态。比如,热水泡脚、运动。而像补充什么营养、吃什么特定食物,则完全无用。

如果非得给出点有用技巧,仅有两条:

1.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寒冷物体,比如触摸金属物品、冷水洗手。

2.穿戴温暖的鞋袜和手套。但需要提示的是,必须保持鞋袜和手套的干燥。

我们知道,水的导热性湿空气的25倍。如上所述,手脚是人体常备的热交换器,即使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稍有急需散热情况就会优先通过手脚出汗实现(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鞋袜、手套一旦汗湿,就会从保暖的隔热体,变成加速散热的导体。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方法只有两个,一是不要轻易采用那些所谓的“保暖攻略”。因为那些方法往往会暂时性增加身体产热,引发手脚出汗。

二是准备几套干燥的备用品,一旦出现汗湿,及时更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