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感悟(云伴读3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做有温度的教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感悟(云伴读31)

这一节伴读课程对一个校园里的小老师来说,是一堂真正的教育实践课程,看到朱校长的银河实验小学,能感觉到这个学校的温度和大爱。

不知道什么时候教育变了样子,变成了科目成绩满分,变成了只讲考试范围知识,变成了美术音乐取消,用成绩衡量学生的一切。

看到了新教育下的朱雪晴校长的学校,就好像看到了一束光,看到快乐的孩子,整洁的图书,与众不同的课程表,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方向。

原来教育不是那样子的,是我来到云伴读之后才有的感受。

静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我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虽然学生不多,但是我能不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有温度的教育呢?我觉得,身为村小班级的班主任,我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至少让孩子们享受除了语数外之外的教育,让孩子们到图书室阅读,我还是做得到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农村的孩子们没有行万里路的条件,那么我们身为教师,至少有让孩子读万卷书的能力,在图书中,让孩子们找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看到乡村外的精彩。

身为教师,我还是要继续阅读,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能影响身边的人,让身边的老师们和我一起,用阅读填充游戏时间,用阅读占用八卦的时间,用阅读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

现在根据县工会的要求,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每天都要进行市内锻炼,进行读书学习,还要把学习锻炼时候的照片发到工作群里。从这件小事上能看出来,学习和锻炼是全民的事情,大家都在学习,大家都在锻炼,我们怎么能落后呢?

做有温度的教育,尽全力做你能做到的最好的教育。

“云伴读”No.31

《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朱雪晴

一、朱雪晴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副校长

杭州市学科带头人

二、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2019.07.01银河小学《未来学校共读》

2020.01.09新教育萧山实验区《未来学校》共同推介

2020.2.10未来已来,势不可挡。未来教育,正由我们每一个人创造。

三、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因新教育起死回生的传奇故事

1、2004

民办私立

德意实验小学

2、2006

公立

银河小学

3、2009

公立

银河实验小学

4、2019年

更名易址10年

班级:39个

学生:1759人

教职员工:130人

四、这本书

1、是怎么来的?

向朱永新老师交的一份作业

2、怎么写的?

目录

3、线索

2004-2016

①主线

学校践行新教育

②副线

女儿的求学之路

③寻找

好教育

4、杭州外国语学校

不公开分数与排名:这是学生的隐私哦

独立学习:假期无作业,开学便测试(规划-预习)

海量阅读:读书报告+影评(语文)

能力培养:人人都是班干部

游戏价值:每周三下午,一起玩游戏(初二)

教育惩戒:犯了小错误,做义工来弥补吧

优良传统:高三学长的复习资料传给高二学弟等

五、新教育

起点:教师专业发展

路径:十大行动

目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性质:民间的草根的教育实验

20年历程

2000-2020

地市级实验区11个

县级实验区152个

实验学校5215所

参与师生560万

六、新教育研究历程

(1)2007年

①儿童课程

阅读为生命奠基

阅读之于师生的意义,恰似呼吸之于生命。

努力打破教科书和教辅资料一统天下的格局,恢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共读传统,为每一位孩子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籍,让师生、亲子沉浸在民族乃至人类最伟大的作品之中,恢复与传统的血脉联系,恢复师生之间被应试教育异化的密切联系。

②阅读

为孩子找到此刻最适合他的书

把最好的时间留给阅读

拯救孩子阅读,从拯救教师阅读做起

③阶梯阅读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泉根

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这是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条黄金定律。

儿童阅读的首要之义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爱上图书、爱上阅读。

④班级书柜评比标准

1.书目质优(15%):契合学生年龄特点。所有书目经过精选,质量高。

2.类别多样(15%):核心学科老师有推荐书目,书目类别相对齐全。

3.数量充足(15%):生均数量不少于10册,处于不断更新中。

4.制度健全(20%):有规范的借阅制度与学生阅读记录。

5.布置整洁(15%):书柜有固定的名称,外观整洁,布局合理。

6.富有创意(20%):在班级书柜打造方面有独特的创意。

⑤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把最好的书籍 给最美的童年

把最好的时间 给最重要的阅读

⑦教师阅读

共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给教师的建议》:

(将100条建议归类

周一布置阅读内容

周五共读讨论)

《习惯的力量》

《未来学校》

(2)2008年

教师三专

1、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职业认同:内在动力机制——理想、激情、追求

专业发展:技术支持系统——知识、智力、技能

2、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

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3、打造基于优势潜能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七大项目组

(3)2009年

有效课堂

(4)2010年

①校园文化

文化:为校园立魂

办学理念: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

使命、愿景、价值观:新育学校文化的核心

制度: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契约”

师生行为: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气质

仪式、节日与庆典:新教育学校文化节气

建:新散育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故事: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英雄叙事

校风:学校已经形成的文化风气和氛围

校训:学校想要拥有的文化,借一句警言,把自己带往一个理想之境的文化灯塔

(5)2011年

中国文化

(6)2012年

完美教室

(7)2013年

卓越课程

1、

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生命的丰富性

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生命的卓越性

2、入学课程

开学第一周,我们不上课

不上学科类科目

晨诵、绘本、电影、怎么吃饭、上厕所、参观校园、午睡课

3、毕业课程

按毕业手印

种毕业树

参加毕业典礼

拍银河校园

画六年小学生活

……

(8)2014年

艺术教育

(9)2015年

生命教育

(10)2016年

习惯养成

七、让教育回到它本来的样子

老师看孩子的目光在发生变化

以农人的目光,耐心等待不同的孩子按自己的节奏生长

相信种子 相信岁月

每周家信

全员家访

全科评语

电子档案

守住每一个孩子

擦亮每一个日子

朱永新:这是一所真正在做教育的小学

八、最近几年在做

关注未来教育

1、构建卓越课程体系

(如1-6年级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架构)

2、尝试项目式学习

(让学习真正发生:如“未来城市停车系统“PBL项目式学习)

3、最大程度赋能家长

(让家长成为同盟军与合伙人:如参与新跑道建设工程等)

九、为什么分享这本小书

(一)钱志龙:《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1.课程:是否提供广泛而平衡的课程

2.教学:教师是否因材施教

3.测评:是否采用开放的形成性评估

4.日程:是否提供了差异化的日常安排

5.环境:学校装饰和学生作品是否体现了活力

6.文化:是否有家长参与社区的意识

(二)就是这样一项很美很温暖的大业

《盗火者》制片人邓康延先生曾说:

教育,是一项很美很温暖的大业。

教育是生命,它是皮肤知冷暖,它是眼睛识明暗,它是心灵辨善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