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的经济概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德化县西部、北部、中低山为用材林、粮食、畜牧区。东部低、中山为用材林、水源涵养林、粮食、经济作物、畜牧区。南部高丘、低山为粮、经、林、牧区。
德化在宋代以前就种水稻。民国时期大多为单季稻(又称中稻),小部分是双季稻。1956年后双季稻发展到5万亩左右,1987年仅有3万亩。
德化以种植春花生为主。1949年,全县春花生34亩,亩产78公斤。1959年,全县种植6364亩,亩产49.5公斤。1987年341亩,亩产106公斤。
有林地面积25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3%,森林蓄积量1038万立方米,占泉州市总量的51%。2005年陶瓷产值40.81亿元,纳税2.20亿元,占全县纳税额的44.30%。
2011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13亿元,现价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3.0%。全年第一产业(农业)实现增加值8.91亿元,增长2.9%,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得益于农副产品价格高位运行,2011年农业增加值实现与GDP同步增长,占GDP的比重稳定在7.4%。 德化县规划可利用水力发电资源总装机容量1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47亿千瓦小时。1988年共建成小水电站288座,(其中淘汰报废的4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站180座),实存108座,容量18071千瓦,其中100~1600千瓦骨干电站41座,容量15294千瓦。
1960年,生产水泥185吨。1961年停产。至1976年,年产水泥仅2217吨。1966~1976年亏损38万元。1985年,年产水泥3.04万吨,产品质量达425标号。
1979年,日用瓷产量为2186.3万件,其中出口瓷647.41万件,产值154.3万元。1987年,年产日用瓷7830.77万件,占全县日用瓷总产量的74%,产值1736.6万元,占全县陶瓷工业产值的57.36%,到1989年,生产日用瓷5573万件,占全县日用瓷总产量的60%,并改变产品结构,转向生产工艺瓷、摆设瓷,总收入3400万元,其中出口瓷收购总额2351万元,占全县出口瓷收购总额的65%。
2001全县陶瓷产值38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9.72%,陶瓷业纳税占全县税收总额的50.11%。2003年陶瓷产值达53.1亿元,出口交货值达42.1亿元。
2011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57.21亿元,增长20.2%,比GDP增速快7.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0%。2011年,陶瓷、矿山冶炼及电业实现工业产值分别达101.51、25.00和5.97亿元,三大产业合计实现工业产值132.49亿元,较2010年同期现价增长35.3%,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1%,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31.2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