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新国标执行标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2
执行标准为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国家标准中,“绒子含量”一词取代了“含绒量”,并明确了绒子含量的分档标注应按照(50、55、60、65、70、75、80、85、90、95)进行。该标准规定,只有当服装填充物的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时,才可称之为“羽绒服装”。在羽绒的种类上,只需区分鸭绒和鹅绒,无需再区分颜色(灰色或白色)。这一变化旨在消除消费者对灰绒的偏见。新标准对绒丝+羽丝的限量要求进行了调整,对于绒子含量90%及以下的羽绒,其含量应不超过10%,而对于绒子含量95%的羽绒,含量应不超过5%。清洁度(浊度)指标从原先的≥450mm提高至≥500mm。耗氧量指标从原先的≤10.0mg/100g降至≤5.6mg/100g。残脂率指标从原先的≤1.3%降至≤1.2%。微生物和水分率考核要求已被取消。气味方面,不再分级,只分为合格与不合格。若羽绒服存在明显、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则判定为不合格;否则,判为合格。
新国标对羽绒服的意义如下:
1. 保障产品质量:新国标对羽绒服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范,包括填充物的填充量、绒球率、保暖性能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提升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2. 提高产品安全性:新国标要求羽绒服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如阻燃性能要求和有害物质限量等,以保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健康安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3. 统一市场规范:新国标的实施将统一羽绒服市场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减少低质次品的流通,为消费者提供统一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羽绒服装》条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