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有多少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9-05-28
全省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901万人,占总人口的51.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788万人,占总人口的48.4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58个百分点。2000年11月1日0时,全省共有家庭户111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610万人,占总人口的97.86%,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23人,比1990年的3.9人减少了0.67人。
第2个回答  2013-09-26
据抽样调查测算,2008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3825.0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91%,死亡率5.68%,人口自然
第3个回答  2013-09-26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三十年

2008-07-15 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局 人口问题是关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社会发展首先取决和依赖于人的自身发展,最终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省人口数量、质量及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创造了社会抚养比较低、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劳动力资源充裕的有利时期,彻底改变了我省人口发展的轨迹,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人口发展取得了十分巨大的可喜变化。 一、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据2007年全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7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以下简称总人口)3824万,男性人口1931.1万,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50.5%,女性人口1892.9万,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49.5%,性别比(女=100)为102.02。人口出生率为7.88‰,死亡率为5.39‰,自然增长率为2.49‰。全省共有家庭户1307万户,家庭户平均户规模2.92人。全省共有城镇人口2061.1万,城镇人口比重为53.9%,乡村人口1762.9万,乡村人口比重为46.1%。黑龙江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9%,按人口总量排序,居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第15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85人,比全国低52人,人口密度按由小到大排序,居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第6位。 根据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年度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字比较,1978年全省总人口为3129.6万人、1982年为3281.1万人、1990年为3543万人、2000年为3807万人、2007年为3824万人。从1978年至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四年间,共增加人口151.5万人,年平均增加37.8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19%;从第三次人口普查至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八年间,共增加261.9万人,年平均增加32.7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4%;从第四次人口普查至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十年间,共增加264万人,年平均增加26.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2%;从第五次人口普查至2007年七年间,共增加17万人,年平均增加2.4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06%。以上数据表明,1990年以前全省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第四、五次全省人口普查期间人口增长速度较缓慢,特别是2000年之后人口增长速度最慢,年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仅为0.06%。一方面原因是我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在人口政策外力作用下,出生率下降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原因是我省近20年来一直为人口净迁出省份,特别是近十年来基本保持平均每年7—8万的人口净迁出水平。可以说,以上两种原因导致了我省总人口增长缓慢,同时也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作用,经过三十年的人口发展演变,我省人口发展已达到历史最低点。二、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完成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伴随着黑龙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生产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即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演进,实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为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对于黑龙江人口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是“过渡型”向“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转变的关键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继1978年至九十年代中期的近二十年里,全省人口出生率都保持在20‰以下。1995年以后持续下降,均低于15‰,2000年开始至今均在10‰以下。可以说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是外力作用的产物,没有人口政策的作用,我省人口出生率也不会下降得这么早、这么快。自1979年国家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口号后,各级政府开始对人口的增长进行有计划地控制,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人口猛增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妇女总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由1974年的4.21降至1981年的2.12,已低于更替水平(2.16)。1982年以来,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了晚婚晚育教育,妇女总和生育率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来看,仍在更替水平以下继续稳步下降。进入到九十年代,由于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育观念进一步转变,199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1,2000年已降至0.88(调整之后公布的总和生育率为1.15),与全国同期水平(1.22)相比低0.34。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11(未调整),比全国同期水平1.43(也未调整)低0.32。可见,我省人口仍继续稳定在更替水平及全国水平以下,在黑龙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增长向现代型低增长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我省已全面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三、人口素质明显提高1、人口健康素质高于全国水平。自1978年以来,全省总死亡率(某年某地每千人人口中死亡人数)基本在5‰左右波动,1990年最高为6.35‰,2007年降至5.40‰(见下表)。 全省1978年以来总死亡率的变动与全国比较 单位:‰年份黑龙江省全国19784.686.2519804.866.3419854.766.7819906.356.6719915.76.719926.126.6419935.526.6419945.476.4919955.336.5719965.056.5619975.176.5119985.326.519995.496.4620005.56.4520015.496.4320025.446.4120035.456.420045.456.4220055.26.5120065.186.8120075.46.93 数据显示, 黑龙江省自1978年以来总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虽然也出现过波动,但幅度不是很大,特别是近十年来一直在5.0—5.5之间窄幅波动,总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2000年和2007年,黑龙江省人口总死亡率分别为5.50‰、5.39‰,分别比全国同期总死亡率6.43‰、6.93‰低0.93个千分点、1.54个千分点,一直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与全国同期的总死亡率变化趋势比较,我省的总死亡率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变动幅度稍大于全国的波动水平,但变动趋势基本仍和全国相近。从身体素质看,全省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我省六十年代初期,婴儿死亡率大致在50‰左右,1978年国家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实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科学接生,住院分娩”两项制度,使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我省婴儿死亡率已降至34.69‰,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已降至27.48‰,2000年,根据我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调整推算婴儿死亡率为23.0‰,略低于全国同期婴儿死亡率(28.4‰)。另外,我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显著。据有关资料计算,我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61年为57.47岁,1981年为68.56岁,2006年为72.95岁,与全国比较,黑龙江省平均预期寿命增长较快,除个别年份外,均高于全国。一方面说明我省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也表明我省人口年龄构成仍相对较轻。2、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黑龙江省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人口文化素质迅速提高,人口总体素质亦有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全省教育布局、结构更加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类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见下表)。 黑龙江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对比受教育程度2005年1%抽样调查2000年 “三普”1990年 “四普”2005年与2000年比较增长幅度(%)2005年与1990年比较增长幅度(%)2000年与1990年比较增长幅度(%)合计3398.373221.392691.485.49 26.26 19.69大学232.69174.1675.3533.61 208.81 131.13高中529.28503.09413.125.21 28.12 21.78初中1590.351411.331002.212.68 58.69 40.82小学1046.051132.831200.81-7.66 -12.89 -0.06 数据表明,自1990年至2005年,十五年间全省人口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从文化素质看,2006年全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1年,居全国第五位;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看,高学历人口增长迅速尤以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增长最快,增长了2倍多,其次是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人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实施使得适龄儿童数量减少,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通过对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重心已由初中偏向小学向初中偏向高中转移,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在占全省学生总数中的比例更加合理,由1990年的1.3:33.1:65.6调整到2000年的3.5:47.2:49.3、2005年的6.85:62.37:30.78。表明黑龙江省人口接受教育层次有明显变化,人口文化素质有显著提高,同时也反映了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自1990年至2005年十五年间,我省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和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5年,全省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为182.26万人,文盲率为6.18%,比全国同期低4.86个百分点,与我省2000年“五普”比低0.2个百分点,比1990年“四普”比低8.75个百分点。按由低到高排序,我省居全国31个省(直辖市、区)的第八位,与2000年相比,在全国的位次又前进了一位。说明我省文盲率的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扫盲工作成果显著。四、劳动力资源充足,就业压力有所减轻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黑龙江省劳动年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2652.12万人,占总人口的69.4%(见下表)。 黑龙江省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普查及1%调查年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与前期比较平均每年增加人数平均每年递增19531190629.552.9--19642053983.747.932.20 4.14198232811836.35647.37 3.53199035432238.263.250.24 2.51200038072614.368.737.61 1.57200538202652.1269.47.56 0.74自1982年至2005年二十三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66%,而劳动年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61%,明显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1990年以前,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人数持续上升;1990年之后,虽然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绝对数呈下降趋势,但平均每年劳动年龄人口仍保持净增长。一方面表明我省劳动力资源总量增长迅速,充足的劳动年龄人口为全省经济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表明自1953年以来,我省劳动年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不断下降,2000—2005年降至0.74%这一新的低点,特别是近10年来,我省总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同时净迁出人口中大多为青壮年人口,我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势必将不断趋缓,并且伴随着全省就业安置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劳动力人口素质的迅速提高,我省就业压力将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五、城镇化步伐加快黑龙江省城镇人口比重一直是全国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的城镇人口主要是解放后伴随着现代化大企业的建立,森林、矿产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国以来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石油、木材和商品粮基地,计划经济时期得到了重点扶持,人才集聚效应和国有经济成份显著,使黑龙江城镇化率逐步提升,并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看我省城镇化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其特点是两高:即起点高、水平高,增长态势为先快后缓。1949年,我省城镇人口比重为26.3%,比全国高出15.7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国1990年水平。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社会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使积压多年的城镇化发展能量得到有效释放,结束了城镇化长期徘徊不前的状况。2000年我省城镇人口比重达51.9%,全国为36.2%,比全国高15.7个百分点,排在三个直辖市和粤、辽、浙三省之后,居全国第7位。我省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12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061万人,增加了938万人,城镇化比重由35.9%提高到53.9%,提升了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市数量由9个增到31个,平均每年增加近一个城市,初步形成了具有综合型、资源型、边贸型和旅游型等多功能的城市网络体系。近几年伴随着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快速发展,以及牡丹江、鸡西、佳木斯等城市经济圈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