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20分钟视力下降43.8度,还会影响大脑,孩子玩手机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对于玩手机会损伤视力,我们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


首先,使用手机、iPad的时候,是属于 近距离用眼

手机屏幕小、字体画面也较小,所以使用时眼睛距离电子屏幕是很近的,眼睛又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 眼睛疲劳会加倍产生 。眼睛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和缓解,眼睛特别容易近视。

这一点,对于正处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是最明显的。 孩子的眼睛、视力发育 还未十分成熟,视疲劳积累容易损害视力,导致近视或近视程度极具加深。


有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手机超过2小时的 8~10岁儿童,其语言和推理考试表现较差;

而且孩子连续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超过1小时,注意能力和情绪加工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也许对于成年人来讲,或许感觉不到手机对大脑的负面影响,但是对于儿童,孩子的心智尚处于发育过程,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没有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无疑来说,玩手机、电子产品的时间占用了 孩子户外活动、沟通交流、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1、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这句话一点没错!如果父母自己在家也是手机不离手,那孩子也很难主动“戒掉”对手机的依赖。

父母可以通过多陪伴、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除了手机,其他活动方式也很有意思。


2、建立有趣的互动或共同爱好

当孩子做完作业或到了休息时间,家长可以陪孩子 “下盘棋”、“猜局谜” 等玩点小 游戏 ,或分享互相间有趣的事情。


当然,许多共同的乐趣或兴趣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办法总是比问题多,只要真的想改变现状,那总是有应对策略的。


面对孩子玩手机,很多家长通常采取的手段是直接强制没收,但是事实上这种做法真的有用吗?

因为豆豆沉迷手机,妈妈上星期把他的手机收缴了。前天出门时,小武忽然说要去买点吃的东西。但妈妈在车上等了很久都不见豆豆回来,便下车进入小吃店才发现豆豆正躲在店里一个角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智能手机。

小武妈妈看着豆豆“狼吞虎咽”般的玩着手机,啼笑皆非但也没有逼迫孩子马上离开,却也为自己原先的教育方式感到挫败——面对一个热衷于玩手机的孩子,即使家长强行拿走手机,他也会想到其他办法或者是从其他途径获得手机来玩。

不过孩子获得手机的途径确是耐人寻味:

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切不可“强取”

上五年级的浩浩平时喜欢玩手机 游戏 ,从来不听家长劝阻。面对太太的抱怨,梁先生趁着小浩睡觉,把儿子手机里所有 游戏 都删掉了。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小浩发现手机“坏了”,便将其狠狠砸桌边的青花瓷碗,据报道该碗价值180万。


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难题面前,家长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有欠妥当

第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家长似乎“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且不说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也丧失了锻炼孩子自律精神的机会。

与此同时家长监督的成本也提高了,一不留神,手机被孩子找到,甚至教会孩子东躲西藏,欺骗父母。(大家小时候应该深有体会,家长不让看电视,家长上班后在家偷偷看,边看电视还边听父母回家没有,更有甚者用湿毛巾放在电视机后盖上面给电视机降温以防被父母发现)

而第二种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比较偏激的学会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这样会导致孩子常常冲动、任性,逐渐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熊孩子”。

孩子热衷于手机真的有错吗?

孩子上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就已经对智能手机产生了渴望,不仅仅是通讯交流的需要,而是孩子对外面世界精彩的好奇。

这份好奇心很重要,也是孩子对自己未来生命建立信心的很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孩子沉迷与手机这件事上过分压制,对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极为不好,严重的更是会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这样做并没有实现父母对孩子接触手机的管控目的,也没有办法对孩子思想活跃程度及学习知识情况的管控。

关于孩子玩手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说到底很简单,那就是“约法三章”:玩手机看电视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双赢”的冲突解决办法。

跟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

家长在和孩子“约法三章”时,要注意四点:


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收获,在了解孩子基本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症下药”否则,无论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是多么的科学,盲目套用也是无用功,难以最后实现我们教育的期望。

我的建议对你有用

养成好的用眼卫生,用眼习惯,并且每年带孩子至少检查一两次眼睛,看看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建立屈光档案,通过科学方法干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用的是煤油灯,更伤眼睛,但那时候近视的,没这么多。所以现在孩子看手机玩电子产品,是时代发展到这个时候,这是不可逆的。

平常我们家长做到的是孩子超过两个小时看手机电子产品,要让他休息一会,多带他去户外活动,多吃些胡萝卜之类的蔬菜等等,然后保护好眼睛,做好近视防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手机的发展使得 社会 文明进了的一大步! 科技 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技能倒退!眼睛退步!许多孩子过早的接触手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近视。昨天店里来了个孩子复查,两个月涨了150度。手机对孩子眼睛的伤害很大。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转移注意力,去户外和小朋友玩!家长也要从细节做起,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们也在玩手机,有样学样!关爱孩子眼睛,从点滴做起!

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我女儿就是典型的手机控,不管是看手机还是看电视,她的鼻子基本上都有挨着屏幕了,上小学的时候眼睛还可以,自从上初中有了手机以后眼睛就开始近视,现在都开始带眼睛了。

现在的电子产品更新太快,以前就有一台电视,出门吃饭聚会都是热热闹闹的,现在和朋友出去吃饭都是各玩各的手机,都很少交流,在家的时候和孩子交流也不多,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成了低头族,每隔几分钟都要看看手机,就好像都得了离不开手机的疾病一样,手机 游戏 和画面中充斥着各种声音和光影的刺激,对孩子不管是视力还是大脑发育都更严重的是还非常不利,更严重的是还会上瘾,甚至还会造成孩子的交流障碍。

我感觉唯一的办法就是时间限制,一天玩手机和看电视都要规定时间,不能超过几个小时,如果超过了下次就不会在让玩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规律,慢慢的就会养成好的习惯。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爸爸)我想玩手机。

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那就玩一会儿”。

所以,放假期间,很多孩子会因此沉迷在手机世界里,上瘾而不能自拔。

近来,有数据显示,孩子每天连续玩半小时手机,平均每分钟会眨眼超过7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小于5秒,长此以往,视力将急剧下降。

数据一出来,令不少家长感到诧异并且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的确,面对孩子要求玩手机的请求时,不同家长给出的不同回复,有可能会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那就玩一会儿”

孩子一旦放假在家,没有家长的陪伴,手机便成了孩子的精神寄托。

而孩子专注于玩手机,不吵不闹,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为孩子变乖了,家长就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只要有手机,孩子仿佛就不用怎么管教,也会乖乖地坐着。

的确,孩子专注于玩手机,确实会让家长轻松不少。

孩子不再调皮捣蛋,不会在家长耳边胡闹,俨然成了一个安安静静的乖孩子。

但是,家长可曾想过放肆让孩子玩手机的后果?

手机好玩,孩子当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机面前也未必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手机的使用时间,刷起微博抖音也会停不下来。

更何况是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机,如果家长不加以管控的话,孩子便会不知疲倦地玩下去。

大家都知道,手机等电子产品有辐射,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尤其是眼睛。

所以,一旦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就会加重近视的风险。

如今,随处可见小孩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这跟玩手机脱不了干系。

不仅如此,如果孩子假期在家养成玩手机的习惯,那么就难以将心思放在学习上。

一天不玩手机,心里就不舒服,其实,这已经跟网瘾没有区别了。

所以,面对孩子想要玩手机的请求,如果家长心软,一时答应但又不加以约束的话,不仅容易导致孩子患上近视,还会导致孩子成绩下滑,影响未来。

“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曾在朋友家做客时,看到过这样一幕:

小孩看见周围的同龄人都在玩手机,于是也缠着身旁的妈妈说想玩手机,这位妈妈俯下身子认真地对孩子说:“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孩子很爽快地答应了,脸上洋溢着开心,牵着这位妈妈往门外走去。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机,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孤独、无聊。

或者说看周围的人都在玩,会产生一种跟风的心理,孩子会觉得,自己不玩手机呆立在那里,会显得格格不入。

如此一来,注意力便会从“想要玩手机”转回到“有人陪自己”这件事上来。

家长适时的回应,让孩子远离手机,带孩子出去走走,不仅可以避免孩子对玩手机上瘾,还能让孩子见识更广。

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比手机更加有趣,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会得到更好的满足。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眼界才会更加的开阔,而不只会手捧手机,上网、打 游戏 。

所以说,面对孩子想要玩手机的请求,家长两种不同的回复,会成就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既然孩子已经对玩手机上瘾了,作为家长就要有相应的手段给予制止。

此时,如果让孩子继续玩下去,显然是错误的,这样只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但是如果强行制止,也不可取,因为孩子必然会激烈地反抗。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时候,家长不妨提出带孩子外出走走,逛逛公园、打打球,跑跑步等。

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欲望,让孩子明白,除了手机以外,其实还有更多好玩的事情。

2.懂得拒绝孩子

孩子虽小,但是也懂得接受父母所灌输、教育的道理。

所以,父母可以适时的对孩子讲讲道理。

当孩子提出要玩手机的时间,家长不要立马严词拒绝,可以先跟孩子讲讲玩手机的害处。

让孩子明白,其实手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有许多的坏处。

比如会造成近视,戴眼镜,眼睛不舒服等,让孩子感受到“害怕”。

如此一来,孩子自然不敢常提玩手机一事。

3.培养兴趣爱好

假期,孩子有很多的空余时间,如果过于无聊,孩子自然会想要玩手机。

家长不如趁此机会,为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出门,多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对大自然保持一份热爱、好奇。

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些益智又好玩的玩具,比如说拼图、积木等。

或者通过一些有趣的图书,来培养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总之,家长要学会利用各种的玩具、 游戏 ,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没有空余的时间想要玩手机。

孩子玩手机多少都跟大人有关系,首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家长多看书,孩子自然也会减少玩手机时间,这都是从小培养,也可以强制执行一天只能玩多长时间,慢慢地在缩短时间,或者让孩子转移注意力,学习其他兴趣爱好。

我也是一名你说得那种,不过现代小孩都喜欢玩手机。你和他讲道理说玩手机怎么怎么不好肯定是没用的。 个人建议 强制性的控制 一天就让他玩多长时间控制好。 养成习惯 慢慢就好了。

孩子小的时候自控能力差,到了18岁就会好的,

玩1小时应当停下来,到远处看一看,休息休息

另外〖多吃点鸡肝对眼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