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弄清楚什么是暴雪,在我们国家,对于暴雪的定义是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毫米或者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毫米或者8小时内积雪的深度达到8厘米。这里就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降雪量,一个是积雪的厚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在我们看来,6毫米的降雪量并不多,但是这些雪落到地面上之后,形成的积雪可了不得。这个量足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出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看,我国的冬季积雪深度变化值和相应的降雪量的比值为0.7厘米/毫米。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一毫米的降雪量所形成的积雪深度增加0.7厘米。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值,这个值还要受到周围大气温度的影响。在相同降雪量的情况下,周围大气的温度越低,积雪深度的增量也就越大。也就是说一毫米的降雪量所带来的积雪深度,可能远远超过 0.7厘米。
了解到这里,我们或许会想,一毫米的降雪量可能影响不会太大,但是10毫米以上呢,在我国暴雪多出现在我国北方一些寒冷干燥的地区。这些地方气温低,而且干燥。对应的积雪增量与降雪量的比值大约为0.9~1.2厘米/毫米,也就是说10毫米以上的降雪量,将会带来9厘米以上的积雪。这样形成的一个积雪厚度足以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所以到最后其实并不是降雪量的问题,而是积雪厚度的问题。
近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全国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某些地区有大暴雪(20~30毫米)。
于是,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我,拿起尺子一看,20~30毫米即2~3厘米,这才多厚啊,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我,脑袋顿时不够用了。降雪量难道指的不是积雪的深度吗?
南方,夏季经常下雨,于是我每天都会关注天气预报情况。根据天气预报报道是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还是特大暴雨,来判断未来雨势的大小,从而决定是否外出。降雨量说明的是积水的深度,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认为降雪量指的是积雪的深度。
有疑惑就搜吧。一搜索才知道,原来降雪量指的是降水量值。降雪量是根据积雪融化以后的水量多少,由低到高划分为多个等级,包括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0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0mm的降雪,即称之为暴雪。再仔细想想,是不是积雪深度也不好测量呢?
可是,好像还是不对。为什么暴雨和暴雪的指标定义差别那么大?你看,12小时内降水量30~70mm或24小时内降水量50~99.9mm的降雨,即称之为暴雨。再仔细想想,原来,天气预报的灾害气象是根据其对公众的影响及危害程度来定义的。暴雨、暴雪都属于影响范围大、频次高的灾害。我们可千万不要误以为:数值小,影响及危害程度就小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被表面的、简单的数值蒙蔽了双眼。
嗨,我是怪咖娜娜,一枚通信汪、学习促进者、个人成长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