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高中化学中的四种晶体,如题,请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5

如何区分高中化学中的四种晶体,如题,请说

高中阶段只要记住:金刚石C、二氧化矽SiO2、金刚砂SiC、矽单质Si是原子晶体,其他都不是,因为他们不能组成分子(二氧化矽得名是因为氧原子个数与矽原子个数比值为2)⒈原子晶体是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一般熔沸点都很高.硬度也很大.不导电.⒉而分子晶体是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晶体.熔沸点很低,硬度也比较小.有的水溶液也导电.但大部分不导电.◆...晶胞的识别和计算:在晶体结构中切割出一个基本结构单元.明确这个晶胞中的某一点.一条棱.一个面分别为多少个晶胞所共有.这一个点.一条棱.一个面对一个晶胞的贡献只能是它的1/m(m为质点周围晶胞数),这也是平均值原则.[可能有点深]简单点总结下规律吧:①处于顶点.同时为8个晶胞共有.仅占1/8②处于棱上.为4个晶胞共有.仅占1/4③处于面心.为2个晶胞共有.仅占1/2④处于体心.完全属于晶胞占有1个.

如何区分高中化学中的四种晶体!

晶体
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固态物质有晶体与非晶态物质(无定形固体)之分,而无定形固体不具有上述特点。
组成晶体的结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在一定的点上,这些点群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叫做晶格。排有结构粒子的那些点叫做晶格的结点。金刚石、石墨、食盐的晶体模型,实际上是它们的晶格模型。
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具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熔点和各向异性的固态物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固态物质是否为晶体,一般可由X射线衍射法予以鉴定。
晶体内部结构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有规则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组成一定形式的晶格,外形上表现为一定形状的几何多面体。组成某种几何多面体的平面称为晶面,由于生长的条件不同,晶体在外形上可能有些歪斜,但同种晶体晶面间夹角(晶面角)是一定的,称为晶面角不变原理。
晶体按其内部结构可分为七大晶系和14种晶格型别。晶体都有一定的对称性,有32种对称元素系,对应的对称动作群称做晶体系点群。按照内部质点间作用力性质不同,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一般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
大多的盐(除ALCL3外,它是分子晶体),
强碱,
(碱)金属氧化物。
特例:NH4CL(氯化铵)是有非金属组成的离子晶体,你看是铵根,有金字旁,所以把铵根看做是金属根(也许这样说不是很准确,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原子晶体:高中阶段记住有单质矽,碳化矽,金刚石,石英。最好要晓得B硼,会在元素的对角线法则里出题,你知道一下就行了。
分子晶体:由共价键组成,非金属或不活泼(非)金属形成(HCL,ALCL3)。主要包括 气态氢化物 ,含氧酸 ,非金属氧化物。
有三种键: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原子),配位键(提供电子对,要知道NH4-)
金属晶体 :金属单质。由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移动的电子组成。
关于范德华力,首先,它不是一种化学键。它结合的是分子,(化学键列如共价键是结合原子)。分子的熔沸点与范德华力有关。分子半径越大(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强,分子融沸点越高。范德华力改变三态,不改变分子原有性质。
有阴离子就有阳离子,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金属晶体)。
除了分子晶体有分子式,别的都没有,像NACL是NA离子与CL离子之间个数的比值为一比一。
一般就这些了,其实要延伸的话还要到氢键,分子的极性问题需要的话就作为问题补充上来,希望能帮到你。 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区分高中化学中的“四同”

“四同”的概念及其物件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 同元素原子
同素异形体 同元素结构不同 单质
同系物 结构相似组差n个CH2 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化合物
1.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常见同位素:氕氘氚 / 氧16 氧17 氧18 / 碳12 碳13
同位素的特点:属于同一原子 同一元素 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常见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 红磷-白磷 O2-O3 C60-C70
2.同系物
同系物的性质:随碳原子个数增加 熔沸点升高 且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
同系物的判断:“两同一差”原则 即同通式同结构组差n个CH2
互为同系物的五大结论:1)必符合同一通式 2)必为同类物质 3)组成元素相同 4)结构相似但不一定相同 5)分子式不同
3.同分异构体
“五同一异”原则:同分子式同最简式同元素同相对原子式量同质量分数 结构不同
确定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1) 等效氢法
烃的一取代物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看处于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数目.可用“等效氢法”判断.判断“等效氢”的三条原则是:
①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甲烷中的4个氢原子等同.
② 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是等效的;如新戊烷中的4个甲基上的12个氢原子等同.
③ 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注意:在确定同分异构体之前,要先找出对称面,判断等效氢,从而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2)对称轴法
对于多个苯环并在一起的稠环芳烃,要确定两者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则可画一根对称轴,
再通过平移或翻转来判断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3)定一移二法
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位置以
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
1)基本方法(对于链烃):先直链后支链 然后每次把主链碳原子数减一个来作支链
注意:对称位置不重复 支链不加两端 支链由少到多 两个支链的关系有邻—间—对
2)甲基移位法(对于烃的衍生物):先将官能团至于一端逐个逐位的将甲基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高中化学四种晶体的化学稳定性强弱如何判断

原子晶体:化学稳定性由键能决定,共价键越牢固,化学性质越稳定。比较共价键强弱,可以从键长入手。中学阶段可以简单的认为共价键的键长为成键双方原子的半径和。
离子晶体:稳定性由离子键强弱决定。离子键的强弱和成键双方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和成键双方离子半径和成反比。可类比物理学的库伦定律公式记忆。F=K Q1.Q2/r^2
分子晶体:化学稳定性也是共价键所决定,所用方法类似于原子晶体的比较方法。
金属晶体:化学稳定性由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和离子半径有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高中化学中的黄色晶体有哪些

斜方晶系 硫,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立方晶体 金,这容易被忽视!
AgBr:淡黄色,难溶于水
AgI:黄色,难溶于水,
后面两种是高中化学题里面推断的很重要的两种!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化学中的晶胞?

晶胞是能完整反映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分布之化学-结构特征的平行六面体单元。
整块晶体可以看成是无数晶胞无隙并置而成的。
无隙——相邻晶体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即晶胞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高中化学里四种晶体的溶解和熔化断不断键

分子晶体的熔化与溶解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离子晶体熔化和溶解破坏的是离子键。

高中化学中的mole

摩尔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e。
根据科学实验的精确测定,知道12g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6.02×10^23。
科学上把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符号是n)的单位,简称为摩,单位符号是mol。
1mol的碳原子含6.02×10^23个碳原子,质量为12g。
1mol的硫原子含6.02×10^23个硫原子,质量为32g,同理,1摩任何原子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式量)。
同样我们可以推算出,1摩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物质的式量。
水的式量是18,1mol的质量为18g,含6.02×10^23个水分子。
通常把1mol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是M),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符号是“g/mol”)例如,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写成M(H2O)=18g/mol。
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摩尔质量(M)相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之比。例如:
系数之比2∶1∶2
微粒数之比2∶1∶2
物质的量之比2∶1∶2
质量之比4∶32∶36
从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就是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运用这个原理就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各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之一。摩尔是一系统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微粒数与12g12C的原子数目相等。使用摩尔时基本微粒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体。
12C=12,是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式量)的基准。现知12g12C中含6.0221367×10^23个碳原子。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数,所以也可以说,包含阿伏加德罗数个基本微粒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例如1mol氧分子O2中含6.0221367×10^23个氧分子。其质量为31.9988g。1mol氢离子H+中含6.0221367×10^23个氢离子,其质量为1.00794g。
摩尔是在1971年10月,有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增加的国际单位制(SI)的第七个基本单位。摩尔应用于计算微粒的数量、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溶液的浓度、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等。
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关于摩尔的定义有如下两段规定:“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在使用摩尔时应予以指明基本单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上两段话应该看做是一个整体。0.012kg碳—12核素所包含的碳原子数目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目前实验测得的近似数值为NA=6.02×10^23。摩尔跟一般的单位不同,它有两个特点:①它计量的物件是微观基本单元,如分子、离子等,而不能用于计量巨集观物质。②它以阿伏加德罗数为计量单位,是个批量,不是以个数来计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数量。也可以用于计量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例如,用摩尔计量硫酸的物质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23个硫酸分子。摩尔是化学上应用最广的计量单位,如用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液中的计算,溶液的配制及其稀释,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及热化学中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单位。

【高中化学】区分:晶体结构和晶胞?

晶胞是晶体的代表,是晶体中的最小单位。晶胞并置起来,则得到晶体。晶胞的代表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二是代表晶体的对称性,即与晶体具有相同的对称元素(对称轴、对称面和对称中心)。
不是.晶胞是最小重复单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