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级需要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提出,具有其时代背景与意义。马斯洛开始提出的需要理论一共有五种需要,到了后期,他添加了两种需要。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背景

20世纪中期,两种学派在心理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弗洛伊德所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与华生所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活动受到本能的控制,而华生认为人受到环境与教育的摆布。但是,这两种学派都忽视了一点——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于是,“人本主义学派”这一新兴的第三势力开始兴起。

人本主义学派的兴起

人本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的责任与自由意志。例如,我在食堂就餐,还是自己下厨?我继续考研,还是找工作?我留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老家过着稳定日子?这都取决于个人选择。人是自身生活的创建者,有能力选择、也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人本主义学者非常强调人的成长,他们认为人是会不断发展的,当眼前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不会长久地停留在这一阶段,而会产生更高的要求,积极寻求更高的目标。比如,很多家境贫寒的人,找第一份工作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在他们达到这一目标之后,就会想要换工作来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人生目标。这一点在马斯洛的理论中更为明确。

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

这些需要层层递进,呈现金字塔的形状,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1943年他提出的。1954年,他又加上了认知需要(有人翻译成求知需要,以及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和审美需要。 而这两种需要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下。

他认为,人们首先会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根本吃不饱穿不暖,他把精力都放在维持基本的生存上,就不会把心思花在寻找伴侣等更高层的需要。但是,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新的需要与不满足的状态。但是,这不是说只有完全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满足进入更高层次的需要,而是说当低层次的需要被部分满足时,也可能进入高层次的状态。

首先要说明一下:需求不等于需要!

自我超越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一个模棱两可的论点。通常被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中。马斯洛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敬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第一层次:生理需要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第二层次:安全需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