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我发现自己成了当年自己憎恨的父母的样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这几天,父母成长训练营里,家长们在探讨这样一个主题: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背后。

探讨的引子,是《超级 育儿 师》中的一个片段:打在儿身疼在母心

学习群内,家长们看完视频后,都或多或少的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些记忆,有些已经淡忘,有些则继续影响着亲历者的正常生活,甚至让人痛苦不堪。

我把一些家长的回忆,整理了出来,想从中去探讨,我们在为人父母路上遇到的困难。

回忆一:

看完视频,我看到了自己和孩子,我似乎就是那个妈妈,早上,因为孩子起床气闹腾,我从耐心哄劝,到对孩子大吼大叫,最后打了孩子。

我掩面痛哭,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童年的我却是视频中的那个孩子。那时候,我曾在心里发誓,做了妈妈,绝不像父母那样对待孩子,我要把所有的爱都给我的孩子。

童年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一个月回来两次。母亲独自一人,既要干农活,又要照顾我和弟弟。母亲极少有笑容,和我们的沟通方式就是打骂。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只要有一丁点不符合母亲期待,就会遭到母亲的辱骂,甚至是棍棒伺候。而父亲只要一回家,我就要接受混合双打的待遇,母亲打完了,父亲接着上。我越反抗,父母打得越狠。我拼了命地对他们说各种攻击性的话,还在墙壁、家具、作业本、纸条上写下对他们的恨意。上初中之前,我都是在孤独、恐惧、愤怒、仇恨、难过中度过。我拼了命的读书,就是想以最好的成绩,进入最好的中学,离开让我伤痕累累的家。

回忆二:

今天的视频,让我陷入情绪崩溃状态,痛痛快快哭一场,感觉自己终于释放了。

小时候,父亲和爷爷奶奶都重男轻女,然而政策原因只能生一个,他们觉得是我断了家族的香火,把怨气发泄在我头上,从小在被嫌弃打骂中长大。父亲对母亲不好,爷爷对奶奶也不好。从小不知道正常家庭的夫妻是怎样相处,不知道男人要对女人好,不知道一个男人要怎样做才算是对你好,以为爷爷对奶奶、爸爸对妈妈,甚至爸爸对我的那种方式是理所应当。

我慢慢长成了自卑、敏感、胆小、懦弱、极度没有安全感的样子,从骨子里透着卑微,连自己的正当利益都不敢维护,习惯了被欺负。

在长大之后,谈恋爱,经历了三任渣男,却不知问题出在哪儿。直到遇到现在的老公,才知道我是值得被宠爱、被好好对待的,才知道原来一个男人对女人好是这个样子的。

回忆三:

人的出生如果可以选择,我还会不会选择他们做我的父母?他们又会不会还选我做孩子?我的孩子又会不会选择我做妈妈?

看完视频,突然想问问父母和自己这个问题,也想问问孩子。

然而,年过四十的自己,却没有勇气问父母。

今天看着这个视频,那些被辱骂、被拳打脚踢的经历,如草芥般卑贱的童年,历历在目。当年走过的路有多少伤痛,现在就有多少哀伤。我不曾得到过温柔对待,我未曾品尝过被爱的滋味,我又该如何去爱我的孩子?我很不愿再次去回忆,但我深知,不面对,就意味着永远无法疗愈。

幸运的是,我已经看到自己的来时路,我努力去爱抚那个内在的小孩。我希望能借由这次的学习,疗愈自己,可以习得爱与被爱的能力。

我的孩子们,也许,我也曾经对他们语言暴力,偶尔有行动上的攻击,但是我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如果可以选择,我想我还是会选择他们,因为他们,让我迎来再次成长的机会,他们也还会选择我的吧。

回忆四:

一大早,看完这个视频,我沉默了许久,很想给视频中的孩子拥抱,也给视频中的妈妈拥抱。

由于先生工作原因,我们一直都是异地。因为公公婆婆经常吵架,一辈子都在争吵打闹中度过,老公不想让孩子也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不让公婆出来帮忙带孩子。我只能独自一人带两个孩子,还要工作。当工作、生活、 情感 的重压下,我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特别是当负面情绪遇上孩子的捣乱,我也会吼她们,有时忍不住了会动手。如今两个孩子都上了小学,当我控制不住情绪爆发时,女儿会用传小纸条的方式来表达她对我情绪发泄的反应,让我深感内疚。

这个视频提醒我,作为妈妈,先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适当表达,内心充盈,才能给到孩子真正的爱。

……

在家长们的回忆里,我们看到了那些痛苦经历,虽已久远并被深埋,却不曾消失,从未疗愈。非但如此,还在下一代的身上,慢慢上演。

为什么会这样?说好的不做那样的父母,发誓要好好爱孩子,为何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自己憎恨的父母的样子?

根据现代生理学和遗传学的研究,以及众多观察发现,人的生理机能主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比如身高,高个子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往往也是高个子,矮个子父母生出来的孩子经常个子也不太高。当然,后天的营养、睡眠、 体育 锻炼等因素,也会影响遗传因素的发挥。

生理机能的这种遗传基因及后天因素的影响,大家都比较熟悉。因此很多父母都比较注重孩子身体成长后天因素的调整。

然而,很多父母没有注意到,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对孩子心理素质和 社会 性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未来的幸福。

根据临床观察,儿童心理素质和 社会 性的素质,基本上都是后天通过体验、观察、互动、经历习得。比如,夫妻关系模式、亲子关系模式、人际关系质量和互动模式等等,大多都是潜移默化,从父母那里习得,这就是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

在家庭模式代际传递中,夫妻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的代际传递是最常见的。

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家庭里,孩子成年后建立的家庭,很大可能也会充满矛盾;父母离异的孩子,成年后,可能会恐惧婚姻而晚婚或者不结婚,若步入婚姻,婚姻质量很大程度也会较低;长期被父母用否定、惩罚、指责、打骂等方式养大的孩子,成为父母后,也常会对自己的孩子采取同样的方式。 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可能会通过自我觉察,认识到自己行为模式和早期成长经历的关系,经过学习成长,不断改变,自我疗愈,从而避免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不良亲子模式,传递到孩子身上。

拥有温暖、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发展出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成为父母后,更有可能和孩子建立和谐、信任的亲子关系,用心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培养出幸福的孩子。

生物基因的遗传无从控制,后天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又该如何阻断?


原生家庭的伤,需要被看到

有个妈妈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脾气暴躁,忍不住对女儿发火。回忆小时候的生活,她的妈妈经常和爸爸吵架,吵得特别凶,爸爸就会摔门而去,妈妈把所有的火发到了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她身上,骂她是个拖油瓶,都是因为她,导致妈妈无法离开。有一次还直接一巴掌接着一巴掌的甩到她的身上。

听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被原生家庭深深伤害了的妈妈,这种伤害烙印在她的潜意识里,当她在和自己的女儿相处时,她发誓不要像她的妈妈那样,粗暴严厉的对待自己的女儿。但是当孩子让自己烦躁着急时,她却和自己的妈妈一样大吼大叫,甚至打孩子,她的妈妈这样粗暴的对待她,她也同样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子的女儿。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无意识的以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他的孩子,于是这种糟糕的关系循环,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一个严厉暴躁的妈妈,势必会吞噬孩子的生命力,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阴影。这种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需要被看到,被觉察,正视它,是改变的开始。

妈妈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孩子爱家人

可能很多妈妈会感觉很大的压力,这样说来,妈妈是否就必须做一个完美的妈妈?

恰恰相反,这不是给妈妈施加压力,而是提醒妈妈们,与家务完美、小孩完美相比,妈妈的心情愉快,才是最需要放在第一位的。

妈妈的快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心情愉快,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妈妈感觉好了,才能给予孩子和其他家人真正的爱。

也许原生家庭给了我们很多伤害,内心深处积压了很多痛苦和愤怒,这让我们的情绪很难快乐、平和起来。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来改变,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虽然你的父母对你来说,并不是那么的理想。然而,现在的你已经长大,可以给自己爱,主动去改变和完善,无条件接纳自己。不管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从现在开始,多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赞美自己;从现在开始,不断去觉察、学习,提升自己。

当我们有意识的觉察时,小时候的经历就可以被看到。被看到,就是疗愈的开始,也是转变的起点。当我们学会爱自己,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就会成长,我们的内心就逐渐丰盈。爱满自溢,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爱流淌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温柔又平和。

丰盈的心态,才能养育出身心 健康 的孩子。

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的情绪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心理氛围。

妈妈的情绪状态,犹如浩瀚大海,而孩子是一叶小舟。大海风平浪静,小舟平稳向前;大海波涛翻滚,小舟就有倾覆的危险。

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就是他的全部,是他的天。而承担照顾孩子重担的,大多都是妈妈,妈妈情绪稳定,孩子获得足够安全感。妈妈积极乐观,孩子的世界就充满阳光。

情绪不稳定的妈妈会对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研究报告显示,一位愤怒的妈妈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失去安全感;一位强势的妈妈会让孩子没有主见和自信;一位爱唠叨的妈妈让孩子心里有负担,她事事包揽,剥夺孩子亲自体验的机会,抢走了孩子成长的乐趣和机会;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喜怒无常,犹如黑洞,吞噬孩子的生命力。

妈妈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孩子性格、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未来的格局。

在类似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些可能会智力发展缓慢,具有攻击性行为,容易与人争吵打架,不懂得感恩,不知道爱与被爱,甚至自卑、懦弱、撒谎,还有可能影响孩子将来选择伴侣。

妈妈总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因为有太多让人崩溃的事情?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一看到孩子犯错就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其实每次对孩子发完脾气,都很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了。

有些妈妈,跟老公关系不好, 情感 需求得不到满足,喜怒无常,就很容易把孩子当成情绪垃圾桶,导致孩子生活在恐惧不安中,缺乏安全感。

有些妈妈,做事追求完美,一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很容易发脾气。等冷静下来,又觉得特别内疚和自责,总是说下次一定不要吼叫,要温柔耐心,但总是做不到。

从表面看,似乎总是有太多外在因素,引发妈妈的负面情绪。事实是否如此呢?

了解情绪,才能管好情绪。

委屈、愤怒、痛苦、焦虑、恐惧、惭愧、憎恨、悲伤、失望是人类常见的九大基本情绪。想要学会管理好情绪,就需要了解这些情绪,学会与负面情绪和解,转化负面情绪,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有些妈妈会说,我也知道我的情绪会影响孩子,可是我不会管理我的情绪,不知道怎么做。

通常,我们会觉得情绪是外在世界带给我们的。因为某一件事情,因为别人对我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事儿,让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即是说外部的一切刺激,导致我产生了负面情绪。尤其是被亲近的人说了几句,给了一些脸色看时,我们的负面情绪立刻爆发。

因此,我们总以为是外在事件,影响了我们的情绪,真的是这样吗?

这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一件小事。在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离家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需要住校,每个周日下午我会骑着自行车回校。有一次回校的路上,骑车下坡,突然发现坡下有个青年男子,背对着我走在马路中间。我惊慌失措,忘记了刹车,结果很惨烈地,直接撞向了青年男子。幸亏我人小,连人带车也没多大分量,被撞的人没有摔倒。青年男子被撞后,怒气冲冲,回身反手抓住了我的车把,另一只手举起来,看样子是要给我来一巴掌。但是他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嘟囔着:怎么是个小姑娘呢!怒气也随之消了大半,用略带责备的语气说:怎么不刹车呢?骑车要小心呀。我这才缓过神来,连连道歉,事儿就这么过了。

这个小小事件过去二十多年,却一直历历在目。在这件小事里,青年男子被撞后,很是生气,怒气冲冲要打我。他的怒气,是被撞这件事引起。然而在看到我是个小姑娘后,他的怒气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些许的责备和提醒。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先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

情绪的真正来源是你的信念系统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埃利斯的ABC理论认为,让人们产生情绪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信念。

就如上面提到的小事件,让青年男子产生愤怒情绪的真正原因,不是被撞,因为同样是被撞,当他发现对方是个小姑娘后,他怒气消了,也放弃了本来要实施的暴力行为。可见不是事件本身让他产生了情绪,而是事情发生后,他内心的想法,打开了情绪开关。

情绪来源于人的信念系统,所谓信念系统,就是我们在过去人生经历中,看见的、听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我们口头上经常会说的“我觉得”。

埃利斯的ABC理论,其实就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结合起来的。

例如,男青年被撞,这是刺激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居然敢撞我,不想活了!这是想法、信念B(beliefs);这时男青年对事情产生了情绪,很愤怒,他举起手要打撞他的人,这是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consequence)。

当他发现撞他的人是个小姑娘时,他停止了愤怒和暴力行为。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候,影响他情绪和行为的,是另一个信念:小姑娘控制不好车子,不是故意的,可以原谅。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是事件A直接导致了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于是我们总把事件的责任归结为外在因素。事实上,情绪真正的来源是我们的信念系统。

老板不好,工作环境不良,伴侣不忠,孩子太顽皮等等,这些外在因素,似乎总是能引发我们的负面情绪。

实际上,我们对世界的想法和信念B才是关键。

这种想法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不合理的。对于经常出现严重情绪问题,总觉得不快乐的人来说,他的信念和想法,通常存在不合理性。

例如老公说一句话让你不舒服,你认为老公在挑自己的毛病,这是典型的不合理想法。真正合理的想法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老公这句话的原因,而不是直接评判。

我们需要经常去觉察,我们情绪背后的信念是什么?这个信念,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

当你对自己的信念有了更多的了解,不断做出调整,你就不再是一个行走的炸弹。

情绪不稳定的妈妈,需要不断觉察,看到自己情绪背后的信念,以及不被满足的需求。通过适当调整,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适当表达情绪和需求,做情绪的主人。

妈妈是家里的灵魂,是家庭的晴雨表,妈妈快乐,全家快乐;妈妈不快乐,全家遭殃。可见妈妈是一个家庭多么重要的存在。只有妈妈内心平静,不急不躁,才能给孩子一个 健康 成长的心理氛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