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们要谨防哪些骗局?

5月22日,在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 #战疫帮忙# 紧急求助热线直播中,家住浦东新区花木路718弄市民朱先生通过今日头条上海频道“战疫•帮侬忙”#战疫帮忙#入口向“新民帮侬忙”求助,疫情封控中,妻子的抑郁焦虑不断加重,竟让人乘虚而入、乘“疫”打劫,短短2小时被骗走62.9万元。

第1个回答  2022-05-27
美媒:“我只想帮忙”——上海居民在疫情中团结互助
转自 4月30日 腾讯网 参考消息 企鹅号
参考消息网4月30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26日发表题为《“我只是想帮忙”:混乱之中,上海居民团结互助》的报道,关注在上海战“疫”期间,民众如何互相帮助,暖心守“沪”。全文编译如下:

上海的丁婷婷(音)所在的社区因新冠疫情封控4天后,她开始担心楼下的独居老人。她敲开了老人的家门,发现他的食物储备正在减少,却不知该如何上网购买更多食物。

丁婷婷帮这位老人买了食物,还想到了附近其他的独居老人。于是,她和朋友们创建了一些微信群,将需要帮助的人与附近可提供食物和药品的志愿者拉进来。当一名女士的公公突然晕倒时,志愿者找到一位能帮忙的邻居,他带着血压计迅速赶到了现场。

在消灭病毒的不懈努力中,中国主要依靠居委会等组织的大量基层党员来安排大规模检测,以及协调前往医院和隔离设施的交通等。

而随着最近上海的感染者激增让社区工作者应接不暇,部分居民难以获得食物和药物,或者无法照顾宠物。有些人选择主动出手,自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有三分之一以上户籍人口超过60岁的上海,人们尤其担心老年人被遗忘。许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也无法使用微信和网购APP。出不了门令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上海出现了大量新志愿者。在这个人口众多的中国大都市里,一种社区意识发展起来。而许多人说,其实在疫情暴发之前,他们更熟悉自己的同事,而非邻居。

志愿者还在网上分发表格,让需要帮忙照顾宠物的居民进行登记。这样,当宠物主人病毒检测呈阳性时,相关团体就能帮忙把宠物转移到临时住所或寄养处。

还有些人选择以自己的方式来缓解上海居民在封控下的日常生活压力。他们在网上整理有用的信息和指南,或为疲惫的邻居制作点心、编辑视频来鼓舞士气。
第2个回答  2022-05-25
骗子可能会说行程码,健康卡等变成黄,红码可能,让你填写银行卡,个人信息与缴费。当汇款成功后便无影无踪。
第3个回答  2022-05-30
骗子会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谎称我们的健康码、检测报告等出现了异常,要求我们前往公安机关核查。获取了我们的信任之后,骗子就会主动提出将电话转接到他们假冒的公安局的电话,然后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为由诈骗钱财。
第4个回答  2022-05-25
1.以“献爱心”的形式行骗
2.虚假口罩广告行骗
3.以“捐赠”为名实施诈骗
第5个回答  2022-05-30
一个是谣言,不要随便船舶谣言,如果谣言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要相信公共机关的声明,另一个要有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
另一个是所谓的让利行为,一般看着都是有利可图的行为,都是可能是一种骗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