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年少春衫薄 ——读《苏轼十讲》第二讲“贤良进卷”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本周读的是《苏轼十讲》的第二讲“贤良进卷”,比起第一讲“雪泥鸿爪”感觉有点艰涩难懂,因为难懂,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知识浅薄,所以,以后要多看一些历史和文言文方面书籍。本讲主要是通过介绍宋代的“贤良方正能直言谏科”的制度、流程,和苏轼“贤良进卷”中《策略一》、《贾谊论》来反映苏轼早期的学术、政治动向。对于苏轼这样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古今中外亘古闪耀的“明星”,我不敢妄加议论,下面只简要说一下读“贤良进卷”后的感悟。

一、“制科”之难,难于上青天。

宋代“制科”既重视平时的写作,又要求临场的发挥,还直接关涉到政治局势,堪称科举考试之最。看一下“制科”步骤,就让人望而生畏:第一步,经近臣推荐,应试者向朝廷提交五十篇策论,由朝廷委员会考评,排出名次,这就是所谓的“贤良进卷”;第二步,进卷考评合格,到京师秘阁去做六篇命题作文,题目都是从古代典籍甚至注疏中挑出一句甚至半句,要求按题面写成论文,此之谓“秘阁六轮”;第三步,“秘阁六轮”通过后,去参加“御试对策”。“御试对策”合格者便获得“制科”出身。比起现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科”可谓是步步天堑。

宋仁宗嘉佑二年二十二岁的苏轼和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赴诗,便双双“进士登第”,同获“制科”出身。真可谓“天纵英才”,一举轰动京城,名满天下。这“名满天下”的背后是少年苏轼长期坚持不懈的勤奋、苦读和苦练,不难想象,为了应付这样的考试,苏轼是进行怎样广泛而深入的研读浩瀚的文化典籍;是怎样苦思冥想进行持之以恒的写作;是怎样深入观察、研究各类具体的现实问题。

深入而浅出,厚积而薄发。正是因为有了“制科”这样的积累和苦练,越挫越勇的苏轼在屡屡贬谪后,在一次次的悲喜交加中,在文学上有了井喷式的创作高峰。

二、 “当时年少春衫薄”

苏轼年少成名,春风得意马蹄疾,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他“贤良进卷”中的《策略一》充分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策略一》中他以医为喻,说明显著的病情是容易找到方法治疗的,而仿佛没有症状的大病才总是被耽误,他指出现在的大宋就如一个没有显著症状的病人,要想治疗,必须“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才情横溢、言辞锋利,文风雄伟壮,旨在促动当时的大宋皇帝下定改革的决心。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干”的,初出茅庐的苏轼真正任职朝廷后,更加洞悉了的大宋的弊病根深蒂固、错综复杂,意识到非一场摧枯拉朽的改革就能根本治疗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或许苏轼身在朝廷当局后,经历朝廷种种复杂,也意识到自己“贤良进卷”中的《策略一》有点“太理想”。所以,当王安石推行“变法”,当时曾呼吁“改革”的苏轼经过慎重思考后投了反对票。这也无需奇怪,苏轼也不是“神人”,对于朝政,初出茅庐和经历宦海沉浮后,他的政见肯定有所成熟和变化。或许没有一个政治家会随着时局的起伏变化和自己阅历的增加始终保持某种确定不变的政见。

咱们世人把历史上宋朝的当局划分成“保守派”和“新党”,但苏轼是真性情,依据客观事实说真话,他不把自己归属任何党派,当“新党”下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执政,全面否定“变法”时,他又仗义执言维护“新党”的某些做法。所以,苏轼是两方都得罪。苏轼的可爱可敬就在这里,只说自己想说的话,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只因为“不合时宜”,苏轼才赢得了古今中外万千粉丝。

三、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贾谊”一直作为“怀才不遇”的典型,历代文人都对其寄予同情,但苏轼“贤良进卷”中的《贾谊论》却比较独特,而是指出并强调的是贾谊自身的问题,“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苏轼认为贾谊人生悲剧的原因是本人器量不足,不能等待、不能忍耐,也不肯讲究方法、“不善处穷”。

这篇《贾谊论》可以窥见苏轼的一些处世之道。苏轼是善于“优游浸渍而深交之”、善于处“逆境”的,在苏轼的屡次贬谪中,苏轼总能快速随遇而安,和当地的农民、道士、文士、和尚等等成为朋友,在现实中找到一些具体的、卑微的“小快乐”来舒缓命运的坎坷。苏轼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苏轼安心接纳生命中的一切,旷达自在地生活在任何一方土地,优哉游哉。这真是修道无需进深山,心中有佛自成仙。

以前只知道苏轼天纵英才、旷达淡泊,“也无风雨也无晴”。通过这一讲的学习,明白大文豪也曾为应付“制科”而勤学苦读、把“铁杵磨成针”;大文豪也曾“当时年少春衫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读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只有后积才可能薄发,只有后积,才可能有喜欢学习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放平心态,笑看风云,平心静气等待花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