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半电影观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6
[九部半电影观后感]?为了更愉快地打发时间,三天里看了这几部电影:《杀人电影》《窃听风云》《十月围城》《金钱帝国》《珍妮弗的肉体》《莫斯科保卫战》《滑铁卢战役》《蒙古王》《穿越情欲海》《暮光之城》,九部半电影观后感。??看电影显然比看书简单多了,基本不用动脑筋,而且可以目不转睛。之前花了两个通宵看了几本书,略感疲惫,发觉如果这一年里仅有的连续一周的假期用来足不出户地看书的话,我可能会吃不消,不仅是身体吃不消,而且看过的内容也难以消受。如此,只好忽视定制的一周的阅读计划,改为看电影,连续看下来,同样也是精疲力竭。也许无论投入精力干什么事情,最后都会收获一种迷茫,而非是豁然。??我没有养成在干完一件事后就用文字进行记录或总结的习惯,譬如看完一本书就写一个读后感,看完一部电影后就写个观后感。事实上,我认为这样是有用途的,至少可以巩固一下对一本书一部电影的记忆,而不至于让你白看了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因为我们的记忆力总是靠不住的,很快你会忘记一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当一周后你和朋友谈起你看过的某部电影时你可能已经毫无印象了。这样一来无异于我们浪费了看书和看电影的时间,它的存在没有给你带来哪怕是饭后谈资的任何作用。除了"是的是的我曾经看过但不记得具体内容了"或是"我可能看过吧"诸如此类的让你感受不到力量的话。??现在我认为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哪怕是为了理理事后自己紊乱的思路。如果你看一本书看一部电影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而你对这宝贵的时间又是无比不在意的话,你还是接着看下一本书或是下一部电影了。????《杀人电影》这个美国片我并没有看完,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到一半的地方,我仍不明白它算是灵异片、恐怖片,还是谋杀片。一个晚间聚会,一对年轻情侣在吸粉之后回家,途中出现的幻觉让他们惊慌失措,而窜进了一片冰雪覆盖的森林,打电话报警求救,由于幻觉仍在,致使他们时不时就会神志不清,甚至无法向警察说明他们具体遭遇了什么身处何处。这些情景都可以理解,而且最让人气愤或是着急的地方就是,那个他们在杂货店由于幻觉所见到的神秘男人在之后的半小时里没有再次露面,根据我对情节的理解,这个人显然是一个关键人物,虽然之前并没有任何关于此人的介绍和情节引入,但是,他们却是遇到此人之后才面临一连串的诡异现象。那么作为观者,我有理由认为这个神秘男子在之后的片情中迟迟不出现是让人费解的,而只是反复地把镜头放在两个年轻人在森林里的慌乱,以及在一间木棚和一栋被遗弃的破楼里受到的惊吓,接到报警的警察又迟迟没个辙(这难怪,他们也完全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至于那个男子我却始终无法把这对年轻情侣遭遇的灵异或者看上去极为恐怖的事件给联系起来,因为什么呢,冤魂复仇?变态杀手?。不得不说看到这时候仍然没个头绪是让人泄气的,所以我选择了看另一部电影。????《珍妮弗的肉体》比它有趣的多,杀人更直接,灵异更迷人。开朗且开放的在中学就失去贞操的珍妮弗被一个二流乐队当作是处女为撒旦进行血祭以换来命运改变--乐队的走红,结果却造就了魔鬼的珍妮弗,靠吞食少男的心脏来充饥,引起了小镇的恐慌。她把这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她的竹马之交闺蜜妮蒂却让她产生了恐惧和反感,结果失去了她的友谊。珍妮弗把她的下一个目标锁定了妮蒂的男友。事先得到过妮蒂警告的男友吉姆并不相信她的所言,认为她该去看心理医生,并不认为和她即将去参加的舞会会发生妮蒂所说的情况--珍妮弗的饕餮,而他的妈妈由于对传言的担心也让他在去参加舞会时做好防备的必要。途中,精心打扮的吉姆就遇到了装扮性感的珍妮弗。珍妮弗将反间计和美人计并用诱惑了吉姆,把他骗到了荒地上一栋废弃的大房子里,里面有一个杂草丛生的游泳池,然后把他推进了泳池里准备饕餮。这时,在舞会苦等男友的妮蒂感应到事情的不妙,沿路找到了这里,发现已经魔鬼变身的珍妮弗已经咬破了男友的脖子,这激怒了她,便奋不顾身地与珍妮弗展开了殊死搏斗。珍妮弗带伤离开了那里,男友却离开了人世。为了报仇,妮蒂突袭珍妮弗的家,与之在房间的床上厮打,无意间发现了珍妮弗脖子上项链为之带去魔力的秘密,果断地抓掉了那个项链,毅然杀死了自己的闺蜜。被关进老房的妮蒂发现自己也拥有了先前珍妮弗的魔力,然后轻松越狱,找到那个此时异常走红的乐队,以各种诡异手段杀死了所有乐队成员。??美国片总是将魔鬼弄的无比肮脏、恶心,与人类的纯洁、干净形成鲜明对比。也许魔鬼被人生造出来就是为了让它面目狰狞、手段残忍、习性丑陋,从而满足人类的洁身自好的本能,并让人相信自身的美好与善良。????《窃听风云》名字起得太阔气了,里面并没有什么风云可言,只不过一次简单的窃听事件,被渲染地严肃而且极为保密,但似乎又只像是表面功夫而已,被窃听的风华公司,那些真正的头头们自有一套反窃听的办法。电影的转折点,无非就是一个并不重要的人物在带着小蜜在夜间舞会还没结束就返回大楼(并不值得怀疑),貌似要拿什么东西,拿什么东西也不得而知,倒是那个小蜜起了决定性作用,她问那个人物拿什么,在撒了一句娇之后就得知了股票将在第二天暴涨的消息,在后来成为了剧情发展的关键。至此,我们是不是当有理由相信这个小蜜是警方的一个卧底呢,显然小蜜是不重要的,肯定不是卧底,如果是的话,这所谓的经验丰富的窃听小组就形同虚设了,片名也可以改为《无间道》了。窃听到这一消息的老杨(古天乐饰演)动了心,因为儿子得了怪病需要花钱自己也患了肝癌当考虑给妻儿留一些遗产,所以正好其他监听人员去楼顶吸烟的空儿,同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小祥(吴彦祖饰演)商量,"私吞"这段内容,小祥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因为其准岳父是个大富翁,嫌他做警察薪水太低让他辞职到自己的公司做事,但他对这份工作有着天真的热忱,所以一番理所当然的心理斗争之后他与老杨在股票暴涨的个人立场上达成共识。而这事儿被他们的顶头上司阿俊(刘青云饰演)以极其敏锐的"业务"眼光察觉了,然后就是他在警察的职业操守和同事(也是兄弟)情谊之间的思想斗争,最终当然是人性化地倒向后者。??显然这部电影并不是让几个无名警察因为窃听到股票暴涨之后那么容易一夜暴富的,正所谓任何财富的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也有着肮脏的无耻的甚至是残忍的"交易",或者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老杨付出了一条腿和一条胳膊以及妻儿五口人的性命,小祥付出了生命,阿俊也失去了心爱的女人和最信任他的上司、朋友兼他女人的前夫,观后感《九部半电影观后感》。后来的事情,显然不是生者享受财富,而是为死者报仇,跟窃听本身已无什么瓜葛了。这么看来,这部电影可以叫作《不义之财》或者《职业操守与兄弟情谊》了。??记得这部电影在开始放映之前有着非常热闹的宣传,我还看到了湖南台为之操办的首发式,也是有点诱惑性的,但我当时并没有兴趣去花钱观看它。我不喜欢赶潮流,我不急着去看任何一部新片,我知道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免费地不受宣传蛊惑地有选择地去看"当时"据说很火的电影了,那时候真正的好电影会仍然留在人们的视野里,而只是靠宣传试图钻进人们大脑的片子的一把火最终会烧完而被人们淡忘。这也许是我至今没有走进电影看过一部电影的原因吧,可能有人会说去电影院观看其实是为了一种气氛和一份享受,诚然如此,没人会拿这个来和他们进行是不是要去电影院的争论,个人所好不同而已。??《十月围城》《金钱帝国》都给我的也是同样的感受。当时《十月围城》还在首映宣传的时候,就有朋友建议我去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因为它是和它同期宣传的电影中最值得观看的一部。也许如此吧,但愿人们对它的评价比《风声》《秋喜》《2012》都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去这一部电影的视角和感觉,它至少让我知道了在任何大革命之前总是会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在铺垫通往成功的道路,可笑的是并非历史记住了他们,只是影像偶然地甚至是不确切地记住了他们,而后世的人们在知晓之时可能还会认为一切只是虚构。《金钱帝国》和《证人》一样是警匪片,只不过这里警察的角色比较尴尬,讲述的故事是香港警察不光荣的历史。????连续看了两个长篇幅的战争电影《莫斯科保卫战》和《滑铁卢战役》。真的很长,《莫斯科保卫战》有五个小时,《滑铁卢战役》也有两三个小时。若不是点开了就懒得更换的话,我肯定不会总共花八个小时看这两个战争片,即使我对这段历史再感兴趣,我真的很懒。剧情没什么说的,讲的都是西方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历史仿佛并不是由所谓的人民大众谱写的,制造和改变历史的都是那些大人物,他们叱咤风云,他们挥斥方遒,他们经天纬地,他们牛逼哄哄。??《莫斯科保卫战》名字该改大一点,叫《苏联保卫战》,从希特勒准备入侵苏联开始的神出鬼没的屯兵边境和狡猾地透露虚假情报,到大规模兵团作战和无数最终形同虚设的坦克逐步进逼战场,我一直期望看到的莫斯科巷战和苏德狙击手的对决连一个画面都没有,这也许是我作为观众的要求太多,别人会说你有本事你去写剧本你去导演啊!中文字幕的翻译给我留下了一点深刻而愉悦的印象。有个苏联军官在反攻时,对士兵说,立刻给我反攻,你他妈进攻啊!还有,一个苏联士兵的机枪还没修好将军却要急着冲锋,"将军--""嗯?""机枪还没修好。""哦,你让它见鬼去吧!"希特勒的不可一世是迷人的,尤其当看到战争初期捷报频传他痛快而自信地拍了一下自己大腿的时候。我们斯大林同志的神情及打扮和那浓浓的胡子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滑铁卢战役》里的拿破仑让我想起我大学的第一个辅导员,一样的矮小,一样的脸庞,一样的暴跳如雷。这是一个神性光环渐渐消失的拿破仑,一个壮士暮年的拿破仑,一个一挥手还可以让数千人倒戈但无法挽回败局的拿破仑,一个悲剧的拿破仑。中世纪的方阵作战让现在的人看来不忍发笑,你会奇怪,他们怎么不快速地冲啊,怎么使用计策包抄啊偷袭啊,非要等到点了咱们才开始打仗,彼此很友好,队伍前进咱们都还打锣敲鼓的,真像斯大林同志说的战争所需要的艺术。看完这部片后,我把原本准备给拿破仑的敬仰给了威灵顿。他说,一个正在撤退的部队永远不会对他们的统帅心生爱戴。他还说,肮脏的今天,艰难的明天。而拿破仑却说,不要在敌人犯错的时候打断他,那是不礼貌的。????看《蒙古王》之前我以为也是战争片,看后感觉连传记片也算不上。我以为会有很多铁木真如何领兵征服欧亚大陆的场景,但从始至终都是铁木真像耶稣一样如何受难,以及像朱元璋一样如何从无到有,除了他的安达扎木合帮他抢回自己的女人勃儿帖,和他同扎木合一山不容二虎的决战之外,再无战争画面。??铁木真的扬名立万并被后世传送,主要靠的是其惊人的意志力(9岁朝圣时掉进冰湖未死并结识了扎木合拜为安达,后来被自己的安达当作奴隶买卖在监牢里靠吃偶尔降落窗前的鸽子饮雨水维持了生命)和坚定的决心(他说,我必须完成我开始做的事情),但也得益于蒙古人不杀儿童的古怪习俗(如果篡夺他父亲汗位的塔古泰开始就凶狠不顾一切地杀了他而不是等他长大了再绝后患,即使在其三番屡次逃脱之后),以及这个被他选中同时也是命中注定的女人勃儿帖。虽然她几番成了自己仇家和边贸商人的女人还为别人都怀了孩子,铁木真对她的感情无疑是坚贞和执着的,因为他一开始就认定了,他把迎娶勃儿帖作为他白手起家逐步复仇的不容争辩的头等大事。勃儿帖确实不是一般的女人,我想,她起码和吕后、长孙皇后、慈禧太后是同一级别的女人。在敌人的帐内忍辱负重,在铁木真营救之时杀了那个糟蹋她并她大了肚子的男人,铁木真对大肚子并不在意,因为她爱的是勃儿帖,摸着勃儿帖的肚子对扎木合说这是他的儿子。??片中最让人不解的也许就是,铁木真在宋蒙边境被当作奴隶买卖,南宋一贵族毅然准备花平常五倍的价钱买下他时,随行的老和尚莫名其妙地说的一句话"不要买他,免得惹来灾祸,我看见数千蒙古铁骑在毁灭我们的国家。"当然这是历史事实,但此时突兀地在这时出现,在观众看来肯定是摸不着头脑的,老和尚没有给他认认真真地看相把脉,怎么就一下子先知似的说出这番话来。还有让人费解的,老和尚以其先见和广博的悲悯同监牢里的铁木真谈判,让他日后进攻南宋时不要捣毁寺庙,如此而已,铁木真让他杀死守卫把钥匙拿给他,显然和尚是不杀生的,于是铁木真让他为其送信,把他和勃儿帖的定情信物--乌鸦的骨头送给她,和尚答应了。于是乎和尚不辞劳苦,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完成了这个使命,后来勃儿帖跟上一个商队嫁给了商人到了边境救了铁木真。铁木真横扫乾坤之时也信守承诺没有摧毁和尚们的寺庙。我在想,铁木真的历史显然也深深受益于这个傻吧啦叽的和尚,才使得他成了后来显赫一时的成吉思汗。也许这不是历史的真相,只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剧本而已。??对于饰演铁木真的日本演员(我没有留心记住他的名字)的形象让我心目中的成吉思汗变了味,相比较由孙红雷饰演的扎木合更具有大漠汉子的野性和雄心,孙红雷本就一个牛逼的演员。????《穿越情欲海》是一个比较没劲的电影。故事发生在从法国开往英国朴茨茅斯的巨型客轮上,前面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十六岁主人公法国人托马斯才和有三十岁的英国摄影师爱丽丝调情有所进展,虽然一开始两个人都心怀鬼胎。而后又过了十几分钟,爱丽丝才怂恿托马斯成功,两人才回舱慢慢吞吞地开始做爱,休息了会又草草做了一次,然后船就快到港了,故事和影片也就快接近尾声了。除了两个人都露了点,其他的画面现在看来都是多余的。前戏最精彩的算是俩人在客轮餐厅及舞厅里的那些涉及男女情感、前途命运、人类社会的偶有闪光之语的对话。我认为俩人在观看魔术师表演时的那段该是一个蛮经典的画面,年轻的托马斯壮了担心抚摸爱丽丝的手指和手臂,爱丽丝自然地享受抚摸。魔术师的表演具有相当多的隐喻,首先是男权社会女人对自己命运的不可掌舵,男人总是变着花样讨女人开心,玩弄女人,然后撒手,再另寻新欢。影片的结尾告诉我们的,或许这里不是男人玩弄女人以寻开心,而是一个老女人猎新猎奇然后溜之大吉的故事,最后只剩托马斯这个未成年男子默默无趣恍然若失地离开朴茨茅斯港。????《暮光之城》是我看的这几部中最新的一部,显然它还有很多后续故事我不知道,所以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故事。毕竟一个吸血鬼题材的电影,以团圆的喜剧收场多少让人感觉美中不足。BALLE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气质女到新学校对人人敬而远之的气质男EDWARD一见钟情,后来他神奇地救了她一命,在知道了他确是吸血鬼后,更加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然后他们遭遇困难并克服了它,最后美好地在一起了。这是一个美丽且十分俗套的爱情故事。只不过男主人公是个吸血鬼。????看完电影之后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顾一下,感觉还蛮不错。以前看过一篇教人如何写影评的文章,里面说不知道怎么写的话,就把情节从头到尾讲一遍,如你一路看下来的话,我基本学到了这招。还有,说是可以八卦一下演员和导演,并记住几个国外电影大师的名字,至于这一点,我获悉途径不多,无从谈起,只好凭借主观想象和逆向思维了。????2010年2月18日星期四广州?  〔九部半电影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