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么多人的排泄物去哪里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25

首先,建国初期对于粪便污水的处理办法是建造化粪池,经过沉降和厌氧发酵之后直接排入水体。后来发现这个不够用了,越来越多的污水排入导致水体缺氧发臭,这时国家开始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粪便污水在经过化粪池后液体并入城市排水管道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固体掩埋。逐渐化粪池的弊端开始显现,厌氧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易爆炸,硫化氢腐蚀管道,清理不及时粪便污水会溢出,直接流出又达不到处理的效果,有时候没盖上盖还会掉进去几个人什么的。于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开始建造粪便消纳站,集中收集方便管理,再说也比清理成千上万座的化粪池要容易。其过程一般为粗过滤,滤液流入污水处理厂,滤渣掩埋。比较先进的工艺比如北京高碑店粪便处理厂会加上除砂除泥脱水的装置,脱水过的干渣再加工成肥料使用。北京从2000年初开始投建类似的粪便消纳站,据说建成12座后可以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但目前来说非环卫公厕的建筑如住宅小区、办公楼、商场等还是需要配套的化粪池来预处理达标再排入城市管道的,所以一般家庭的粪便污水排出后依然要经过化粪池。最近十年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取消化粪池,一部分原因上面已经说了,更重要的是由于污水中的有机物也就是碳源对后续生化反应脱磷除氮影响很大,没了碳源微生物就会饿死,微生物死光了就没办法脱磷除氮水体就会富营养化,所以不用化粪池的好处要多于坏处。But,如果不用化粪池,居民家庭粪便污水就要直接排到城市污水中混合一起流向污水厂处理,但是污水处理厂目前还没办法承受这种高负荷冲击,有固体还易堵塞管道,而且北京老城区内也做不到雨污分流,下了雨污水溢出带了一地黄金可就不好玩咯。所以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便是一步步取消化粪池,以粗滤代替厌氧发酵或干脆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当然这需要全覆盖的管道系统和超强的污水处理能力作为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