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灶的事故发生率是多少,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4-07
  一、常见事故,以及防范措施:
  (一)空气管爆炸事故
  1、事故原因:
  1) 鼓风机自动停车或跳闸引起空气管爆炸;
  2) 加压机自动停车或跳闸引起空气管爆炸;
  3) 全站停电引起空气管道爆炸:
  a.全站停电处理不当
  b.全站停电误操作
  c.全站停电未处理
  4) 全站停气时未拉开钟罩阀引起空气总管爆炸;
  5) 鼓风机、加压机停车未停加煤机引起爆炸;
  2、 防范措施:
  1)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事故判断能力和事故处理水平;
  2) 鼓风机、加压机或“双停车”时,要维持正压操作;
  3) 在全站停电或停气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4) 在处理全站事故情况下要统一指挥,互相配合,分工明确;
  5) 加强劳动纪律,严格工作岗位;
  (二)发生炉炉底爆炸事故
  1、 事故原因:
  1) 自控煤气炉翻板关闭引起炉爆炸;
  2) 送气时因两炉炉出压力过大引起炉底爆炸;
  3) 炉底入孔未封严引起炉爆炸;
  4) 送气时因炉出钟罩阀落下过早导致炉底爆炸;
  5) 联锁失灵,鼓风机或加压机跳闸,导致炉底爆炸;
  2、防范措施:
  1) 使用自动调节时,流量不宜过小,以防煤气倒流;
  2) 在停送气时要统一指挥,密切配合,分工明确;
  3) 定时检查各入孔及水封是否正确;
  4) 定期检查各联锁是否正确;
  (三)发生炉炉体爆炸事故
  1、事故原因:
  1) 钟罩阀堵塞,用火烧钟罩阀引起炉体爆炸;
  2) 联锁失灵,鼓风机或加压机跳闸导致炉体爆炸;
  3) 运行中检修加煤机引起炉体爆炸;
  4) 汽包缺水造成炉体水套爆炸;
  5) 汽包超压导致水套爆炸;
  6) 水套补水过急,流入空气管导致炉体爆炸;
  7) 停气吹扫因水封回阀门不严导致炉体爆炸;
  8) 热备炉检修造成炉体爆炸;
  9) 热备炉启动操作失误造成炉挑剔爆炸;
  2、 防范措施:
  1) 处理钟罩阀堵塞时,要用蒸汽吹或用其他工具捅、掏、不能用火烧;
  2) 运行中对设备进行检修时要做防护措施,动火要办理动火工作票;
  3) 汽包缺水时应先对气包进行“叫水”;
  4) 定期检查气包安全阀压力表是否正常;
  5) 对气包补水时要缓慢,补至水位计1/2-2/3为宜;
  6) 提高职工的责任心,要定时检查各水封正常;
  7)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操作水平,经考试合格后发给安全操作合格证才能独立操作;
  8)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9) 定期检查各辅助设备联锁是否正常;
  (四)电捕焦操作事故
  1、 事故原因:
  1) 检修动火引起电捕焦爆炸;
  2) 未吹扫或吹扫不彻底,动火检修引起电捕焦爆炸;
  3) 送气时未经吹扫或吹扫不彻底,电捕焦送电造成爆炸;
  4) 送入不合格煤气造成电捕焦爆炸;
  5) 因联锁失灵,鼓风机跳闸,造成电捕焦爆炸;
  2、防范措施、
  1) 在煤气管道内动火,要先吹扫,并办理动火工作票;
  2) 在送气之前要对电捕焦进行充分吹扫;
  3) 送气时要化验煤气合格,氧气含量不超过0.8%;
  4) 要定期检查鼓风机和加压机的联动试验;
  (五)加压机爆炸事故
  1、事故原因:
  1).加压机检修动火,措施不当,引起爆炸;
  2).加压机检修后未经吹扫试车,造成爆炸;
  2、防范措施:
  1).加压机检修动火要充分吹扫,并办理动火工作票;
  2).加压机检修后,经吹扫后,才能试车;
  (六)贮煤斗爆炸事故
  1、事故原因:
  1).检修加煤机动火引起爆炸;
  2).加煤机卡,处理不当引起爆炸;
  2、防范措施:
  1).动火检修时要做好安全防火措施;
  2).处理加煤机卡时,上下应密切配合,煤阀应开启缓慢;
  二、着火事故案例分析
  (一)贮煤斗着火事故
  1、事故原因:
  1).检修贮煤仓时火花落入煤斗;
  2).其他火源引入(如烟斗及燃着物);
  3).检修输煤带时带入火源;
  2、防范措施:
  1).检修动火或其他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杜绝火花落入煤斗;
  2).输煤带内禁止吸烟;
  3).提高人员素质,增强防火意识;
  (二)室外净化区域着火事故
  1、事故原因:
  1) 发生炉出口放散管经雷击着火;
  2).旋风除尘器动火引起着火;
  3).电捕焦送电未吹扫引起火灾;
  4).焦油池着火引起火灾;
  5).检修净化设备引起火灾;
  6).电缆沟着火引起火灾;
  7).其他外来火源引入导致火灾;
  2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07
看管不利,人为因素
第3个回答  2016-04-07
管口漏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