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耳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这是一个关于脓耳的开放分类,共收录词条31个(含子类)。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又称聤耳、耳疳、缠耳、耳底子、耳痈、耳湿、耳中生毒,为五般聤耳之一。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有急慢、虚实之分。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