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门阀阶级的称谓因研究者视角不同而有所差异。"高门"、"门第"常指家世显赫,"士族"则强调世代为官。"世族"一词涵盖政治、社会和文化地位,含义更广泛。直到现代,"门阀"仍被用来形容那些有名望、富有、权势显赫的家族。
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和征辟入仕,门生、故吏为了利益,会与权贵拉拢。大官僚与门生故吏结成集团,形成累世公卿的世家。这些家族不仅是大地主,且居高位,门生遍天下,成为士大夫的领导阶层,即门阀大族。他们凭借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优势,在察举中享有优先权。东汉时期,选士重视族姓和门阀背景,门阀大族的影响力显著。
魏晋时期,世家大族被称为士族,名士多出自此阶层。曹操虽出身宦官家庭,但推行"唯才是举",不忽视门阀家族的传统道德标准,同时重视争取名士。曹丕即位后,采用九品官人法,起初中正评鉴人才,但后来中正主要关注官位而非才能,导致士族势力得以巩固。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更强化了士族地位,高官显爵者控制大量田地和附庸人口,形成门阀士族的垄断。
西晋灭亡后,门阀士族支持东晋建立,但内部矛盾复杂,包括北南士族、皇室与士族、中央与地方等。门阀士族在东晋时期主导政治,但刘裕改革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和政治权力。南朝时期,士庶界限严格,士族通过仕途和婚姻维护门阀制度,但实际权力转移到皇室手中。侯景之乱后,江南士族遭受重创,门阀制度在陈朝时已风光不再,仅剩下虚名。
扩展资料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姓氏家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特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