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国家中心公园规划最新消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9


秦岭国家中央公园正在规划建设中。秦岭作为众所周知的自然山脉,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也是南北分界线的重要地理存在。这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公园的建立是为了进一步保护秦岭的自然状态。


秦本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名字。200多年前,秦人将一座山纳入自己的版图。在汉代,人们把这座山命名为秦,这就是秦岭。今天陕西简称“秦”,但就像秦国不仅限于陕西一样,秦岭也不仅仅是陕西的南部山区。


长期以来,至少有三种“秦岭”概念:


第一,小秦岭。华山向东延伸至河南境内,潼关、汉沽段称为小秦岭。小秦岭主体位于豫西灵宝。


第二,秦岭中段。即0755年至79000年《秦岭》词条中描述的“窄秦岭”是陕西“宽秦岭”的一部分,也是秦岭最核心、最精彩的部分。


第三,大秦岭。从甘肃和青海交界处的西青山开始,一路向东,山峦叠嶂,一直到河南的伏牛山。


这也是《辞海》“秦岭”词条下描述的“广义秦岭”。大秦岭是一个巨大的山系,东西长约1600公里,南北宽100-200公里。可谓“万山接海角”。


正如《秦岭系列初论》所指出的,“中国有许多名山大川,但秦岭是最重要、最独特的。”“秦岭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还体现在文化和历史上。”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座山像秦岭那样孕育了中华文明的进程,没有一座山像秦岭那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如果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秦岭应该是中华民族的父山。”


“我们有秦岭,这是得天独厚的福气;选择了秦岭,就选择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优势,一个可以自由驰骋、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大秦岭是中国的脊梁、中国的龙脉、中国的父亲山、中国的地理标志、中国的生态命门、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生态的美丽名片。大秦岭不是一个省、一个地方的“后花园”,而是中国人的中央花园和公园。


2005年,《辞海》杂志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标题:秦岭,中国人民的中央国家公园。第一次明确了陕西人一直有建设“秦岭国家公园”的梦想。做这样的梦有“九个理由”:


理由1:秦岭是中央之山




中国国家地理坐标基准点,即中国地球的原点,位于西安安以北40公里的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2000多年前,一条南北走向、长1000多公里的西汉地理基线,穿过汉代长安城的中轴线,也经过这里。


摊开中国地图,你一定会发现,最接近中国土地原点的山,就是东西走向、气势磅礴的大秦岭。换句话说,秦岭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山脉。


也可以说,秦岭是中国的“中心山”。自然,秦岭国家公园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央花园”,也是得天独厚的“中央花园”。


理由2:秦岭是地脉之山




大秦岭是一座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质构造非常复杂、特殊、有特色。山内部沟壑纵横,峰峦叠嶂,地势很高很低,形势起伏强烈,形成各种地质景观。它是秦岭的地质博物馆,也是野外地质实验室,享有“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美誉。中央造山带由“五个造山带”组成:西昆仑造山带、东昆仑造山带、西秦岭造山带、东秦岭造山带和大别造山带。它就像“中国中部”中的一条巨龙,而Gre


理由3:秦岭是地气之山




或许,因为地处中国的“中心”,大秦岭以其坚实高耸的脊梁,将广袤的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主脊以南是亚热带,主脊以北是暖温带。秦岭主脊不仅是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南秦岭属于长江流域,北秦岭属于黄河流域。如今,人们认为森林是“地球的肺”。其实秦岭早就有“土龙山”之称。终南山是北秦岭的核心,《中国国家地理》:“终南山,一陆龙山。”秦岭山脉中的商山和冷杉山也被称为“地飞山”或“飞山”。


理由4:秦岭是文史之山




在中国文化中,大秦岭的氛围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秦岭养育了渭河和关中,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中华民族的大部分神话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地区。


西安安是“关中中”,古称长安。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连接欧亚,连接世界。周、秦、汉、唐是决定中国文化走向的四个朝代,都是在关中奠基、崛起的。


大秦岭哺育了洛河、河洛地区,洛阳,古称洛阳、豫州,是长安随我飞的“千年帝都”,是“十三朝古都”。文化上是大观的“中国龙首”。


地理上,大秦岭是“中国龙脉”。汉中地处大秦岭,大秦岭定义了汉朝、汉朝、汉人、汉字、汉文化。汉江与丹江交汇的丹江口地区,是楚文化的宗祠。嘉陵江发源于秦岭黄愚,嘉陵江流域的巴蜀文化独具特色。


理由5:秦岭是宗圣之山




西安和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佛教、道教和儒教是三教。天、地、人争奇斗艳,山、庙、貌相得益彰。佛道崇山崇水,佛道多在秦岭。楼观台、白马寺、济安寺、草堂寺、叶静寺、季翔寺等佛道宗祠及其分支密布,因此秦岭成为佛道名山。龙门山和麦基是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五岳”,西岳华山,中岳嵩山,都在秦岭。“长安回头绣堆,山顶前门第二次开。“故宫也是秦岭的一道亮丽风景。


理由6:秦岭是栈道之山




早于大运河的历史景观是万里长城,早于万里长城的历史景观是秦岭栈道。长城的精神在于“围”和“堵”,以大墙的姿态拒绝外人进入自己的“家园”,而栈道的精神是延伸、交流、发展,引进来、走出去。


有人将“中国古代栈道”定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秦岭的栈道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早于“秦致路”的历史。如果没有秦岭的栈道,就没有大秦、强汉、盛唐。


秦岭的栈道是一个庞大而密集的交通网络,也是中国古代山区的“高速公路”。"栈道贯穿蜀汉数千英里."秦岭古道自东向西依次为武关路(上山路、秦楚路)、伍兹路、罗虎路、谢蓓路、陈仓路(旧路)、荔枝路、米仓山米仓路、金牛路。历史悠久的栈道文化和景观正在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理由7:秦岭是水源之山




大秦岭是一个巨大的绿色水库,源源不断地为山脚下的文明提供水源。大秦岭孕育了四条对中国文化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河流。秦岭的水曾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首都:长安、洛阳,现在也在支撑着当代中国的首都:北京!


漯河。它叫古雉水,发源于东秦岭,源头是陕西洛南、蓝田、滑县交界处的曹连岭龙潭沟。它向东流453公里,注入黄河。洛河北岸接受华山南麓和小山的水,南岸接受邙岭北麓和熊耳山的水。洛河是黄河下游南岸最大的支流,是河洛地区的绿色水库和母亲河。上游的洛南在洛河之南,下游的洛阳在洛河之北,被称为中国的“神都”。


嘉陵江。源头位于黄愚山南侧,宝鸡南山,向南1345公里,流经甘肃、四川,于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它是长江的第二大支流。西汉水是嘉陵江的第二源头,发源于天水南部的齐首山南麓,向东南流279公里,在略阳县汇入嘉陵江。


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三个源头:水漾、曲水和戴宇,都来自秦岭。汉江向东流1577公里,在汉口汇入长江,史称“三千里汉江”。


丹江是汉江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商洛秦岭凤凰山,向东南流动384公里,在丹江口汇入汉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秦岭湖(丹江口水库)水源来自秦岭山脉。


理由8:秦岭是精灵之山




森林是生物的天堂,秦岭是精灵之山,是生物基因库,是世界上典型的生物多样性区域。


秦岭的气候包括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多样的气候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物种,从亚热带到寒带都有植物。南秦岭为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混交林为基带,自下而上依次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山地森林景观在北秦岭垂直分布明显,从低到高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四种气候,从下到上有落叶栎林带、白桦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秦岭的面积不到全国的1%。秦岭共有种子植物197科1007属3446种,占总科数的65.23%,总属数的33.79%,总种数的14.04%。其中,秦岭有裸子植物9科23属45种,分别占全国相应种类的81.81%、67.65%和23.31%。秦岭有被子植物188科984属3401种,分别占全国相应种类的64.60%、33.40%和13.96%。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华山、连香树、白树、茶条槭、单叶槭、菊科、普通小麦等26种。太白山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俗话说“闲草太白”,“太白山一趟,不如读《周易》上半年”。


植物是初级生产,动物是次级生产,多样化的植物造就多样化的动物。秦岭有脊椎动物82科642种,其中哺乳动物142种,鸟类338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种。


朱、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金钱豹、林麝、金雕、白冠雉、红腹雉、血雉、红腹锦鸡等珍稀濒危动物。爬行动物有77种,其中大鲵最具代表性,是中国最大的有尾两栖动物。朱、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并称为“秦岭四宝”。


理由9:秦岭是国有之山




秦岭是中国的宝林岛。周边省份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多在秦


秦岭的树由大变小,“秦岭的绿”由深变浅,犹如地穴中的王,深陷困局。这是文明的尴尬,秦岭的尴尬,陕西的尴尬。


毕竟秦岭才是陕西的本色,“秦岭绿”代表“陕西绿”。秦岭最让陕西受益,陕西对秦岭的感情最深。保护秦岭,陕西态度最坚决,出手最快,行动最有力。21世纪临近,陕西率先启动秦岭生态恢复重建进程,秦岭保护走在各省前列。2007年,陕西省制定秦岭特殊保护地方法规,颁布实施《史记夏本记》。之后介绍了《尚书》。秦岭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制度规范和相应的组织机构。“秦岭绿”由浅入深,就像一个王者离开地穴,王者归来,风景不减,风格不变,绝对的美。这为“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奠定了基础,也提振了信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立国家公园制度”。中央“十三五”规划提出:“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陕西省委“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美丽陕西”“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在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无疑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必将引起世界的关注,赢得世界的尊重。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以建立秦岭国家公园体制为基础,即打破部门碎片化政策的束缚,突破地方政府碎片化政策的壁垒,坚持体制先行,保护优先,科学规划,综合统筹秦岭森林资源、水资源、地质资源、风景资源、人文资源,整合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旅游为一体。在《本草》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尚书》,为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奠定法律基础。秦岭国家公园的建设将谱写美丽陕西的生态佳作,也将成为美丽陕西最亮丽、最耀眼的生态名片。


高山峻岭和江河湖海一样,祝福了文明,滋养了文明,也阻挡了文明。汉代曾有人感叹南山是天下之障。如今,天堑变通途。桥梁、涵洞、隧道技术日新月异,“铁路、公交、机器”突飞猛进。曾经繁忙的古代道路系统已经被高速交通所取代。特别是随着生态产品的日益普及,秦岭的生态价值日益凸显。生活在美好的生态环境中,不需要理由。现在,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秦岭,亲近秦岭,拥抱秦岭,沐浴秦岭。如今,秦岭不再是“天下之大障碍”,而是“天下之大利”。一定要做好“意大利之最”,建设好秦岭国家公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