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识字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3、通过儿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夏天的景物与气候。

   【教学难点】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会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字的方法。

  2、通过阅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景物于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识字,引出生字

  1、夏天就要到了,在夏天,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我请大家看一幅很美的图,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图上都有什么呢?

  (出示彩图)

  出示生词卡片(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

  3、他们在干什么呢?能不能用比较精彩的语言告诉老师?打开书57页读读。

  出示生词卡片:

  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粮食、游得欢、接网忙。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游戏:

  找朋友,找出生字新朋友:

  1、带拼音读词读句:

  谁认识这些生字新朋友?

  2、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会读吗?练练吧!

  (自由练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抽读生字卡片。

  (打乱次序)

  5、学生摆字卡。

  (边读边摆成3排)

  6、学生找字卡。

  (识字大王、识字小老师)

  7、游戏:

  拍手找朋友:

  图文结合,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

  游戏:

  捉迷藏:

  这些生字躲到了课文里,大家还认识吗?

  三、朗读感悟,兴趣学习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

  要求:

  ⑴ 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⑵ 共有几句话,作上记号:

  请同学分别读这三句话。

  请挑一句你最喜欢的,赶快练练吧!

  2、合作学习:

  请把你喜欢的这一句,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全班展示读,反复练读这三句。

  4、表演读:

  星星创作奖:

  神秘奖品奖给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的小组。

  要求:

  每组挑一句最喜欢的,边读边表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时间1分钟。

  5、全班展示:

  全班配合读,小组表演。

  6、小组比赛读。

  7、拍手连读。

  8、游戏:

  找尾巴:

  全班拍手读,一人排顺序。

  读课文或儿歌:

  小蜻蜓展翅飞,

  小蝴蝶捉迷藏,

  小蚯蚓造宫殿,

  小蚂蚁运粮食,

  小蝌蚪游得欢,

  小蜘蛛结网忙。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分类学习法:

  这么多生字怎么学更轻松呢?孙老师教你们一的好办法,就是分类学习法。

  2、小组讨论法:

  这些字可以分成两类,哪两类呢?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类: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第二类:

  展、运、网。

  ⑴ 学习第一类字:

  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① 编儿歌:

  蜻──青青小虫天上飞。

  ② 虫+熟字:

  虫+青、虫+廷、虫+胡、虫+丘、虫+引、

  虫+马、虫+义、虫+科、虫+斗、虫+知、虫+朱

  编儿歌记生字:

  虫和青,蜻蜓的蜻;虫和廷,蜻蜓的蜓

  ⑵ 学习第二类字:

  ① 抽读生字卡片。

  ② 去掉拼音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导写蚂、蚁:

  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应该写得左右大致相等。虫字下面的提不要写成横。

  右边的马、义要写得瘦长一些。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仿写。

  六、兴趣延伸

  同学们,课下还可以观察一下,夏天其它动物都在干什么?收集夏天的小文章,编编小儿歌。

识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鼓励背诵。

  3、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制作精美的电脑课件。

  2、让学生查阅有关谜语的知识。

  3、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精美课件)教师口述:“一个小女孩提着花篮到花园采花,花园里盛开着12朵美丽的鲜花,你想采吗?那可要看你能不能过关。(花心中出示12个生字)你认识这个字才能采这朵花,你能采几朵?把书翻到79页,试一试。”以此来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二、自学生字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如:熟字减去一部分(级-及);熟字相加(相);熟字加一部分(白-怕)等。

   三、交流展示

  各组展示识字的方法及学会的字,并组词,其它组同学补充。要强调汇报不同的方法,注意提示不好记的字。

   四、学习谜语

  1、初读第1则谜语,把刚学过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学习第1则谜语,读后说出谜底。

  3、找好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鼓励带动作。

  4、教师板书“团结、力量、谁”再次识记。

  5、如有时间,可鼓励学生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指导写“谁、怕、跟、凉”。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结构,说说特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重点提示:

  谁:右边的部件有四横,不要少写一横。

  怕:竖立旁的笔顺不要写错。

  跟:右半边不要写成“良”。

  凉:左边是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六、游戏巩固

  1、找朋友。出示12个汉字卡片,再出示12个音节卡片,让学生找朋友。

  2、比一比。同桌互考12个生字,看谁说的多,自贴一颗智慧星。

  3、写一写。听写4个生字,谁写得完全正确贴一颗智慧星。

   七、作业

  查找或编写字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大屏幕展示12朵美丽的花,环抱着12个生字)比一比,谁认得多。

   二、学习新课

  1、自读第2则谜语;和同桌共读并交流谜底,能解释给同桌听就更好了。

  2、汇报学习成果。

  形式多样,可熟读成诵,可找好朋友读,同学们拍手齐读,丢开书本背诵。

  3、自学第3则谜语。

  在组长带领下,先熟读,然后逐句讨论,最后猜字,并练习背诵。

  4、汇报自学成果

  教师恰当引导,并板书四个偏旁,及加偏旁的四个字。

   三、指导书写

  1、指名到黑板上书写“谁、怕、跟”,师生互评。

  2、指导写“量、最”。“量、最”上边的日要写扁些,日下的横要长。重点指导书写“最”字。

   四、复习巩固

  1、复习12个生字,各组一个词或几个词给同桌听。

  2、小组内练习听写本课“我会写”中的6个字,写后互相订正。

  3、个人自荐展示读谜语。

   五、拓展延伸

  1、师生互动,出谜、猜谜,(发散思维)。

  2、练习背谜语,能背几则背几则。

   六、作业

  继续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猜谜活动

识字教案 篇3

   教材简说: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它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从小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以后的说话、作文,将大有裨益。

  “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难点:体会词语中的韵律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预设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读词识字

  1、出示“识字4”中的成语,听老师示范朗读。

  2、学生自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朗读成语时,要注意咬字吐字。本课平、翘舌音的字较多,要注意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5、小组合作识记生字,并说说识记的方法。

  提示:村—寸,用“减一减”的方法;工—功,用“加一加”的方法;彰—障,用“换一换”的方法。

  三、朗读感悟

  1、师生对读。老师读前一个词语,学生对后一个词语。

  2、生生对读。一人读一个词语,或一人读一节,互相正音。

  3、齐读,指导读出韵味。注意体会韵脚的读音:长—彰;天—山;功—成。

  4、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1)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这个故事……

  读了××××这个成语,我知道了什么

  (2)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四、写字指导。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五、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有关成语故事的书,如《成语故事精萃》、《成语故事漫画》等,或进入“小学语文www.pep.com.cn/xiaoyu/”网站查阅“学生版——阅读文库”中的“成语故事”。积累几个自己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再次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预设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

  1、用开火车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看字卡说词语。如,“寸”——“寸有所长”。

  3、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同桌互读。

  泰山 豹子 徒弟 水渠 尺寸 利益 益虫 功劳 功课 表彰

  二、朗读课文,运用成语

  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能流利地读词语,为了让你们更有滋有味地读课文,老师想了一些读书的方法。

  2、如拍手读,站起来与同学拉起手来读,分男女同学读,也可以像上节课那样接读词语等方法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3、快速浏览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与本课的哪个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

  三、资料交流,积累成语

  1、说说自己课外搜集的成语以及成语的意思。

  2、教师把学生交流的成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有意识记忆,积累成语。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本》上的练习。

  五、课外作业

  1、把自己积累的成语做成识字卡在班级里展出。

  2、继续看成语故事,积累相关的成语。

  附资料袋: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运用的场合不同,尺有显得短的时候,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比喻每个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坐井观天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出自《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管中窥豹

  管,竹管;窥,从孔隙中看。从竹管孔中看豹,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见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障,遮挡。一片小小的树叶挡住了眼睛,就看不见远处高大的泰山。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全体。

  5、相得益彰

  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原指君臣之间相互配合更能发挥各自特长。后泛指两者之间互相映衬,更能显示各自的长处和优点。出自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6、拔苗助长

  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是个寓言故事,说明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7、瓜熟蒂落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就会成功。出自宋代张君房《云芨七签》:“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8、水到渠成

  渠,沟渠。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出自宋代苏轼《答秦太虚书》:“水到渠成,不须虑。”

识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 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准备 卡片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

  人夸的好孩子呢?

  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新课教学,生字教学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二)生字教学

  1、出示带拼音词语,识记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三、写字教学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交流

  3、练写

  四、课文教学

  1、出示一幅画,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学习第一句话: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

  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2、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学习最后一句

  (一)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二)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三、写字教学

  洗扫认真

  1、教师范写

  2、生描红交流

  3、生练写

  四、朗读课文

  五、拓展

  1、念儿歌

  教学总结

识字教案 篇5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认识笔画“”,能利用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正确诵读韵语,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识字4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重难点 :读准 “采、牛、虫、蟀”的音,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渗透学法

  1、出示课文插图,启发谈话:“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 看,边玩,边学习《识字4》中的词语,好吗?”(出示生字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这课生字词。(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图画了解词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已经认识课文中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可以重点学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

  [教师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二、创设情境,看图学词

  1、教师引导谈话: “今天,我们到野外去的任务是什么呢?”(随机出示词语:观察采集昆虫)

  (1)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2)指导看图:“瞧,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在观察、采集昆虫了,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两人合作在图中贴卡片词)齐读词语。

  让学生联系图画,说说“观察、采集”的意思。

  [文中的插图和表示事物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教师借助图画创设虚拟的探究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动手贴卡片的活动中,自主识字和解疑。]

  2、引导读词:“我们要观察、采集哪些昆虫呢?”(随机出示词语:螳螂蚂蚁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1)让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2)引导质疑:“在大自然中采集昆虫,首先要学会观察和寻找,课文中哪些昆虫自己从未见过?”(学生质疑、解疑。)同座讨论,在图中哪些地方能找到这些昆虫。(课前将昆虫模型贴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3)指名“采集昆虫”。(要求学生将“采集”到的“昆虫”摆在黑板上相应的词语下面。去拼音认读词语。

  (4)拓展延伸。电脑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说说昆虫的名字,听听蟋蟀的叫声,看看蜻蜓捕捉害虫的样子。(出示标本)谈话:这是小朋友们采集的昆虫做成的标本。这些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供人们欣赏和研究。让学生说出6种昆虫中,谁是“除害能手”?(小结:像蜻蜓、螳螂这样的益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到课外书中查阅有关资料,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不要伤害益虫。)

  [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活动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认识事物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既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又适时给予指导,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3、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哪些地方采集到昆虫?(随机出示词语:田野 树林花丛)请会读的小朋友起立读。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总结全文

  1、让学生自己试读词串。

  2、指名读。

  3、教师引读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干了哪些事?(指导读:观察 采集昆虫)。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指导读:田野 树林 花丛)。我们观察、采集了哪些昆虫标本?(指导读: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4、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配乐朗读词串。

  5、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拼音读准了字音,借助图画

  理解了词义,相信小朋友能想出许多好办法记住字形。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出示文中4个生字,学生借助笔顺表书空笔顺。

  2、让学生自主记字形(选自己认为最容易记的字交流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如“牛”①数笔画记忆;师示范写“牛”②联系事物记忆,板书象形字;③熟字“二”或“十”加笔画记忆)。

  3、指导学生描红“牛”,“田。

识字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学习字“江”,初步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读兴趣。

  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字卡一张,小字卡若干。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律动

  “小手上拍拍,小手下拍拍,小手小手伸出来。”

  2、请小朋友们看幻灯片

  请你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江河的图片)

  3、出示“江”字卡。

  引导幼儿学习“江”字。

  4、游戏

  拍卡片游戏: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并且喊一喊“江”字宝宝。

  给字宝宝穿衣服游戏:小朋友都有各种颜色的衣服,“江”字宝宝也有,穿不同种颜色的衣服来让幼儿认字。

  “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江”字宝宝也有自己的家,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把迷路的“江”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活动延伸

  通过对“江”字的学习,引申出相应的词语。如:江水、长江、江山如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