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莲湖区龙首村小学的学校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近年来,为了改善办学环境,促进学校发展,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进行危平房改造,学校吸引开发商投资,于2003年开始整体改造。同年9月,拆除27间门面房,填埋了操场大坑,10余户住校教师搬离学校,在前教学楼西侧建造新教学楼。2004年9月,门面房建成,开发商投入使用,教学楼也在紧张的施工当中。9月8日,后教学楼被鉴定为D级危楼,于次日停止使用,一、二、四年级将四个班合并为三个班,五、六年级借用郝家巷小学校舍上课。11月,后教学楼拆除。2005年8月,2500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建成使用,内设16间教室和多功能室、会议室、美术室、实验室、仪器室、音乐教室、网管室、图书室、档案室、卫生室及13间办公室。学校场地整体硬化,新旧教学楼刷成统一颜色,学校整合原操场和被拆除的后教学楼场地,修整了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大操场,至此校舍总面积达到6130平方米。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德育工作、艺术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及教学改革工作一直走在莲湖区前列。
针对学区特点,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以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从诚信、守纪、文明、安全、卫生等方面向学生进行教育。在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上,始终坚持想到就做、毫不怠慢。学校多次在有关德育工作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德育论文、班队活动实录等也在有关刊物上发表,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获奖项目较多,学生更是不计其数。每逢重大节日,大队部都精心组织活动,与德育于活动之中,深受学生欢迎。非典期间,由学生自己管理的红领巾书屋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线。1998年、2002年大队部两次被评为莲湖区“红旗大队”,2004年被评为西安市“红旗大队”,2003年被评为西安市“双有”活动先进单位,2005年被挂牌授予莲湖区“德育实验学校”。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健全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和职责,为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提供了保障。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被确定为“西安市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评价机制研究实验学校”,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西安电视台《关注》栏目作了报道。《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并实施以后,特别是随着莲湖区被命名为省级课程改革试验区以来,课改实验工作的全面启动,教学研究之风、教学改革之风日趋浓厚。学校重视教学创新,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致力于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教研兴校,力创特色”成为教学工作的支点。学科教研、集体备课制度、校本课程开发(读书指导课)和校本教研已在本校确立。学生发展性评价、小学生良好预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研究、多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已形成氛围,教育教学质量随之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高。
学校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上的“三跳运动会”最早是从本校兴起。从1992年起,学校男女排球队连续参加西安市小学生排球赛,成绩优异;1995年至2001年,男女排连续七年获得西安市小学生排球赛冠军;1996年,学校被市体委、市教委挂牌授予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国家优先发展教育这一战略的提出,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新世纪,新课改,又带来了新的理念,对教师的成长,对学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借校园改造之机,学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办学、高标准育人”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校具有一套完整的适合校情的管理制度、有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教师群体、有现代化的硬件办学设施、有品学优良、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从而逐渐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特色学校,并力争达到市一级小学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