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0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同个性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有人坚定地认为朋友遍布世界,碰到困难主动找身边人帮忙。

热情积极的她们,一般都能得到别人的热情帮助,日子自然会过得比较顺顺利利。

但是还有一种人却有点特别,尽管他们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却还是不愿轻易寻求帮助。他们认为给人添麻烦是件非常不合理和繁杂的事,宁愿自己去解决。有时候为解决目前的困难,这类人宁愿多花一点时间、多花一点钱,而不愿去亏欠他人。

站在人际交往角度来思考,那些不想给他人添麻烦的人可能更可能是推心置腹、知难而进的朋友。因为跟她们在一起总是更轻松、更自在、更不需要担心会被自己的种种麻烦事困扰。

但是心理学家认为这类人具有比较危险的个性,不值得深交。

心理学上把这一个性称为圣母型个性特征,具有这一个性的个体在交往中性格比较内向,讨厌与别人进行过多毫无意义的对话。在人际交流中,她们通常处于被动的一方,好友也经常感到自己亲密感与 社会 支持不足。

在心理学中人们习惯于概括出个人的稳定行为特征与思想倾向,而这些各不相同的行为与思想正是每一个个体的个性所在。生活中不爱惹事生非者,却被众人视为“圣母病”病人。这种人心理不是很好。

他们往往以为只有无限制地迎合他人的偏好,才有可能使他人对他们产生好感,承认其存在。甚至她们对于下一步将要从事的工作诸般不满意而又不能张口回绝。长期无条件服从别人的思想的确能保持这些人和别人之间的关系。

只不过这种人忽略了人际交往的最关键因素——恰当地自我暴露。自我暴露不足的人在与人相处中会有意压抑内心真实的思想与 情感 ,掩饰其生活或者 情感 层面上的需要。

这句话让别人完全弄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对亲密关系不利。长期积累负面情绪还会使其心理 健康 产生问题。常言道:不爆于无声,必亡于无声。这句话较好地概括了这类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具有这种圣母型人格特征者很难达到充分相信别人的程度。即便已与一些人有相当密切的联系,潜意识也能让其保持警觉而不愿相信彼此所言。

她们还故意把现实中的自我藏起来,充当别人希望她们做的人,这就是日常生活与工作中。

这种互动只流于形式,保持着得体的礼貌,所以这种人也难以有结交的朋友。它是人际交往中令人恐惧的信号。

理想中的朋友关系应该是两方都很熟悉对方,只要一眼神、一举动都可以理解对方心里的想法。我们不可能了解人们心中真正的需要,不可能做得更够让人们感动和开心。

这就连两个人在一起够久了,关系都不会深入推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个体能够强行抑制其本能或者真正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呈现。长期抑制自身的需要,会导致感情爆发后更大的损失。

这些具有圣母型人格特征者表面上只简单地从别人的安排与思想出发,但事实上却又不断地抑制着自身需要而委曲求全地活着。再加上这种人通常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分享心情。

所以这种消极的 情感 无法排解很容易使其产生更加极端可怕的表现。

许多恐怖或者反 社会 案件中的罪犯在日常生活里显得诚实本分。从这一点上看,那些具有圣母型人格特质者很危险。

由于我们弄不明白到底什么将成为压垮它们的最后一截稻草。有时候人生中小小的冲突都会使它们完全迸发出来,把过去的委屈都传递给我们。现代心理学指出:人的个性有可塑性。

如果你发现你有这种令人畏惧的圣母型人格的话,你可以试着用某种自觉的举动来修正你错误的观念。

例如在平时的工作或者生活当中,常常会主动积极地和别人进行交流,抒发心中真正的感受。这段感情可能正向快乐,或者对于一些事感到不满意。

当你对别人吐露心声的时候,请挑选真正乐意帮你、能倾听自己真实心声的人。它们的协助将让我们认识到这些需要是可理解、可接受的,而我们完全不必抑制心情。

做为普通人,只要发现周围的朋友都具有这种个性,就会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

从整体上看,喜怒哀乐是人的常态,大家不必故意抑制生气。只有直面人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才会使我们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与心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