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市场乐队的第二张专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中文名称:七种武器
资源类型:MP3!
发行时间:1999年12月31日
专辑歌手:超级市场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专辑名称:七种武器
专辑歌手:超级市场
发行日期:1999年12月31日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2日
专辑类型:电子
唱片公司:摩登天空 这是“超级市场”的第二张专辑,与它的上一张《模样》一样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唱片架上,又悄无声息的被唱片店里漂亮的或不那么漂亮的导购小姐放到了最下面的一层。它淡色调的封面是无法吸引那些含着“鱼父之宝”晃动着两条长腿的短裙女孩儿们的视线的。当然它可以注意到她们纤细匀称的小腿,但与此同时也就丧失了与她们精美的小挎包中蓝色的CD机温存的机会。这可真伤感。
《七种武器》是我喜爱的古龙先生生前所写的系列小说中用到的名字;超级市场是我常去的购物场所,我喜欢推着购物的小车在堆满我喜爱的食物的货架中穿行;我也喜欢这张唱片,它是一个质朴的盒子,里面装着关于你的记忆。“超级市场”是个三个人的电子组合,这次他们加入了另外四个可爱的家伙一起玩出了这张作品。气质上比上一张要松散一些,迷人的吉他乐句少了很多,涩色的音效和乒乓采样赋予了这张专辑更多的电子成份。这也很好,因为这是羽伞他们喜欢的。音乐就是这样,它与听觉之间只有着单薄的友谊。
“所有人都期待着那么一天,星期天去实现所有的梦想……”如果一个女孩子懒懒的趴在你耳边对你说出这句话,你会不会爱上她?……你应该不会,但是你总该记住她的。这是我喜欢的第六首歌,一份关于慵懒的记忆。这也许不是羽伞他们的用意,但谁也不能抑制我的梦想。你的梦想呢?它是不是也在架子的最下面的一层?但这不重要,它还在。……在一个美好得让人无法动忐的下午,你看着她在视野中出现。 《7种武器》专辑具有一定的无主题性,故而所有歌曲连歌名都没有,只有“S1”、“S2”这样的代号。这是新作比之上张专辑的一个颇为先锋的地方。
这张专辑的封面设计也颇为先锋,“超级市场”的“超”字被“S”替代了,“7种武器”的“种”更不知藏那儿了。如果你原本不知道他们的话,大概弄不明白那是谁的唱片。
录音效果比上张专辑要好得多,这也是新作听上去感觉比上张专辑优秀许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子音乐不等于就是电子舞曲,前者的内涵要宽广得多,创造性发挥的余地也更大些。遗憾的是非舞曲型电子音乐在这张专辑中的比例还不够大。这对乐队的电子设备和驾驭电子乐器的技术能力以及音乐的构思创作能力显然都有更高的要求。
整张专辑音乐的可听性比较高,听来绝无机械、单调的感觉,大部分曲子颇有节奏感和旋律性。
“S3”的前奏,是充满童趣的八音盒音效背景,循环往复的起承转合之间,童趣也挥发出了药性,点醒着电脑儿童的童话梦与网络少年的石头心,进而让一个低龄女青年的自说自话成为可能,吟唱起注定将要早逝的爱情——“不用怕彼此都会变得很远/只要让我不失去得那么突然……只要让我不失去得那么突然/我就会把太阳都放在家里”,情绪是有病的,旋律却是健康的,而后者的灿烂,已然逼近了遭受怀疑的边缘。我刻薄的朋友将在简析这首歌时提及小燕子与商业秘决,但它还是上不了榜,因为那段按照惯例应铁定出现在八个小节之后的、气势磅礴或如潺潺流水的点题高潮,已被热爱神秘主义的男主唱改为叹息般的低语,而这段的歌词只有一句——“Lo-Fi”。如果说低保真的爱情,依旧能把人感动到牙痒,那便是不泯的人性在作祟了。
紧接着,他们又把失落之痛灌入“S4”之中,它有着一个几乎与Suede的“Asbestos”一模一样的开头(采样?),而主体部分,却不是后者骨感四溢的如Fashion Show背景音乐般的时尚调子,其温婉和多情,已直逼我六岁时在密纹唱片里听到的八十年代内地流行曲,它的诠释者——那位传奇的外乡女子,早已忘了诡异和尖叫,执意要轻染一点微颓的感性,在五拍子的律动中歌唱蝴蝶,“我们叹息/所以变得珍贵”,这也就是圣女般的歌咏唯一可以触及到的、只可捕获矫气之心的伤感。酒醉的探戈。
而“S7”才是真正的感性之漩,这首长达9分钟的电子情诗或许可以媲美Billy Corgan的善感歌谣,“我想把我对你的感觉全都给了你/还有我的时间”,在反复中,是钢片琴的音色拯救了冷血般的节奏,而缠绵的仿弦乐间奏则成为了酒神之魂,重摹了至高一刻甜蜜的麻醉。
至于“S8”的亮丽和轻盈,权可作为“玫瑰公园”的延续。
旋律化,并不等同于媚俗,也并不是只有朴树才懂得如何讨巧,新人类们正在进一步变得机敏和自我,也让音乐成为了音乐本身,这是道理,而不是伎俩。
而在《七种武器》中,羽伞在两首作品里加重了吉他音色的沉重感,“S1”结尾处的重金属节奏吉他演奏、“S2”贯穿始终的吉他闷音和在泛音点做出的高频吉他噪声,都是羽伞追溯重金属时代的见证,多亏了节拍的音色和亮丽的旋律,才使得“S2”没有向Industrial Metal的方向发展。
长达13分钟的巨作“S8”(歌词也有数百字之多),是由Synth-pop与舞池Techno两部曲式构成,在转入第二部分时的节制性吉他演奏,让我想起瑞典乐队Teddybears Sthlm在翻唱Kraftwerk的“The Robots”时所用到的机械化节奏吉他弹奏手法,两者同为精髓性的理性勃发,用律动拍打听觉的要害。 记得1998年羽伞在前瞻他们的这张专辑时,曾说过它会“非常电子化”,但在关键时刻,他却戏剧性地转回了头,重拾回昔日的原声情结,只有“S1”的开篇处用乒乓球的音效采样作出的Breakbeat与作为CD的Bonus Tracks的铺满了303音效的“S9”和轻盈的Drum 'n' Bass小曲“S10”,才是真正的全盘电化之音,也许一切正如他在歌中的所唱的——“牛顿告诉我们/不要向上得太高”。
而我们的电子情人,此刻又变成了颓废的自我关照者,“星期天组织人们去注射吗啡”,然后是瘳败的吉他声响起,自嘲的男声像是宿醉未醒,“全在转/到处挤满害/空气中/还弥漫着Die”,这就是脆弱的狂徒瞬间气馁的结果,草率地为表象下了本质的定义,于是一切都不那么纯了,“所有的人都期待有那么一天/星期天去实现所有的梦想/但很怪从那儿又回到了这儿/我期待有束锐利的光”,接着,嗓音颤抖了起来,像是永远肾亏的Robert Smith。这是一首“S6”,在亮色泽的专辑中盗取了Portishead的阴翳,化解了乐观与时尚。而在“S7”的中段,他们开始用离奇的音效探讨实验室电声学,充满精神分裂气质的电流声肢解了后现代主义经典情歌的套路,使之内旋,并自闭成隐者的秘语。
“S5”中朱颖之子的告白,是和“S8”的Part l里之于战争的恐惧相关的,而后者的急转直下,则又使之变幻成了关乎于失败的爱情宣言,“突然间/泪水洒满我的胸膛/突然间/所有爱的人都哭了”,这其中有的是崔健式的骄傲的悲壮,而背景处,伴唱者吟念着的莫名其妙的歌词是——“前面有个大胖子”,就这样,所有的所有,都被他们一锅烩了,就像是被不情愿逗乐了的伤感女友。可还有更狠的,“星期一我给了谁……我的外地口音……”羽伞像是节日期间被迫快乐着的DJ一样把城市里的响动都串在了一起。
如何解释“摩菲”和“Oh-Ma-You-Wei”的意思,可能连羽伞自己都不知道,他在自造这两个词的同时,压根就没想过它会有什么意思,但它们在歌中时隐时现,起码能让人知道还有玄机未解。
是的,整个城市,都像谜一般让人撮火,兄弟,路还远呢,但你毕竟可以启程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