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1芝生治所,众以治行之致,元凤曰:“五谷熟则民蒙惠,此不足异也。”
2辍土木无益之役,以济暴露之民;移缁流泛滥之恩,以给颠沛之众。
3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政,倡异论,侵辱使者。
4前尹王革惨而怯,盗无轻重悉抵死,小有警,辄闭城你以兵自卫。

第1个回答  2008-03-01
1,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
你们各因为义,给我写书
2,又与杨宽有隙,及宽参知政事,庆遂见疏忌。
又同杨宽有矛盾,到了他参政事之时,庆于是便与他疏远了
上述诗句写的比较大气,气势浩荡,足见其心胸之开阔
第2个回答  2007-07-30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谅:信。“谅”有时特指小信,如《卫灵公)篇说:"君子贞而不谅。" “谅”与“贞”相对,指小信。但这里却泛指守信,无大信、小信的区别。 ②便(pian)辟:诌媚逢迎,主要指举止行为方面。③善柔:假装和 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4)便佞:花言巧语,主要指言谈方面。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 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 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 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读解】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人吧?就连那飘流在 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土人“星期五”作朋友吗? 但是,朋友有好有坏,有真正知心,遇事愿为你两肋插刀的 朋友;也有虚情假意,遇事在你背后插刀子的朋友。
那么,到底哪些朋友好,哪些朋友坏呢?这是我们大家都时 常感到困惑,时常感到苦恼的一个问题。
那就仔细琢磨琢磨圣人的话吧,再回过头看看你身旁--
到底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损友?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不用多说,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了罢。

第二句有错误.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 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两方面结 合起来,正好是孔子“温故而知新”(《为政》)的意思。
从心理状态上来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又是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写照。
子夏手中所棒的,原本是圣人的“衣钵”,儒学可真是劝学之 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论是从方法还是心态上来说,我们今天所宣传而要求于学 生们的,也还是与儒学的精神相通的吧!
第3个回答  2007-06-22
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下面分别解释,应当尊重全文的本意。 府吏”:太守衙门里的官吏 “止”:停.留,可引申拜访. “共”:一同 该句译为“太守衙门里的官吏倪寻.李延一同到(华佗处)看病。”都是头疼和身子发热,所痛苦的地方是相同的。“俱”:都 华佗说:“倪寻应该用泻药,李延应当让他发汗。”“或”:有的人 “难”:以----为疑难 有的人疑难其中的不同。华佗说:“倪寻身体外部没有疾病,李延身体内部没有疾病,所以治疗时应该(或“最好”)要区别。”当即(或“随即”)各自/分别给(“与”:给)他们药。第二天早上都起来了。

希望有所帮助,按原文意思翻译。谢谢。
第4个回答  2007-01-14
兴化郑板桥,名燮,乾隆间,掌管山东潍县。当时正值连年歉收,一斗粟米值一千钱,郑板桥大兴工役,招来远近的灾民,修城凿池,以做工生活代替赈灾。又劝县中大户,打开粮仓煮粥,轮流照顾工人们的生活。将有余粮的富人家的粮仓封掉,命令其将多余粮食平价卖出用于赈灾。有打官司的事情,就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古时以右为尊位,以左为卑位)。监生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人上堂,双目圆睁大骂曰:"只看重钱财的畜牲。有什么好说的呢?",又叫皂卒脱其帽,足踏之,并且揪住他的头,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将富人驱逐出去。一时间豪富都很怕他,而贫民赖以存活的人则不计其数。
他做宰相的时候,有一富人想驱逐一个贫穷的女婿,让他的千金陪他养老。板桥收其女为义女,又把穷女婿藏在家中。等女孩来了,让他们相见,出钱让他们成婚,叫他们一起坐车回家,一时间热门皆赞颂不已,称之为“盛德”。后来因为如实禀报受灾冒犯了更大的官员,被罢免归家。
第5个回答  2007-01-14
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③。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摔⑦头黥面⑧,逐之出。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

(选自《板桥全集》)

[注释]①知:掌管。②平粜(tiào):平价出卖粮食。③右窭(jù)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④监生:此指儒生。⑤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⑥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⑦摔(zu6):揪住。⑧黥(qín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⑨无算:无数。

兴化郑板桥,名燮,乾隆间,掌管山东潍县。当时正值连年歉收,一斗粟米值一千钱,郑板桥大兴工役,招来远近的灾民,修城凿池,以做工生活代替赈灾。又劝县中大户,打开粮仓煮粥,轮流照顾工人们的生活。将有余粮的富人家的粮仓封掉,命令其将多余粮食平价卖出用于赈灾。有打官司的事情,就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古时以右为尊位,以左为卑位)。监生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人上堂,双目圆睁大骂曰:"只看重钱财的畜牲。有什么好说的呢?",又叫皂卒脱其帽,足踏之,并且揪住他的头,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将富人驱逐出去。一时间豪富都很怕他,而贫民赖以存活的人则不计其数。
他做宰相的时候,有一富人想驱逐一个贫穷的女婿,让他的千金陪他养老。板桥收其女为义女,又把穷女婿藏在家中。等女孩来了,让他们相见,出钱让他们成婚,叫他们一起坐车回家,一时间热门皆赞颂不已,称之为“盛德”。后来因为如实禀报受灾冒犯了更大的官员,被罢免归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