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5-27
是的,一个女人到老了肯定很凄凉的。年轻时看不出啥,每天茫茫碌碌,该玩玩,该吃吃,没有负担,自己随便,不用在为家庭操劳了,也不用为孩子操心了,更不用为丈夫来赡养公婆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但是,年岁一年比一年大了,当女人步入老年的时候,身边连跟自己作伴的人都没有,这时就显得很无助了,身体好点还能自己照顾自己,当身体不适时,……没有人给倒水端个茶。所以,女人到老了总的有一个相依为命的人在跟前,或者有一儿半女,能来关心自己,女人还的有个家好。
每个人到了适婚年龄,一定要成个家,有个知心的爱人,少年夫妻老来伴,有自己的孩子,到老了才有个希望。
不然的话女人到老了会很凄惨的。人一这辈子不管男人女人,有人牵挂才算幸福,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才不孤独。有儿女才有希望。所以,女人不要想着单身过到老。到老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是人一辈子最凄惨的事。
有个家对女人来说最为重要,孤身一人活着这个世上总不是那么完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一个人孤身到老,必定晚景凄凉。不不不,真不是!
我给你讲一个孤身到老的女人。我姑姥姥。他是我姥爷的妹妹。老太太小的时候,还有皇上呢。那时封建呀。老太太还是小女孩时,到一家王府里做客。老福晋一眼相中她,指给自己的孙子做亲。谁知,这位小哥哥十来岁就早夭了。老太太守了望门寡。后来,民国了。没人强迫她守寡了。但是,老太太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一直单身。从小姑娘,到了老姑娘。成了一辈子的单身女性。
父母在的时候,她守着父母。中年之后,父母陆续离世了……她单身立府,深居简出。在雍和宫附近的一条胡同里生活。老太太笃信藏传佛教。心地善良,为人宽厚。好多亲戚都得到过她的周济。在别人家挥金如土的时候,她生活简朴。这也是信佛的基本特性。别人家败落了。子孙求助上门,她慷慨解囊。对家人她从来没有吝啬地。上学的,治病的,娶亲的,她不知帮助过多少人。大家都称她: 妙善居士。
妙善居士的家里经常有朋友亲戚来往。解放前,有几个特别贫困的孩子就常年居住在她家。
我小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新娶的妻子还年轻,不大喜欢小孩子。妙善居士听说了。主动找到父亲,说:“让孩子到我那里去吧。还能和我做个伴。”即保全了父亲的面子,也解决了我的困难。父亲,一个共产党的干部,感动的俯身下拜。老太太恩德呀!从此,我就生活在妙善居士家了。叫她姥姥。
姥姥疼我。像母亲一样的爱。抚慰着一个孩子的心。我在她那里,小猫一样,安稳快乐的生活。她带我写字,赏花,下棋,喝茶…… 春天,带我去扬州苏杭看春景。为此不惜旷课。我成了别的小朋友羡慕的对象。
她的家是老人的俱乐部。玩牌的,唱戏的,吟诗做对的,谈经说法的。从来没有冷清过。她提供茶水,瓜子花生,点心水果…… 无论是高官还是贫民。三教九流。她一视同仁,笑迎宽厚。小院里师兄长(居士对居士的尊称)师傅短(信众对居士的尊称)。大家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愿意和她诉说诉说。开解开解。老太太总是一片祥和。
得证因果!老太太八十五那年,往生极乐去了……小院里,胡同里站满了人。片儿警出动维持秩序。其实,也不用维持,大家井然有序。片儿警主要是想借机会给老太太灵前磕个头。
老太太按照佛教仪轨去寺庙里做法事了。一般人都不能跟去。起灵的时候,一人高喊:妙善居士往生极乐…… 身后跪下了一大片!有工人,农民,机关干部,教师医生,街道大娘……
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出身时的场景。但是,临走时的场景是自己决定的。是孤独冷清,还是众人流泪。都是自己做人的结果。佛家讲: 修来的!
人生就是修行。有如是因,证如是果。有的子孙满堂,最后无人问津。有的一生孤身,最后送路者众。为什么?不要总抱怨自己冷清孤寒。 社会 环境无情无义,往内观,多想想自己。
妙善居士走那天,微雨蒙蒙。一位大和尚对我说:善哉,善哉呀!
取决于你有多少钱了和多高的 社会 地位了。
如果你 社会 地位高又有钱,晚年才不会凄凉呢。看看我们当地某英雄的女儿,现在八九十岁了,照样那是门前车水马龙。来求字的来求情的来七七八八的,那个热闹非凡啊!连带着居住的小区附近都跟着沾光生意兴隆。
反之,看我远方大姨的情况。她倒是有儿有女有孙有外甥,但是她一辈子连套自己的房子都没有。拆迁弄了一套房子还让儿子拿去卖了,现在一个人租了一个十几平的小房子,连个洗澡的地方都没有。还要被女儿时不时上门数落偏心,儿子跟死了似的从来不露脸,哄了六七年的孙子也从来没联系她。也只有女儿一边骂着她,一边给她洗洗涮涮的,还为她付了房租什么的。
所以……晚景凄凉的人,不是因为没有结婚,而是因为本身没钱也没有 社会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