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它是一种将港元与特定货币挂钩的货币管理机制。起初,从1935年12月至1972年6月,港元曾与英镑绑定,1935年1英镑可兑换16港元,直到1967年11月至1972年6月,汇率调整为1英镑兑14.55港元。这段时期结束后,港元转而与美元挂钩,直到1974年11月,之后曾有一段自由浮动的时期。
进入1980年代,香港面临回归谈判和股市危机的双重挑战。1983年9月,港元遭遇严重贬值,兑换美元的比率跌至历史最低点,9.6港元兑换1美元。为稳定金融体系,香港政府在10月15日宣布实施新的联系汇率制度,港元重新与美元挂钩,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自此,这一制度确保了港元的稳定性,并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港元遭受国际投资者,如索罗斯等的大规模投机,导致汇率剧烈波动。香港金融管理局果断采取行动,通过注入资金来维护汇率,确保了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得以保持稳定。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