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每日一练答案(2021.5.14)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观。选项A,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启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故A正确。选项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故B正确。选项C,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故C正确。选项D,学生是完整的人,强调老师要用完整的眼光、综合的角度看待学生。容错教育基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认为学生犯错误只是暂时的,只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故本题选D。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的教师观。题干中描述李老师让同学们结对背书互相点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故本题应选A项。选项B,发挥了学生的自身优势。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特长、优势,故说法与题干不符。选项C,体现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说法错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故排除。选项D,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题干中同学们只是互相背书做点评,并没有涉及到通过实践、动手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故说法与题干不符。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访的注意事项。家访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的重要途径,家访中,尽量“三头对面”,保持信息的对称。所以不能用现代信息工具替代家访,排除A选项。由于班主任不能随意批评家长,排除C选项。家访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项工作应该面向全体同学,而非只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排除D选项。在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受访学生的在校表现作一番较为全面的归纳,包括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组织纪律性、尊师爱友及参加各项活动的情况,等等。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也要提前了解,这有利于提高家访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家访中,尽量“三头对面”,保持信息的对称。班主任、家长、学生三方一起互相交流,有话当面说、有问题当面谈、有要求当面提,既有助于联络感情,也会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关爱及家长的期待。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家校合作。家校合作的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家校合作方式。家校合作增强了家长的教育责任感,能够促使家长积极主动地采取适宜的方式教导子女。家校合作目标一致能够实现从“5+2=0”到“5+2≥7”的转变,进而产生教育叠加效应。A、B、C三项是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家校合作中学校教育应该对家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而不是全方位地指导,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具特殊性。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他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特别突出遗传的作用,而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A项正确。B项,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此项为干扰选项,排除。C项,高尔顿著有《遗传的天才》(1869),书中提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此项为干扰选项,排除。D项,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认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把它们加以任意改变,使他们成长成任意类型的人,可以是医生、艺术家、律师,甚至是乞丐和强盗。”在华生的眼中,儿童生活的环境就像是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这一点上,华生和霍尔的观点恰好相反。此项为干扰选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分支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这种学制试图融合单轨制和双轨制之长,兼顾公平与效益;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题干中,萌萌的同学有的考入了普通高中,有的考入了职业中专,还有的去了高等技术学院。在上高中之前同学们和萌萌一样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教育但在进入高中阶段后进行了分支。因此,这种学制类型属于分支型学制。C项正确。A项,双轨学制的其中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该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单轨学制的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该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没有综合型学制这一说法,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发论。内发论强调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题干中的“优生学”是研究如何改良人的遗传素质,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优生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人类遗传学,体现的是内发论的观点。B项正确。A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二因素论企图克服内发论和外铄论的片面性,主张个性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1903年,清政府任命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三人重新修订、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西方现代学制可归结为三种基本的学制类型:(1)纵向划分学校系统--双轨学制;(2)横向划分学校系统--单轨学制;(3)分支型学制。其中,单轨制的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升入大学。A项正确。B项,双轨学制指的是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欧洲国家都曾采用过双轨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C、D两项,分支型学制也可以叫做Y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A。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目的,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发展”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D项正确。A项,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但不是最为根本的区别。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现代教育提倡探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古代教育中孔子提出“启发诱导”,同样也注重发展学生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并非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