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有魔力的情绪词及如何表达情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4
美国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提出,人天然就会对身边发生的环境事件做出评价,判断这件事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然后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人类进化所决定的,比如当我们面对毒蛇,如果一个人能敏感地察觉到蛇是对自己有害的,从而产生恐惧的情绪,他接下来就会做出相应的行动以保护自己的生命。显然,他比反应和情绪都比较迟钝的人更可能活下去。同样的,面对敌人的伤害,如果一个人能够快速感觉到愤怒的情绪,然后做出反抗,他也更可能活下去。

所以,我们会不断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评价它和自身的利害关系,然后产生相应的情绪。 所有的情绪都是人类保护自我的一种手段,坏情绪是天生的。

在进化的过程里,对情绪的觉察让我们有机会活下去。但是到了现代社会,世界和人际关系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需要解决许许多多祖先不会遇到的问题。这时,坏情绪就变得不那么有用,反而可能会阻碍双方的交流。

虽然无法根除坏情绪,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学习,用语言释放情绪,表达情绪,让沟通变得顺畅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情绪词”(emotion words)——“愤怒”“伤心"“高兴”“委屈”“担心”等描述情绪的词汇都属于情绪词。美国心理学者Kristen Lindquist认为,当你使用这些情绪词,来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就已经开启了情绪的自动调节过程,也降低了你对外界和自身的不确定的感觉。也就是说,当你说出情绪的那一刻,你就释放了自身的情绪,开始接纳自己的感受,疏导了情绪的河流,对话的感情基调也随之改变。这个时候,你的情绪就不再是双方谈话的阻碍了。

同时, 用情绪词表达情绪,也能帮我们在沟通中,更好地面对、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是我们的大脑结构决定的。大脑中的杏仁核是产生和管理情绪的组织。从我们的感官(眼睛、耳朵)接收到信号,到杏仁核激起情绪反应,在脑中共有两条通路(如图)。

第一条通路比较短:信号——丘脑——杏仁核;

第二条通路更长,信号——丘脑——新皮层——杏仁核。

可以看到,第二条通路比第一条通路多了新皮层这个环节,新皮层能够帮助我们收集更多的信息,作出更理性和更好的判断。第一条通路则是感性战胜理性,如果我们只利用第一条通路,任情绪宣泄,也许就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一开始,我们的情绪是从第一条通路产生的,是很激动和直接的。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情绪词再走一遍第二条通路。情绪词属于语言,而新皮层和语言功能息息相关,当我们使用情绪词的时候,就是在进行第二条通路。不但我们的情绪得到释放,新皮层还帮我们在沟通中变得更理智,收集更多信息,更好地分析问题,和对方达成共识。但是如果我们只顾宣泄情绪,比如随着性子破口大骂、大哭和摔门的时候,选择第一条通路的话,对沟通只是有害无利。

——该理论来自 《Language and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 (Kristen A Lindquist 2006)

《情商》(丹尼尔·戈尔曼 中信出版社 2010)

《感性与理性》(拉扎勒斯·理查德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2)

我们虽然知道了要表达,但表达也不能乱来,我们需要练习,学习表达的正确方法。

勇敢、平等是情绪表达原则的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勇敢-勇敢说出坏情绪。

我们要用情绪词直接表达,比如“我很生气”“我觉得有点伤心"。

这是表达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情绪预告。不要不好意思,怕对方不把自己的话当一回事儿。

在使用情绪词表达之前,你可以先跟对方预告一下:“我不知道说出自己的情绪是不是有意义的,但我想和你分享。”

如此一来,你就给自己表达情绪做了准备,也让对方感受到你认真的态度。

第二个关键词是平等——你和对方的情绪都应该表达出来。

可能在你内心深处,一直把别人的快乐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放在了第二位,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毫无怨言,随着不满与日俱增,最后可能给你和对方的关系带来很大的打击。

回想一下,的确每次忍下来后,都会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有时甚至会有“我都已经让步了,你还想怎么样”的想法。

同时还要注意: 只要有一方压抑了自己的情绪,对话就很难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所以,我们也要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对方。

在分享情绪的过程中,有一个很 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不要抢着做评价 。

试想一下,妻子说:“你不记得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有点伤心。”如果老公回一句:“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伤心的,你就是作”。妻子会是什么感觉?

肯定不好受啊,其实每个人都怕自己鼓起勇气表达心声之后,对方会说“小题大做”“太过敏感”“想太多了”。对方如果就这样否定你的情绪,估计你是真的不想再跟他(她)说话的。

如果在一场对话里,不想自己在表达情绪时被对方否定,又该怎么做呢?

方法是:在谈话一开始,我们就可以和对方做好相关的约定。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爸,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但我在说的时候,无论您心里怎么想,都先听我说完。等我听您说话的时候,我也保证不打岔,咱们先完整听完彼此的话,然后再讨论,好吗?”

这样一段话,听起来就十分诚恳,让人想郑重地和你进一步沟通。

好,原则到这里就说完了,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具体的方法—— 情绪表达公式:事实+感受+愿望。

这具体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这个公式源于人的行为方式模型。

一般来说,人是先看见事实,然后做出自己的解读,接着形成感受和情绪,最后才展开行为的。

每个人的情绪和行为来源都是如此,所以当你依据这个模型来表达情绪时,就能让对方最大程度上地理解你的感受。

比如小红看到妈妈总是晚上去买剩的便宜菜,她不想妈妈这样做,又怕她不高兴,就会说:”妈,您常买打折的菜,那些菜都快坏了,我担心您的身体,您以后买新鲜菜,别心疼钱,好吗?”

又比如被孩子骂了的妈妈,她可以这样说:“儿子,你今天说妈妈是‘白痴’,妈妈心里很难受,妈妈希望你以后不要这样说了,好吗?”

还有公司里俩人闹矛盾的情况,可以这样来寻求和解:“老张,我挺担心的。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的资源,一旦失败,后果不知会怎样。所以我刚才开会的时候急了点,语气也不好,你别见怪啊。”

瞧,这样的沟通让人听起来多愉快啊!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照课程内容,对自己以往的沟通模式做了很深的反思。

我们知道所有的情绪都是人类保护自我的一种手段,坏情绪是天生的,所以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有魔力的情绪词,因为当我们说出情绪的那一刻,我们就释放了自身的情绪,开始接纳自己的感受,疏导了情绪的河流,对话的感情基调也随之改变了,这样也能帮我们在沟通中,更好地面对、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