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知觉的发育--视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人体接收的信息(包括图像和文字)有80%来自视觉,视觉系统是在婴幼儿出生以后才开始发育的,人的眼睛能看到物体并区分颜色,是因为物体会发光或者反射光。所以光是产生视觉的物质基础,也是色觉的基础。

出生后1个多月时小儿由于通过眼睛接收视觉信息的视觉结构和视神经还没有发育成熟,具体地说,他们的视网膜上的锥体细胞还没有发育成熟,看到的只是光和影,视力不到0.1,他们的最佳焦距是20~38cm之间,仅看清眼前15~30cm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也就是说宝宝吃奶时刚好可以看到母亲的脸。

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婴儿在2个多月时,色觉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3个多月时已能辨别彩色与非彩色。

婴儿对色彩有偏爱, 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于也正是这个道理。在3~4个月期间,小儿双眼对焦时能产生立体感,对光谱的感受度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6~12个月是宝宝视觉的色彩期,也是宝宝视敏度发展的关键期。

也有的专家认为,对色彩的敏感在出生后四个月就开始产生了。1岁到3岁阶段,小儿的视觉进入建立立体感的黄金时期,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们的现觉开始从认识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过渡。

3岁到6岁是宝宝视觉发展的空间期, 他们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大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此时宝宝的视力才达到成人的水平。7岁以后,小儿的视觉追踪能力随阅读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视知觉的内涵包括视觉动作整合(即所谓的手眼协调)、视觉分析技巧(针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以及空间视知觉(分辨自己与周围环 境的相对关系)三种。小儿出生后,即开始进入视知觉发育的关键期。

婴幼儿的视觉发育关键期在2岁前,如果此阶段缺乏适度的视觉刺激,将使眼睛的视锥细胞无法成熟,脑部的神经连接难以建立,视知觉中枢也无法发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