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助读31到60的译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分类: 教育/科学
解析: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

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中,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32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34.诸葛亮"诫子书"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

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

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

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

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

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

冒险草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

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

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36. 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

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

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

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

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

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

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

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

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7. 曾子杀彘

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

子跟着她哭。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回来给你

杀猪(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

妻子制止他说:“不过是跟孩子的戏言吗。”曾

子说:“孩子不能欺骗啊。孩子什么都不懂,

是向父母学习的啊,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

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

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煮猪肉(吃)。

38. 子路受教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

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

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

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

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

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

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

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39. 孔子因材施教

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随便实行起来?"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公西华问孔子:"仲由问‘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求问‘听到了就实行起来吗',您说‘听到了就实行起来'。我有些不明白,大胆来问问您。"孔子说:"冉有做事往往畏缩不前,因此我鼓励他;仲由的勇气一人抵几人,敢于作为,所以我让他慎重。"

40. 墨子怒责耕柱子

墨子严厉责骂他的门徒耕柱子,耕柱子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地说:「为什么我没有比别人犯更多的错误,却是遭到老师这样大的责难」,墨子听到之后便说:「假使要驾驶马和牛上太行山,如果是你,你是要鞭打马还是要边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便问:「你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而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而牛却没有这项特质」墨子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不像牛,值得批评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